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9
/ 2

探讨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

邵雯,蒋满妹,王颖彧(通讯作者)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北京 西城 100088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共计800例,收治时间范围介于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其中400例设为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另外400例设为研究组实施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管理。观察对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输血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备血、输血操作质量,研究组均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对患者备血以及输血操作的质量,还可以防止出现输血风险事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输血患者;全程闭环;安全性;实时控制;管理效果

输血治疗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有很多疾病都需要采用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输血需要经过很多个环节,一旦其中出现任何差错,都会导致输血治疗的效果受到影响。所以,就需要做好对输血的管理工作,才可以保证对患者治疗的安全性。然而,常规的管理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疏漏,这就极大的影响了对患者的质量[1]。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对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的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共计800例,收治时间范围介于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其中400例设为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另外400例设为研究组实施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管理。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52:148,年龄18到70岁,均龄42.0(s=18.6)岁;输血次数为3次到22次,平均输血次数为5.2(s=4.1)次。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44:156,年龄18到68岁,均龄41.9(s=18.8)岁;输血次数为2次到23次,平均输血次数为5.0(s=4.2)次。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参照组主要采用常规输血管理。对研究组则实施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管理,主要内容为:第一,智能路径化。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确认在输血治疗中的主要管理要素,并促使相关部门都可以参与到管理工作之中,共同保障输血安全性以及输血质量。第二,输血评估。在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估,并确认对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从而不断提高对患者的输血质量以及安全性。第三,血液标本控制。在获取供血者以及受血者的血液标本后,需要立刻进行送检,并做好对血液标本的核对、保存以及检测等各项工作。第四,安全管理。在对患者输血时,需要对操作人员、输血用品以及输血设备等进行实时控制,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智能共享,对出现的不良事件需要及时报告。并分析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以及处理办法。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接受输血治疗时,由护士长对备血以及输血操作质量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操作质量越好。同时,观察其中风险事件(血型初检错误、血液标本不合格、申请单血型错误)的发生情况[2]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P<0.05时,表明对比有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输血风险事件发生率

比较两组的输血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 1比较两组的输血风险事件发生率[n/(%)]

组别

n

血型初检错误

血液标本不合格

申请单血型错误

总发生率

参照组

400

4

1

2

1.75

研究组

400

0

1

0

0.25

60da7a875b379_html_375801081d4ab9e6.gif

/

/

/

/

4.546

P

/

/

/

/

0.033

2.2 比较两组的备血、输血操作质量

研究组的备血操作质量评分为(96.9±1.4)分、输血操作质量评分为(97.2±1.6)分,参照组的备血操作质量评分为(93.1±1.2)分、输血操作质量评分为(93.7±1.3)分。比较两组的备血、输血操作质量,研究组均少于参照组(t=41.217,P=0.000;t=33.955,P=0.000)。

3 讨论

在对很多危重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往往还需要对其进行输血,输血治疗需要经过很多的环节,需要能够做好监督检查以及要素控制等工作,才能够保证对环责的治疗安全性[3]。但是,通过观察目前输血治疗的现状来看,存在着质量管理基础薄弱、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以及缺乏智能化输血管理体系等诸多问题,这就极大的影响了对患者输血治疗的质量。

通过将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融入到输血管理工作之中,则可以对输血治疗的全过程进行实时控制,这样就可以切实保障患者的数学安全。同时,该管理办法主张以患者为中心,要求多部门都要参与到输血过程中之中,防止出现输血量不足或者是输血延误等问题。并且,通过对相关信息进行智能化共享,可以使相关部门人员实时掌握患者的输血的实际情况,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输血管理工作,可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性,从而使医院健康发展[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两组的输血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备血、输血操作质量,研究组均少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对患者备血以及输血操作的质量,还可以防止出现输血风险事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红霞,倪维,伍昌林.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0):105-108.

[2]巩玉凤,郝彩霞.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输血安全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7):220-221.

[3]陈卉,陈祥.血型实验室检验在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及输血安全中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6):44-46.

[4]陈立升,陈椿慧.临床输血管理系统对输血科输血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4):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