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高质量发展与管理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7
/ 2

建筑施工企业高质量发展与管理模式探究

严斌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尼日尔子公司)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技术装备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要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占据领头羊位置,就必须深入研究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国内外施工思考,从现阶段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现状及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国内外项目管理实践,创新性的提出了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思路:打破传统专业化分包的思维,升级专业化管理方法,利用信息化的目标管理、绩效管理来管理项目,实现项目管理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精细化。为项目管理实践深入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分包管理、产业工人、管理、专业化、精细化


建筑施工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不断发展,由最初的个体劳动,逐步发展为群体劳动,再按照劳动分工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工种,专业从事各项工作,形成专业化的公司,再由专业化公司形成了综合类企业,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形成过程中,也遵循了这个普遍的规律。但是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劳动分工从本来专业的产业工人逐步被农民工所替代,农民工成为了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力的主体,这也成为中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殊群体,在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这类无学历、无技术的劳动力经过劳动培训和锻炼,而逐渐成为了建筑施工的主要劳动力正普遍存在。在随着时代发展,建筑工程设计的高、新、大、难等特点,对施工人员技术能力也提出相应的高标准要求,过去建筑工程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工程管理模式是否还适应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值得我们建筑施工行业同行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是否进行必要的改革、如何改革才能使得在未来建筑施工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壮大成为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通过我所经历的国内外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为基础,结合本人的认识,提出个人的相关看法,供大家探讨。

1现阶段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普遍现状

项目管理自从由国外引进这一词以来,结合中国的国情特色不断再发展,并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项目管理模式。建国初期,建筑施工采用的大会战模式,在国外及国内少部分具有理论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指导下,各级劳动人民都在参与三线建设,从劳动中获得知识、经验,逐步形成了老一批的专家,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宝成电气化铁路等为代表;改革开放后建筑施工蓬勃发展,各类高耸房屋建筑、跨长江、黄河的大桥、跨海大桥、长大山岭隧道、过江隧道、跨海沉管隧道等不断刷新建设规模、建设速度记录。建设的工人由过去的企业招工的产业工人也逐步被自由的农民工群体所代替,在市场经济以市场为主体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各建筑施工企业的在建项目农民工是建设劳动力的主力军,农民工在经过上岗培训,考核,符合企业需求的按照产业工人组织建筑施工的现场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产生了中间的管理层,即包工头,包工头作为农民工群体的专业队伍的领头人,负责与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进行沟通,接受其管理,并负责自己农民工专业队伍的管理,符合我国公司注册条件的,包工头注册为专业化的公司或者劳务公司。我国建筑水平、质量高与低,我认为也是这类包工头的专业化公司或者劳务公司的劳动力技术水平能力、个人素质所决定的。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采用了这类劳务分包管理模式,产业工人基本来自分包的劳务公司或者劳务队伍,我将此定义为传统散发劳动力集聚的分包管理模式。

2传统散发劳动力集聚的分包管理对项目管理的问题分析

2.1质量方面

质量是构成产品的内在品质,过程质量决定了最终产品。在施工过程中,起初个人素质、技术能力都相应缺乏的农民工,经过培训、学习,再加上施工现场的不断实践,逐渐掌握了企业的过程质量控制要点,如果能够按照企业所执行的质量计划、进度计划落实,应该能够实现质量控制的目的,那为什么还会产生许多质量问题呢?我认为工人所提供的服务是首先由包工头购买的,包工头支付着工人的工资,并且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如企业正式工人一样的待遇。包工头提供劳务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取报酬,为了能最大化的获取应有的报酬,包工头对所管理的工人的工作必然会做出相应的要求,必然会为加快进度、增加工作强度,从而工人就会为减少工作强度做出质量方面的妥协,标准上出现偏差,如果在偏差容许范围内,也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但是往往就存在这些质量问题超出了容许偏差范围造成质量事故。这就是购买服务、提供服务所追求的利益决定了产品的质量。企业分包的时候为追求自身企业利益最大化,质量标准要求不减、进度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分包价格越低利益越大。分包的劳务方或分包公司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质量要求的范围内、进度目标提前,所获得收益越大,这个追求利益的过程势必会影响到质量控制,导致出现一些业务腐败类的质量问题、质量事故。天津地铁的分包中就出现类似问题被通报。

