濮阳第一黄河河务局 河南 濮阳 457001
摘要:现阶段,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生活领域,都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探索绿色化、生态环保的发展道路。水利事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下,生态水利工程成为关键性的建设内容,要求在水利工程的各个环节都要融入生态理念,尤其是在河道规划设计中,要彻底突破传统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思路,从生态角度提高河道的生态效益,使得在水利工程保持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能够尽量减小对区域生态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V8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我国来说是关乎民生的重大国事,水利工程的兴建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对我国的农业发展、社会和谐进步有很大促进,所以水利工程的兴建对于我国现阶段来说非常必要。众所周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会涉及到大量生态环境问题,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建设人员必须加大对周围环境生态的重视程度,而且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需要保障周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周围生态圈。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生态施工就显得非常必要。
1生态水利技术应用于河道治理的原则
1.1社会性原则
当相关单位及人员在对河道进行治理时,还需要遵循社会性原则,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调节,确保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洪涝灾害问题的出现。经过对大量水利工程的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设时的根本目标是为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运转提供便利与保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以社会性原则为基础,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并以此为基础来开拓其他行业,以此来促进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1.2提升河流生物多样性原则
传统的水利工程项目实施中,一系列的施工作业开展给区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区域生物多样性难以保持,而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要尽量保持河流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利用各种生物的作用来改善和调节局部生态。如果在水利工程区域的空间异质性比较高,通过各种小生物的创造,就可以大大完善区域的生态系统。当前的城市发展中,人们对生态环境有了更高的关注度,环保意识的提升使得城市内一切生产生活活动开展时,都会优先从生态性的角度考虑问题。河道作为水利工程中的一部分,传统的设计理念下,过于强调河道功能的实现,对河道的过度开发导致河道环境存在严重的破坏,难以维持原貌,生态水利概念出现以后,在河道规划设计中,应尽可能利用天然河道,来营造兼具多重功能的河道,保持河流生物多样性。
1.3因地制宜
当前在河道规划设计中,要突出社会经济的特点,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河道整治及生态规划设计进行明确,以此提升河道治理的生态化。首先在河道规划中要重点开展生态水利工程,要就地取材,提升河道规划的标准性,让其满足河道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其次,在河道规划中,要重点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制定生态保护原则,从而提升河道治理的科学性,实现环境保护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设计的措施
2.1河道整治线设计
伴随着水利工程河流的自然演变,在河道周边地区内已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局部生态系统,因为河道在水利工程中的特殊作用,使得在整个河道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河道基本的泄洪能力是否达到了标准,还需要考虑河道整治后水利工程区域内的生态平衡目标能否实现。部分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为实现集中改造的目的,对原有河道进行了些微调整,这种改造虽然在短时间内满足了防洪标准,但从长远角度却难以达到生态功能的要求,难以保障局部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一系列的河道改造和建设使得原有多样性的生物群落变得更为单一,河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种类明显减少。生态理念下的河道建设中,设计人员要注重宽窄度的结合,最好保持河道的原貌,减少对河道的破坏,天然河道一般具有较好的弯曲度,这种弯曲结构使得在水流过程中,河道起到了减小水流速度、减缓水流冲击的作用,为鱼类等生物提供了繁衍的场所,即使在极端自然灾害出现的情况下,弯曲河道也给水中鱼类等生物的避险提供了保障。
2.2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河道治理工程中,对水体的修复同样非常重要,可以选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生物操作技术、生物膜技术等多种技术,对已经污染的水体加以净化。不同的生物技术下,通过水生生物的转化、转移和分解,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有所降低。水体自净能力的提升过程中,相关人员还需要通过对河道水资源的分析,在原有水体稳定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种类、数量,构建更为多样的河道生态系统。一些城市河道的治理工程中,会在河道中进行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的种植,比如,黑藻、睡莲等植物,完全可以发挥这些植物对水中污染物的吸收与分解、转化作用,河道特殊的条件不仅为这些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保障,这些植物更是为河道水体的净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3建设美观实用的景观和水工建筑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工程的景观营造同样是其中的建设关键,专业人员必须要从根本性的角度,加强对各类景观的综合分析,使得景观建设可以区域生态保持平衡性、协调性,改善河道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通过完善的河道景观和水工建筑方案建设,处理好不同生态要素之间的良好关系。防洪蓄水是河道最为基础性的功能,为使得生态水利建设中可以达到功能和效益的统一,专业人员需根据河道的具体形态,建设新型水工建筑,通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来发挥水工建筑的生态功能与作用。生态理念下的水工建筑应符合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功能多样的特征。比如,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由于全年气候都相对干旱,特殊的气候条件下,使得处于该区域内的水利工程河道规划与其他地区的河道治理有所不同,在水利枢纽建设中,应统筹河道生态景观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满足水利工程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对比景观营造前后的生态效益,形成特有的河道景观。
2.4确保生态化的河道建设规划
基于生态水利工程背景下,为提升河道规划的生态型,要重点开展河道需求设计工作,并分析传统河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生态化河道建设中,要科学选择绿色植被。比如:在河滩边缘适当种植水生植物,促进微量元素的转化,对浮游植物、微生物的生存提供良好环境,提升水体自身的净化功能,确保生态环境下河道的科学规划。其次,要适当增加水生物的质量,提升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并实现河道水质净化的预期目标。最后,在河道治理中,要重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分析河道规划及治理工作,科学保护河道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同时,应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河道治理的内在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深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确保生态河道规划设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结束语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我国的水污染、水资源浪费问题非常严重,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生态水利工程已然成为水利事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相关人员在河道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从河道的基本功能出发开展相应的设计,更要从生态角度,营造独特的河道形式,提高水利工程河道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荣宽.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J].河南科技,2020(22):79~81.
[2]张艳艳.基于生态水利工程下河道规划设计的分析[J].城市建筑,2019(9):53~54.
[3]刘嘉超.对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7):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