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输血对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大量输血对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的影响

瞿雯婧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输血科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急性创伤性患儿在大量输血后,患儿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发生的变化。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6例急性创伤性、需输血儿童,将患儿根据需要输血量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各13例。研究组需要接受大量输血,常规组需要接受少量输血,观察两组患儿的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结果:术前,两组患儿的凝血功能、纤溶功能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1d,研究组患儿的FIB水平与常规组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1d,研究组患儿的PLT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1d,研究组患儿的PT、APTT、TT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5d,研究组患儿的FIB、PLT、APTT、TT水平与常规组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5d,研究组患儿的PT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1d,研究组患儿的D-D、FDP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1d,研究组患儿的PC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5d,研究组患儿的D-D、FDP、PC水平与常规组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大量输血对于急性创伤患儿的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在输血后加强对患儿凝血状态的观察和监测。

关键词:急性创伤;大量输血;凝血功能

急性创伤性患者大多是由于意外的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所导致,患者会出现短时间内出血量较大的情况,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患者就会因大量失血而死亡。对于急性创伤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了大量输血,通过大量输血降低患者死亡的可能性。但是,对于患者大量的输血会影响患者自身的凝血功能,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在大量输血后,可能出现体温低、肺水肿、心律失常、凝血异常、酸碱失衡、低钾血症等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儿的预后。本研究探讨了对于急性创伤性患儿在大量输血后,对于患儿自身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带来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3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26例急性创伤(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儿童,将患者根据需要输血量分成研究组(大量输血)与常规组(少量输血),各13例。研究组中男女例数为7例、6例,与常规组的8例、5例对比无差异,(X2=0.158,P=0.691)。两组患者的年龄为5-14岁,研究组平均(9.12 2.04)岁,常规组平均(9.67±2.15)岁,可对比,(t=0.669,P=0.509)。纳入标准:⑴创伤性失血,患儿急需接受输血;⑵患儿家属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⑴患有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者;⑵贫血性疾病者。

1.2方法

所有患儿在入院后接受吸氧治疗,开放2-3条静脉通路,以乳酸钠林格溶液维持血容量。当失血量超过1000mL时给予悬浮少白红细胞及新鲜冰冻血浆输注,若失血量>80%时,给予血小板1.5~2U/10kg及冷沉淀5-10U输注,中心静脉压保持在12-15cmH2O,并将患者送入ICU。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儿的凝血功能。FIB(纤维蛋白原)、PLT(血小板计数)、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②对比两组患儿的纤溶功能。D-D(D二聚体)、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PC(蛋白C)。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P<0.05表示可对比。

2结果

两组患儿术前、术后1d、术后5d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明显,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凝血功能对比(x±s)

凝血功能指标

时间

研究组(n=13)

常规组(n=13)

t值

P值

FIB(g/L)

术前

3.79±1.11

3.77±1.19

0.044

0.965

术后1d

2.89±1.31

3.41±1.06

1.113

0.277

术后5d

3.72±0.78

3.61±0.89

0.335

0.740

PLT(×109/L)

术前

183.39±66.21

184.22±68.12

0.032

0.975

术后1d

72.51±34.35

188.42±70.13

5.352

0.000

术后5d

179.01±70.78

193.12±67.54

0.520

0.608

PT(s)

术前

15.51±2.81

14.58±2.99

0.817

0.422

术后1d

18.39±4.31

15.12±2.21

2.434

0.023

术后5d

18.81±1.71

14.82±1.92

5.595

0.000

APTT(s)

术前

35.21±6.79

35.03±6.15

0.071

0.944

术后1d

42.89±6.98

36.11±5.41

2.768

0.011

术后5d

34.71±5.41

33.82±5.69

0.409

0.686

TT(s)

术前

15.19±3.29

15.58±2.93

0.319

0.752

术后1d

21.41±4.81

17.21±3.29

2.599

0.016

术后5d

14.71±2.48

15.02±1.79

0.365

0.718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以及各种新型护理模式的产生,接受大量输血后的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是,总体而言,在接受了大量输血后,会导致患者自身的凝血功能紊乱,血小板数量和功能会减弱,蛋白C水平会降低,从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

本研究中,术后1d,研究组患儿的PLT、PC水平低于常规组,PT、APTT、TT、D-D、FDP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5d,研究组患儿的FIB、PLT、APTT、TT、D-D、FDP、PC水平与常规组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5d,研究组患儿的PT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创伤性患儿,在大量输血后,会在短时间内对患儿的凝血功能、纤溶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患儿各项指标的监测,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大量输血对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的影响[J]. 邱太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3)

[2]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J]. 王泳,高春锦,庞宝森,杨晋才,李海东,武连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