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422199503121029 321300
【摘要】《诗经》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在文化上都富有极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诗经》的内容可以说是对遥远时间轴上影像的再现,通过唯美的意象,为我们反馈出先人生活的一幕一幕。《诗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诗经》,对《诗经》中展现的民风民俗进行研究。主要针对民风民俗中两大文化,其一为婚俗文化,其二为酒文化。无论是婚俗文化还是酒文化,在当今社会仍然是十分值得热议的话题。更加值得我们研究,现代文化与古代文化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值得我们深思与体悟。
关键字:诗经;民风民俗;婚俗;酒文化
《诗经》是民风民俗之本,是文学艺术之源。读《诗经》是一种高尚的艺术享受,也是追本溯源的一种体验。《诗经》总共有305篇诗歌,又被称为“诗三百”。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一些地方(齐、韩、赵、魏、秦),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雅》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宫廷的乐歌,共105篇。“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大雅多为贵族所作,为个人抒怀。固然多半是士大夫的作品,但小雅中也不少类似风谣的劳人思辞,如黄鸟、我行其野、谷风、何草不黄等。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本是祭祀时颂神或颂祖先的乐歌,但鲁颂四篇,全是颂美活着的鲁僖公,商颂中也有阿谀时君的诗。
《诗经》的编集本身在春秋时代,其实主要是为了应用:其一,作为学乐、诵诗的教本;其二,作为宴享、祭祀时的仪礼歌辞;其三,在外交场合或言谈应对时作为称引的工具,以此表情达意。
这些引用《诗》的地方,,各有其作用,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凡所称引之诗,均“断章取义”——取其一二而不顾及全篇之义。这种现象,在春秋时期堪称“蔚成风气”。这就是说,其时《诗经》的功用,并不在其本身,而在于“赋诗言志”。想言什么志,则引什么诗,诗为志服务,不在乎诗本意是什么,而在乎称引的内容是否能说明所言的志。这是《诗经》在春秋时代一个实在的,却是被曲解了其文学功能的应用。
在春秋时期,诗歌是非常广泛的,它使《诗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在《左传》中这方面有更多的记录,《襄公二十七年》中用赋诗的方式挖苦对方。《昭公二十年》中听不懂对方赋诗之意而遭耻笑的故事,《文公十三年》中有小国有困难请大国援助等等。这些引用“诗”,或劝谏、或评论、或辨析、或抒慨,每一个都有一个角色,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所有的诗歌的引用都“断章取义”。这一现象在春秋时期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趋势”。也就是说,《诗经》的功能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诗歌。如果你想说你想说的话,这首诗就可以为你的思想提供服务,无论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以及你想说什么,都能解释你所说的。这是春秋时期《诗经》的一个应用,这是对其文学功能的真正曲解。
赋诗言志的另一方面功用表现,切合了《诗经》的文学功能,是真正的“诗言志”——反映与表现了对文学作用与社会意义的认识,是中国文学批评在早期阶段的雏形。如《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等。诗歌作者是认识到了其作诗的目的与态度的,以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态度,从而达到歌颂、赞美、劝谏、讽刺的目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赋诗言志,也是使赋诗言志真正切合《诗经》的文学功能及其文学批评作用。
《诗经》社会功用的另一方面,是社会(包括士大夫与朝廷统治者)利用它来宣扬和实行修身养性、治国经邦——这是《诗经》编集的宗旨之一,也是《诗经》产生其时及其后一些士大夫们所极力主张和宣扬的内容。
探讨《诗经》中的民俗文化,就不得不研究一下《诗经》民俗文化中的酒文化和婚俗文化。通过《诗经》中充溢的酒文化和婚俗文化,我们可以更佳深入的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更有利于我们认识《诗经》中艺术原貌,学习《诗经》的文化精髓。
《诗经》中的爱情诗婉转缠绵,在时间的积淀下,历经千载,每每读来,仍有感于心,《诗经》的婚俗是文化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研究。
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的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还有反映结婚和夫妻家庭生活的诗。婚恋生活最能集中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和礼节制度。
