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中国经历了世界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2019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另一方面,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在新型城镇化方面突出表现为城镇化质量不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
引言
城乡关系既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的发展走向了截然相反的方向。城乡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同时各自也面临不同的发展困境,这既有历史因素的沉积,亦有现实因素的影响。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实现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业已成为我国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先后被提出。
1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内在关系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解决传统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欠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通过政策倾斜,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离不开新型城镇化的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通过集约型发展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整合优化空间资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创造新契机,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人才保障。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城乡统筹为基本原则;其“新”之义在于摒弃过去以物为要、过于重视物理空间拓展的“土地城镇化”模式,转而强调以重视和满足人对城镇的美好向往为价值,旨在推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依赖于乡村振兴提供的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多功能产品的供给。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不断释放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推动城乡功能对接,构筑起宜居宜业宜人的空间发展新格局,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绿色空间和生态保障。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强化了农村生态产品供给,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优势,从而可以提供性能更优、质量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来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综合以上分析,从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协同发展的目的、原则及核心价值来看,二者之间彼此支撑、互为条件,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2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对策措施
2.1必须加快推进城镇建设
一是注重做好规划。规划是城镇建设的灵魂。城镇建设规划必须树立超前观念和精品意识,既要着眼于眼前的发展,又要留足今后拓展的空间,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左权县农村人口分散,人均耕地少,立地条件差。基于这样的实际,左权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确定了“县城+中心村”的城镇化发展思路:以县城为龙头,同时确定基础好、潜力大、位置优、人口相对集中的行政村为中心村,与县城相近的城郊村逐步与县城融为一体。除县城、中心村、城郊村以外,其他村主要通过抓好经济发展、劳务输出等方式壮大自身积累,有计划、有步骤地移民搬迁、梯次转移,逐步进入县城和中心村。二是注重拓展规模。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测算,只有当农村人口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才能实现充分发展,农民人均收入和生活质量才有可能达到城市人口相等或相近的水平。
2.2因地制宜革新优化城市乡村整合发展模式,引领城市乡村统一进步的具体实践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区域范围之中人文环境、经济发展层次具有很大差别,推进城市乡村融合发展的详细举措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差别。首先,各个地区范围应该在一体化发展领域之中有效实现关键性突破。现阶段乡村的交通、环卫等基础设备与医疗服务等公共设施依旧远远落后与城市的发展水平,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通常来说具备一致性的技术,在各个地区范围进行推进的进程中几乎是没有差别的,在城市乡村融合前进的过程中,应该首先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并突破。其次,各个地区的城市乡村资源各不相同,其风貌也具有很大差别,城市乡村发展布局、详细矛盾等都具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乡村社区管理、人民生计类型等都十分不同。在乡村振兴以及全新的城镇化进程中,应该依据实际的情况探索出适合本地城市乡村融合发展方式,提炼出适合当地的融合模式。
2.3打造城乡双向互惠合作模式,实现城乡互利共赢
城乡双向互惠发展模式从主体来看,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之间、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建立合作性关系。目前农村地区除要体现独特的区位优势外,还需要稀缺的资源和充足的人才,以及各类完善的供应链和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这些优势是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关键。一是创新城乡空间的集聚规律和组织模式,通过发挥县域经济在城乡协同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促进城乡要素、资源、产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二是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人才链、金融联“六链融合”,推进城乡创新要素集聚、开放功能提升、营商环境优化的发展格局。三是突出县域项目带动、产业支撑、统筹城乡的重点,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县域承接城市优质高端要素资源与乡村本土资源融合裂变的效应,让人才、土地、资金、技术等关键要素资源集聚优化,形成动力更强、结构更优、质量更高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2.4加快推进产业协调发展
1)发展工业产业。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相互促进的一个过程中的两个方面。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培育城镇的工业支撑,使越来越多走出农村的农民群众能够在工业企业中找到就业岗位。2)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综合利用,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完善利益链,促进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乡村自然资源、人文禀赋、乡土风情及产业特色,发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吸引城市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3)是要把乡村旅游与现代化农业有机结合起来,以“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特色小镇”“农业示范园区+田园综合体”为载体,强化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支撑,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多样、业态丰富的休闲农业园区,有效拓展农业增值增效深度和功能价值开发广度。
结束语
乡村的发展与城镇化看似相互对立,实际上二者有机一致,共同推动着城市乡村融合发展进步。只有推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才可以有效实现城市振兴乡村繁荣的优良发展。因此,制定乡村振兴以及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有机合理推动乡村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是全新时代之下的重新构造城市乡村关系、推进城市乡村融合发展的基本渠道。
参考文献
[1]杨素芳.新型城镇化——推进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N].山西经济日报,2021-05-17(008).
[2]刘依杭.新时代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1(03):58-65.
[3]蒋恩东.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06):6-7.
[4]刘双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J].群众,2020(1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