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法治教育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5
/ 2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法治教育策略

范雪梅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商店镇中心小学 251806

摘要:作为小学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以及法治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道德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学,忽视了法治教育的开展,导致了法治教育成效不理想,再加上当前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现象越发的显著,在此背景下,进行法治教育刻不容缓。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策略

法治意识不仅是现代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还是当前小学生所需培养的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充分发挥出该学科优势,积极挖掘学科内容中蕴藏着的法治教育因素,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进行针对性、创新性的法治教育,以有效改善当前青少年犯罪率较高的现象,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进步。

一、明确法治教育目标,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

任何课程的教学都需要先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每一节课的目标。小学是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黄金时期,道德与法治教育要从小抓起,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促进高效课堂的建设,教师除了要明确教学的总目标,还要积极进行法治教育目标的确定。例如,在进行“生命”相关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入现实中著名歌手陈某某吸毒的娱乐头条新闻,从而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探索以及遵纪守法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明白生命的价值,让学生意识到毒品的危害性,学习相关的法律,对学生起到警醒作用,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法治意识的渗透,实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意识的养成。

二、通过实际生活的融入,实现法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在熟悉的情境下提升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提升教学效率。可见,在法治教育中,教师就需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深度结合,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生活现象来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生活是学科知识的来源,与很多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比较重视道德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生活化学习意识以及法治意识的培养,学生减少了观察生活的机会,自然无法从中体会到生活与法治之间的关联。为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生活化教学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学习与感受法律知识的重要性,感悟生活中法治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实现法治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例如,在“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时,教师在教授完学生教材理论知识后,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在社会中观察哪些行为与法治是相背离的,然后提问学生应该怎么做。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翻阅与未成年法律相关的书籍,让学生学习到更多课外的法律知识。通过多方面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使学生成为遵纪手法的良好公民。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通过情境表演的方法将案例情境再现,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加深法律知识的印象,了解法律知识适用性,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

三、通过家校合力的形成,推动法治教育高效开展

在小学生的成长、发展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其接触到的最为重要的三几种教育形式,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法治教育中,教师应将其作为一种综合、系统性的长期工程,并通过多方联动的有效配合,实现小学法治教育有效性的增强。首先,学校应通过多元化法治教育的形式,进行小学法治教育有效性的增强。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在小学法治教育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础上,开设独立的法治教育课程,使学生能更加系统的进行法治知识的学习,实现学生法制意识的有效培养。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结合法治教育的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活动,如法治宣传活动、法治辩论大赛、法治情景剧的表演等,使学生在就积极参与中实现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法制意识的形成。其次,应积极的将家校合育运用到小学法治教育活动中。家庭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应积极的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将正确的法治意识传递给学生家长,使其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法治渗透教育,使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更为有效的增强。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深入落实和实施的背景下,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小学生法治意识以及水平的培养和提升对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法治社会的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充分发挥出学科优势,积极进行法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和优化,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志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17)

[2] 何其琪.隐性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J].青春岁月.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