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省西安市, 710100
摘要:阐释学作为研究理解的学科,和翻译学有很多的联系。本文从阐释学的视角出发,以汪海岚《青铜葵花》英译本为分析对象,运用乔治·斯坦纳的理论,分别从该理论的四个步骤分析译者主体性在译本中的体现,从而在中国文学英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确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阐释学;译者主体性
引言
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研究者通常以作者和原文为研究重点,而译者处于附属地位,因此译者主体性的研究长期被忽视。20世纪70年代以来,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在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的影响下逐渐凸显出来,并成为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曹文轩的儿童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青铜葵花》。这部小说的英译本由英国汉学家汪海岚翻译,该译本获得了麦石儿童文学翻译奖(Marsh Award for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因此,对《青铜葵花》英译本的阐释学视角分析有助于探索译者主体性在儿童文学中的体现。
本文从乔治·斯坦纳的四个翻译步骤入手,即信赖、侵入、吸收、补偿,以曹文轩儿童小说《青铜葵花》的汪海岚英译本为例,试图说明译者主体性在该作品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理论框架
阐释学翻译理论
最先提出并发展阐释学的是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20世纪70年代,乔治·斯坦纳将阐释学与翻译结合起来,发展出阐释翻译学理论。1975年,他发表了《通天塔之后——语言和翻译面面观》。他提出使用阐释学的方法对翻译文本意义做深入探究与理解。乔治·斯坦纳具体指出要将翻译看作信赖、侵入、吸收、补偿四个步骤。
信赖是指译者主观上对原作意义的认可,译者需要相信原作具有翻译价值。侵入是对“原作者的意图和视阈进行攻击”,逐渐掌握文本核心意义的过程(Steiner, 2013: 574)。吸收是指译者基于自己对原文的领会理解,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把源语的意义移植到译语语境中。但译者对原文的侵入吸收必然受译者本身影响而丧失掉部分源语的特色。因此译者必须应用阐释翻译理论的最后一个步骤——补偿,其目的是采用一定的补偿措施以确保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平衡,从而减少原文文化特色的流失。
译者主体性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翻译理论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学者们的翻译领域变广。译者在翻译作品时并不仅限于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同时关注文化层面的理解与传播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译者主体性的体现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研究译者主体性的学者不在少数。20世纪90年代贝尔曼在他的著作《翻译评论:约翰·多恩》中提出“倾向译者”的号召。“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査明建,田雨,2003:22)。
发挥译者主体性的主要要求在于译者要充分理解原作,在把握原作内容含义的基础上,根据其翻译目的、语言能力、翻译风格等因素,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再创造。
《青铜葵花》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3.1信赖
信赖是翻译过程的第一步。斯坦纳认为,信任是一种基于已有知识经验的自发式的相信,即相信文本中有值得去理解和阐释的内容(2013: 571)。
《青铜葵花》是曹文轩的长篇小说代表作,自面世以来销量极高,获奖无数。英国汉学家汪海岚一直致力于将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传播至海外市场,而《青铜葵花》书中蕴含的朴素情感具有跨越国界,感动心灵的特点。选择翻译《青铜葵花》也体现了汪海岚女士对该文本的内容、翻译该文本的价值的认可与信赖。
3.2侵入
“侵入过程”要求译者打破原文的外在形式,深入到原文内部挖掘文本的核心。作者与译者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追求。但是在侵入过程中,译者要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去提取和理解原文。但在此过程中,译者必须发挥自身的主体性,通过翻译策略入侵原文以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例1
原文:四月蔷薇养蚕忙,
姑嫂双双去采桑。
桑篮挂在桑树上,
抹把眼泪捋把桑……
译文:When roses bloom in the spring
And the silkworm season begins,
The women go out to pick mulberry leaves
In pairs, in pairs.
Their basket hang from the mulberry trees
And they strip the branches bare
In tears, in tears.
童谣是翻译的难点。译者打破了童谣的外在形式,深入理解了内在含义。她在深度理解原文后重组了表达,并且保留了童谣特有的韵律美,显示出了对原文内核的精准把握,体现出了译者主体性。
3.3吸收
吸收这一过程要求译者从自身出发,突破语言、文化、文笔再现原文。译者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翻译策略,从意义和形式将源语文本转入目的语环境,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表达习惯,让译文读者领会意蕴与精华。
例2
原文:奶奶再问下去,她就含糊其词地支吾着,过不一会儿,咂巴咂巴小嘴,就不吭声了。
译文:As Nainai continued asking questions, Sunflower’s answer would become more and more vague and indistinct, until there was only the sound of her little mouth opening and closing, and then no sound at all.
译者将原文中的复杂结构重组为一句话,说明了其逻辑关系。译者用简单的语言描写出了芦花梦呓的场景,既准确地表达了原文含义,又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3.4补偿
斯坦纳认为真正的翻译总是寻求均等的补偿。译文和原文之间因为语言表达、文化差异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形式和意义上的不平衡。为了追求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平衡,译者采用翻译策略补偿翻译中造成的语言文化信息缺失,这一过程中很大程度地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例3
原文:干校鱼塘里的鱼,已长到斤把重了。
译文:The fish in the Cadre School fish pond already weigh a full jin. This was about half a kilo.
在此处,译者采用了音译和注释的方法,保留了原文中国文化特色,弥补了丢失的文化内涵。在补偿阶段,译者的翻译策略减少了文化背景差异而产生的理解障碍,同时实现了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平衡。
结语
通过对《青铜葵花》英译本的分析,应用阐释翻译学的四个步骤分析了该文本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译者在童谣、景物描写等翻译难点中极大地发挥了主体性,达到了原作与译文的统一。以《青铜葵花》为例分析了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验证了阐释学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科学性,有助于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Helen Wang. Bronze and Sunflower[M]. Britain:Walker Books Ltd,2015.
曹文轩.青铜葵花[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200.
金敬红,李思国.斯坦纳和勒代雷的阐释翻译理论评介[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44-47.
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2003(1): 19-24.
赵诚.通天塔里的镣铐舞者:也谈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J]. 安徽大学学报,2004,(5):58-62
作者简介:赵玉爽(1997年8月—),女,汉族,陕西富平人,硕士研究生。单位: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语言学与二语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