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重庆江津 402247
摘要:在桥梁设计过程中,要有效的对地震的作用力进行分解,使得桥梁结构的平衡性得到提升。在具体设计时,要考虑结构自身的横向高度消耗地震的能量,同时,隔震设计要使得桥梁结构在弹性范围内进行变动,避免局部的变形,有效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其次,对于附属结构进行设计,要了解桥梁的细部结构,提高结构的持续性;最后,对隔离装置进行安装要计算地震所造成桥梁的伤害程度,利用科学的方法,对于隔震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设置。
关键词:桥梁设计;抗震设计;重要性
1 隔震设计相关概述
1.1 隔震设计
在桥梁建设的过程中,隔震设计是其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对于抗震技术进行应用,可以使得桥梁自身的稳定性得到增强,有效的抵抗地震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因此,要结合传统的抵抗地震的方法与新型的抗震技术进行融合,设置柔性装置,使得桥梁的结构与地面运动发生关联,借助阻尼器,使得地震的影响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对桥梁的各个构件进行保护。
1.2 隔震设计的特点
对桥梁隔震功能进行展现时,要加强抗震技术的融入,减缓地震能量所给桥梁造成的破坏,使得桥梁的使用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在抗震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科学技术的应用,使抗震系统的弹性能够得到提高,在桥梁建设中对于抗震技术及先进的方法进行采取,要降低工程的造价,同时,其桥梁设计的性能得到发挥,有效缓解桥梁墩柱的压力,对于自身的保护力进行发挥,在桥梁上部结构中采取隔振的措施,避免地震所导致的各种恶劣问题,使得桥梁上下部结构在弹性的范围内进行变动。
1.3 隔震设计原理及适用条件
1.3.1 原理分析
隔震技术主要是对抗震的手段进行新型的发展,抵抗地震的能量,同时,避免各种副作用对桥梁的破坏,使得的桥梁结构稳定性能够得到提高。在常规的状态下,对桥梁进行设计,主要对桥梁变形的能力进行增强,加强对桥梁结构的优化,要借助柔性装置的设置,使得桥梁自身构建与地面运动的关联性能够得到降低。在地震的状况下,不会出现一些损伤,使得桥梁结构反映的加速度小于地面的加速度。
1.3.2 适用条件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存在多样化的地形和地貌,在各城市开展隔震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复杂因素,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地理状况,制定桥梁抗震设计的原则,要结合地震发生的频率以及桥梁抗震能力的实际状况,将抗震技术进行有效的运用。结合大量的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城市的桥梁抗震设计都使用抗震技术,需要对其适用的条件进行满足。
2 桥梁设计中隔震设计的重要性及优势分析
2.1 隔震设计的重要性
桥梁建设的过程中对隔震进行开展,要安装各种隔震设施,使得桥梁水平方向以及横向的柔性支撑得到拓展,使其水平方向的结构周期得到延长,对于阻尼装置进行安装,可以使得桥梁有效的抵抗地震发生时的能量对能量进行消耗,有利于推动桥梁的稳定性提升。
2.2 隔震设计的必要性
在我国地震灾害的分析过程中,了解桥梁损害的严重状况,往往会由于地震中的能量造成桥梁结构的破坏,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桥梁防震设计的缺陷进行反思,明确防震设计过程中应制定的标准,对材料的质量进行审核,加强抗震构造设计,细节的优化可以降低桥梁在地震中的受损程度,从而使得桥梁的隔震设计更具有必要性。
3 桥梁结果的震害分析
在地质灾害发生时,桥梁的整个结构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要对桥梁内部结构进行稳定,使得桥梁的质量得到保证,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深入了解桥梁结果的震害分析:首先,桥梁受到地震发生造成损害,导致大部件发生位置的偏移,从而造成内部构件的碰状。最后,桥梁的基础受到震撼,桥梁结构由桥梁基础来稳定,如果基础打不牢会导致整个桥台、桥墩受到损害。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国家统一的标准,对于桥梁的基础进行检查,使得桥梁的功能性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