时代不同,社会风俗不同,婚姻状况也有所不同。今天的婚姻状况和古代的婚姻状况固然有着历史的必然联系。但是,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没有静止的江水。因此,时代的变迁,社会条件的变化,同一历史现象的今天和昨天决不是同一个面貌。我们对于昨天的研究,也是为了发展的今天。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可违逆的定格。在封建社会里,婚姻都是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否则就会被视为叛逆的行为,为社会所不齿。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不是封建统治者所创造的,在《诗经》中这一现象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记载。“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这就反映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重要。
在古代,无论是国君,贵族宗室还是平民百姓,违反了这一规定,都是要受到谴责的。如齐襄公的妹妹文姜本来已经嫁给了鲁恒公为妻,但是她又返回齐国,并且和她的兄长通奸。《载驱》篇中对文姜的迫切返齐之心更是进行了绝妙的讽刺。“鲁道有荡,齐子发夕;鲁道有荡,齐子岂弟”,意思是你看为了及早兄长相会,文姜天没亮就出发了。“鲁道有荡,齐子翱翔”——在那鲁国的平坦大道上,文姜简直像只自由的鸟在振翅飞翔;“鲁道有荡,齐子遨游”,就是说文姜像一条鱼一样肆意游逛。
除了《载驱》这一篇,还有《陈风·株林》是讽刺陈灵公的。《株林》是讽刺陈灵公淫于夏姬的诗歌。夏姬是陈国大夫夏御叔的妻子,生了个儿子叫夏南。陈灵公与夏姬私通,为了掩饰其私通的丑行,就经常找借口去找夏南。“胡为乎适株林?从夏南“,以设问的形式问陈灵公为什么要去株林。”“匪从株林,从夏南”,这句话就说明了陈灵公去株林的真正目的,不是找夏南,而是找夏南的妈妈鬼混。除了国君或者贵族宗室之外,,平民百姓违反了也要同样受到谴责。《卫风·氓》中就是对“二三其德:的负心男子的谴责,而这个负心男子只是一般的男子。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爱情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婚姻吧。但在未成婚之前,爱情是需要培养感情的。古代谈恋爱的方式有:自由恋爱和他人作合。而自由恋爱又可以通过约会、出游、会舞等渠道来实现。他人作合主要是指的就是“媒妁之言”
《邶风·静女》就是写了一位朴实的青年赴女方幽会时候的焦虑不安和见面后的喜悦。《静女》全诗分为三个诗节。第一节写赴约,没有马上见到心上人的焦虑心情‘第二节写的是见面后的喜悦’第三节抒写了因人爱物的恋情。
《郑风·溱洧》是一篇写男女出游的诗篇。全诗写了上已佳节青年男女约伴春游、彼此相招,表现了他们性格热情、开朗、大方,精神面貌自由自在的诗篇。
《陈风·东门之枌》则是写青年男女通过歌舞会来寻找情人的诗篇。“子仲之子,婆娑其下”,“不绩其麻,市也婆娑”,“榖旦于逝……”都是写欢乐的歌舞会的精彩描写。
古代成婚的方式有私合、正娶、强占。私合就是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大雅·生民》反映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后稷是怎样诞生的呢?是因为他母亲姜嫄年轻的时候私合于郊外。周人说姜嫄“克禋克祀”,感动上天,“履帝武敏”,就生下了后稷。在这里,一方面为了表现周始祖的神圣而把他的诞生神化;但另一个方面是因为姜嫄私合于谁都不知道,而后世的周人有了耻辱感之后,不愿意把他们祖先的私合之事说出来,因而编织了一个如此的神圣的神话。
正娶就是明媒正娶。若是贵族女子出嫁,就会写到其夸张、庄严和奢华。“何彼秾矣?唐隶之华?……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这些语句都是写周平王的孙女出嫁时候的豪华奢侈。正娶除了有骄奢的排场,还有繁琐的礼节。“六礼”是我国古代“明媒正娶”的必经程序。
婚礼有六,即所谓的六礼:一曰纳彩,亦曰下达,即以言辞下通于女氏;二曰问名,即问女之姓氏;三曰纳吉,即卜之于庙,得吉以告女氏。纳吉不仅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依据,而且也把“天神之光”作为依据。四曰纳币。纳币是中国婚姻习俗中最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一环。因此,中国的婚姻也被称为买办婚姻。五曰请期,即选择良辰吉日;六曰迎亲,举行娶亲结合仪式。“六里”之中,迎亲最为重要,也最为热烈隆重。强占就是用强力手段非法予以占有。《新台》是一首揭露卫宣公劫夺儿媳的讽刺诗。年轻的姑娘本来想要嫁给年轻的小伙子,但是却嫁了个老驼背。
任何事物都是有其两面性。古代的婚姻也是一样。一方面,古代的婚姻维护了统治者的统治,但是也有很多的弊处。
由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代的婚姻夫妻之间没有太多的感情基础,只是义务性地结婚生子,而且从原始社会的群婚制度到封建生活的一夫一妻制,在一定的程度上只是要妇一夫,并没有要求夫一妇,因此男性过着多妻的生活,这也导致了弃妇的出现。此外,母权制度的颠覆,使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成为贱奴,成为男性淫欲的工具,生孩子的工具。女性的权利得不到维护,尊严得不到尊重。
由于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信条的制约,古代很多有情有义的青年都不能总集选择自己的婚姻,而是要接受父母兄弟的安排。他们的婚姻只是父母意志的体现,而不是自己意志的体现。《郑风·将仲子》中的女人公,日夜想念自己的情郎,但又怕情郎来看自己被发现,那样的话就要受到爹娘兄长的骂,巷谈街知。“人言可畏”,不知扼杀了多少追求爱情自由的情侣。而青年婚姻的身不由己,又不知道造成了多少像梁山伯和祝英台一样的悲剧爱情。