2.2进度方面

虽然这类劳务分包或者专业分包在合同法规定里是被容许的,但是在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分包方为争取自身利益,会采取一种过激的行为比如关键时候停工、或者组织工人进行游行、堵塞项目管理方正常运行等手段来进行谈判,这时候,往往负责项目管理的企业为降低社会影响,通过调解、和谈或者法律等手段进行处理,但是结果是工程进度受到影响,社会影响也不好。包工头领导的这类工人在社会里被认为是弱势群体,他们的要求会得到社会的同情,所以有时候的类似分包合同里面,发包方作为合同主体方往往成了受害最大的一方。另外就算双方的合同能有效履行,那为追求利益,加快进度的过程其实就是风险最大的时候。比如常规道路施工过程中,分包方的压实度碾压遍数减少,填土厚度增大等通过抽检过程的弄虚作假完成抽检,这是最普遍的加快进度牺牲质量问题,造成质量风险隐患。

2.3安全方面

虽然各施工企业均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应急管理管理办法等安全管理措施,但是这些管理制度最后的执行层都在现场一线的工人身上,他们承担着人人为安全,安全为人人的理念,他们在追求利益的各管理方面前,冒险是最普遍的现象,否则也不会出现高坠、物体打击、触电等等那么多令人痛心的安全事故。

2.4经济方面

因为发包方、分包方作为企业和个体都在追求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如果经营管理都很好,都得到各自的利益回报也是合理的。但是往往很多的项目出现各自喊亏,亏损在哪里,目标是怎么定的?发包方企业通过投标竞争获得项目,标后都会有成本预算,然后给项目确定经营指标,这个经营指标是根据企业自身利益出发所确定的,当然也是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体现。项目为完成企业的经营指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研究,落实分解任务,采用招标的方式确定劳务分包或在专业分包,为了利益,发包的压低标的价格,竞标的为获得竞标胜利再压低投标价格,最后中标的往往也都是价格低到合格分包商都在可承受风险的边缘,分包方的经营目标就只有自己知道了。虽然说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显示公平合同,但是往往最后都或多或少会出现经济纠纷,所以各自喊亏也不足为奇。

3针对传统散发劳动力集聚的分包管理应对措施探寻

从传统施工分包管理的问题分析,我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专业化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呈现,现阶段要解决建筑施工企业高质量发展与现代管理模式的不协调问题的关键是要改革劳动力管理的现状,将已经具备专业技能知识的专业农民工,纳入建筑施工企业的正式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流程再造,使得项目管理能直接到底,一方面项目管理层的各类要求能直接在产品中实现,避免分包商的中间利益和规避业务腐败等现象。另一方面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从学校踏入工作岗位,可以从劳动实践中对理论验证,并能更好的创新发展,为项目、为企业追求最大利益。新世纪谁对人才的占有具有绝对优势,谁就能够站在领头羊的位置,目前了解到有些施工企业已经在抓紧进行系统改革,打造自己公司的专业化施工队伍,由于现在科技的发展,机械化、智能化提升,专业化施工队伍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好公司资产,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传统的分包管理虽然也在倡导利益共同体,但是毕竟是不同的组织体,还是有各自的利益目标,不能有效的形成利益共同体。如果将专业化人才队伍纳进企业管理,转换了专业技术工人的身份认同,想必个人和企业目标一致,管理流程打通的情况下,更能发挥企业、个人的才能,能在未来的建筑市场更具有竞争力。

4 结论

结合个人国内外项目实践,我认为首要的是打破传统专业化分包的思维,升级专业化管理方法,利用信息化的目标管理、绩效管理来管理项目,实现项目管理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精细化,认真贯彻执行集团所提出的“334”工程,将基础工作做扎实、牢固。作为管理者或者企业员工个体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概去打破传统思维,积极探索项目管理的方法,提升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