4 桥梁设计的基本准则
4.1 外在因素
在进行桥梁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其建造的地址进行考察,利用专业的仪器对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进行综合的考察,对于隔震的原材料进行选择,要选取最佳的材料组合,可以对震感进行吸收,加强对地理环境的适应。因此,将柔性结构材料和刚性性能进行结合,开展防震设计,可以有效地对外在环境因素进行适应。
4.2 建造过程
在桥梁设计初期对防震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要结合防震设计方案对相关数据进行参考,相关技术人员要根据桥梁的防震参数和使用年限,选择最佳的防震装置设计方案,有效的对振动效应进行防护,同时,防震装置的材料和混凝土的比例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安装在桥梁过程中,可以加大桥梁的稳固性。
4.3 使用后期
桥梁建设完工后要投入到交通运输的使用过程中,对于桥梁进行定期的维修。尤其在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震害后,调料结构会遭受一定的损害,比如结构产生位移,混凝土脱落,桥面出现裂痕。在这几种情况下,日常维护人员要进行定期的检查,选用合适的防震装置,在维护的过程中,要结合上下部结构对其进行有效的维修,同时对于附属装置和防震装置进行合理的摆放,使得桥梁的安全性能够得到提高。
5 隔震设计的具体内容
5.1 隔震装置的设计
在对桥梁隔震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隔震装置进行设计。首先,对隔震支座进行设计,要使用橡胶质的支座,降低扭转力所造成的影响。要使隔震支座的距离控制在一定范围,实现隔震系统上部中心与桥梁上部结构重心的一致性。其次,对隔震支座的直径进行设计,要确定制作的大小,使得容许值与桥梁类型存在相连关系,保证只做不会损坏;最后,对于隔震装置横向高度进行试验,要根据科学的公式对其计算值进行了解,同时,要预算隔离支座在桥危害下的水平向位移。
5.2 桥梁上部结构的设计
隔震系统的顶部板进行设计,要确保整个系统的协调,在顶部利用合理的桥梁体,黏土进行浇筑,确保横竖结构梁体能够更加协调。同时,隔震支座的横竖梁体,要充分考虑桥梁墩体的局部受压问题,对于钢筋网进行设立。对相关系数和效用力进行计算,使得桥梁结构的隔振效果能够得到提高,对安全性能进行不断的储备。在对隔震系统的总地震作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对其影响系数的最大值与水平相减值系数的乘积进行计算。
5.3 隔离系统下部结构设计
桥梁下部结构主要是桥墩、桥基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全面的进行测算,涉及到垂直向力、水平向力的测验,对于桥梁地基进行隔震处理,要按制度设计标准的隔震级别来进行合理测算。
5.4 隔震系统的设计
为了更好的实现隔震目标,对于隔震系统进行设计,要确保整体质量的提升。首先,要满足高度的要求,能够对地震的影响力进行消散。其次,在隔震设计的过程中,要减少结构本身所具有的惯性,对于阻尼器进行性能的稳定,采用弹性反应谱法设计隔振系统进行系统的不断优化,使得力学效应也能够得到最大化。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桥梁设计过程中,要加强构建设计的重视,使得桥梁自身的结构稳定性得到保障。在实际的策略探索过程中,要充分地应用各种桥梁隔震设计手段,对于桥梁的性能进行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宇,李琛.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隔震梁桥地震响应参数影响研究[J].桥梁建设,2019(05):67-72.
[2]杨甲晖.桥梁设计中隔震设计的重要性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7):31-33+40.
[3]曾嵛.桥梁设计中隔震设计的重要性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2):152-153.
[4]刘冰.桥梁设计中隔震设计的重要性研究[J].江西建材,2018(02):114+118.
[5]段继祖.分析桥梁设计中隔震设计的重要性[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0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