世界各民族都把缔结婚姻看做人生大事,所以,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部落都有其婚姻的形式。我国古代的婚姻有“六礼“的约束,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现代也有现代的形式风俗。但是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因此,古代的一些婚姻风俗还是流传下来了。如父母之言,媒妁之命的习俗,直到现在还有“天下无媒不成亲”的习俗。
诗与酒,就像牵了红线,似乎总是连在一起。那么,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中,其中就有着大量的关于酒的文化体现。通过酒文化透视出当时社会的政治兴衰、宗教信仰、礼俗伦常、生活趋向等,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也许是很多人对《诗经》最初的认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涉及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民俗文化和人文思想。那么,我们来看看,与诗歌形影不离的酒,在《诗经》里又有怎样的体现。
《风》收录了西周时期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谣,因而又名《国风》。其中展示的酒文化,可以说是当时民间酒文化的集中体现。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出自《周南·卷耳》的这几句有名的诗句,讲述的是征夫攀过高而崎岖的山,马儿疲倦不已,只好姑且斟满杯中酒,以寄托离愁与忧思,以征夫的口吻描述了远征的丈夫思念家中的妻子的情感。且不论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显而易见的是,酒在这里是丈夫对妻子思念之情的寄托。而纵观古今,无论是举杯浇愁还是借酒抒怀,酒似乎在不同的场合中都起着相似的情感寄托作用。
《雅》收录的大部分是达官贵族在各种典礼或宴会上演唱的乐歌,作者多为朝廷公卿大夫、王室贵族和官吏,也有一部分是文人雅士相聚时唱和的音乐。可以说,《雅》中与酒相关的内容,大多体现了当时贵族宫廷的宴饮文化。
《大雅·行苇》中有这样的描述:“酌以大斗,以祈黄耇。黄耇台背,以引以翼。寿考维祺,以介景福”。宴席上,给长者献上大杯的酒,贺祝高寿老人,请神赐予他福分。可见酒在当时的宴饮文化中,已被人们赋予了祝福的意义。
中国人待客自古就极为讲究隆重。《小雅·鹿鸣之什·伐木》中就有描述,“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嘉宾来访,迎之以牛羊佳肴,待之以清澈佳酿。短短几句记载招待嘉宾的诗句,却彰显出了酒在待客之道中的重要性,这样的传统之礼,甚至延续至今。
此外,人们相信酒能承“宴以合好”之美意,无论是合夫妻之好、合友邻之好、合宗亲之好抑或是合君臣之好的宴席,都不应缺少酒的身影。《小雅·鹿鸣》诗云:“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小雅·南有嘉鱼》则有“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用美酒佳酿在宴席上款待嘉宾,使之尽兴。又如《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朝露浓重,太阳不出便不消失,长夜宴饮,不醉便不可归家,这一句描绘的便是周王以酒款待诸侯的情形。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又称《三颂》,主要为王室和诸侯在祭祀或庆贺丰年等重要仪式上吟唱的乐歌。《三颂》中所展现的酒文化主要集中在祭祀方面。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丞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这两句诗出自《周颂·丰年》,讲的是粮食丰收之年,便有更多的谷物可用于酿制美酒,如此便可更隆重地祭祀祖先,望先祖赐福。祭祀仪式中,如果有酒,会显得更加隆重,可见酒在祭祀礼仪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和尊贵的。祭神诗歌《周颂·丝衣》则描述了人们通过酒来祭祀神灵,祈求福分:“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胡考之休”。将兕牛角酒杯装满醇厚香浓的美酒,毕恭毕敬地请神饮用,祈求神保佑吉祥长寿。
《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酒”字共出现了逾60次。其中,《国风》160篇,“酒”共出现7次,《雅》105篇,“酒”共出现了约50次,而《颂》40篇,“酒”共出现6次。从《风》、《雅》、《颂》各自的创作者身份以及描述内容来看,酒对于当时的百姓平民来说并不易得,而宫廷贵族则多以酒行乐。严肃的祭祀礼中,将酒作为贡品则是尊重神灵祖先的一种表现。
通过对《诗经》中婚俗文化以及酒文化的而研究,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文化的传承。当今社会的婚俗文化或多或少有着古代风俗文化的影响。而古代的婚俗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保守与古板,在每个时代,都有着各自的特点。而酒文化更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从古至今,酒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