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体育发展使命与转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3

后疫情时代高校体育发展使命与转向

黄炜1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 山西 晋中 030600

The Mission and Trend of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in post epidemic Era

HUANG Wei

(Shanxi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nzhong, 030600)

摘要:采用文献、逻辑分析等方法,从课程目标、资源选择、评价方式等几个主要层面对后疫情时代中国高校体育的使命和转变进行分析,认为“后疫情时代”的高校体育将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一是高校体育课程思路将从长期课程理念不清重回提高人体免疫力这一基本目标;二是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由以往重集体合作的竞技类转向个体锻炼方面;三是高校体育课程评价将由教师主导转向学生自学自评;四是高校体育课程信息传递将由传统口头面授转向越来越规范的多媒体网络化教学。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高校体育 使命 转向

AbstractBy using The literature,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Using literature,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he 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vocational sports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are analyzed from several main levels of course objectives, resource selection, evaluation methods,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e following changes will occur. One is that the idea of higher vocational sports courses will return to the basic goal of improving human immunity from the long-term ambiguity of the long-term curriculum; second, the resourc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ports courses will be shifted from competitive sports that used to focus on collective cooperation to inpidual exercise; third, vocational sports Curriculum evaluation will be led by teachers to self-study and self-assessment by students; Fourth,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f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will be changed from traditional oral and face-to-face teaching to more and more standardized multimedia networked teaching.

Keywords: Post-epidemic Era;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Mission; Trend

前言:当前,在中国已经迈过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至暗时刻”背景下,欧美却成为新的疫情中心,“防不住”也“没能力防”的欧美国家被迫选择没有办法的办法即 “群体免疫”。这一现实状况使得即将取得“战疫”胜利的中国反过来要面临一个将长期存在的输入性风险。医学专家目前指出,中国已进入一个被动的不断提高国民免疫力,以应对国际输入性风险的“后疫情时代”,按照当前全球的抗疫情况,“本场疫情在将基本不可能短时期结束”。[1]如果国际疫情继续向纵深演化,“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将持续存在”。[2]那么,在这样一个相对被动的“后疫情时代”,高校体育工作及体育校园文化发展将面临怎样的使命?将发生哪些明显的转变?

1. 提高免疫力成为后疫情时代高校体育发展的基本使命

近年来,高等教育虽获得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但体育课程建设的所需的资源投入仍然较少,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体育始终处于“从属”和“边缘”地位。即使是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当中,体育课程改革依旧存在着课程建设理念不清晰,课程教学模式保守等问题,不少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仍延续中专模式。

[3]另一方面,在一些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尝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就业为导向、按岗位设运动专项、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设计体育课程内容”的倾向和趋势,提倡把专业技能或者特殊职业的身体要求作为开展高职体育课程的基本价值追求。事实上,这种无奈的根据就业和生存需要设计体育课程的思路,背离了使学生成为“人”的根本目的和初衷,本质上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工具”来改造,是对体育课公共性质的颠覆。

2020年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作为一种外部力量,使得长期以来以多元化的健康、娱乐、团队合作为导向的高校体育不得不做出转变,即重回提高免人体疫力本质功能。众所周知,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一种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从而导致发烧、咳嗽、呼吸困难以及浑身无力甚至死亡的传染性疾病。与其他传染性病毒疾病相比,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具有传播性强、易变异等特点,只能以物理隔离的方法进行控制。根据国家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观点,目前新冠肺炎治愈者,大多数为体质较好,免疫力较强的年轻人。而死亡病例中,大多本身有基础代谢疾病,或者是劳累过度而导致免疫力下降。[4]因此,可以说在今后长期一段时间内,面对新冠肺炎,社会成员的个人免疫力显得十分重要。所谓免疫力,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5]现代免疫学认为,提高免疫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在全面均衡营养前提下,经常性的体育运动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其机制在于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体的内循环和内分泌,使人体脏器的各项功能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从而有效地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基于这一现实,可以预见将在未来一段时期,高校体育工作目标和思路将集中转向提高学生免疫力这一基本思路。

2. 后疫情时代高校体育发展的几个转向

在提高免疫成为后疫情时代高校体育发展的主要使命和目标的同时,高校体育还将面临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转变。

2.1由集体合作竞技类项目向个体化项目转变

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开发利用相关研究表明,以往课程内容往往是围绕多个方面和维度展开,既要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还要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提高体育文化素养。这使得资源有限的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资源选取上不得不倾向于那些既能迎合学生的兴趣,又便于集中授课的集体性竞技体育项目,从而形成了“重集体竞技而轻个体锻炼”的课程资源结构。这种集中性授课、集体合作练习的教学内容结构,对于学生在校期间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凝聚力有一定的功能和作用。但是,从终身体育的角度来看,学生一旦离开学校这一集体环境,便难以适应个体独立锻炼,从而出现集体无意识的退出体育锻炼的现象。因此,当后疫情时期体育课程转向提高个体免疫力这一基础目标,可以预见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结构将由以往篮球、足球等集体竞技类转向个体化、科学化锻炼如健身操、体能训练、瑜伽、气功、跑步等。

2.2.由教师评价向学生自学自评转变

整体而言,以往高校体育课程是一个以教师中心的授课模式,是一个由教师集中授课—学生理解、练习、运用—教师检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内容、练习方法、考查方式均有教师主导,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角色。后疫情时期,随着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转变,上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过程已无法适应。首先,集中授课和集体练习变得不可能。其次,学生也有了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强烈愿望。因此,以学生中心的自学模式或合作模式成为一个不得不采用的方式。所谓自学模式或合作模式,就是一个由教师目标引导—学生自学—教师解疑—学生练习—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的过程。这一教学模式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围绕“科学参与体育运动,提高人体免疫力”这一教学目标展开相互合作、商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共同寻找合适的教学内容和练习方法,是一个因材施教的过程。

2.3由传统口传面授向规范化网络教学转变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的过程,传统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口头面授,学生领会掌握,再由教师进行评价和考核的过程。这一信息传递方式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颠覆,为实现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目标,教师不得不突破传统教材框架,转而借助网络平台“钉钉”、“学习通”等多媒体网络视频技术,实现了学生课堂管理、教学内容资源的网络化。在这个可能会长期存在的后疫情时期,“保持有效社交距离”仍将是一个长期的校园行为模式,因此,这使得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将长期持续并朝着越来越规范的方向发展。

3.小结

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将“后疫情时代”最重要的社交行为模式,这一历史背景使得高校体育发展将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一是高校体育课程思路将从长期课程理念不清,明确回归到提高人体免疫力这一基本目标和使命;二是后疫情时代的高高体育发展还将面对以下几个方向的转变,一是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由以往重集体合作的竞技类转向个体锻炼方面;二是高校体育课程评价将由教师主导转向学生自学自评;三是高校体育课程信息传递方式由传统口头面授转向越来越规范的多媒体网络化教学。

4.参考文献:

1作者简介:黄炜(1981—)男,汉,山西运城,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

[1][1] 新冠肺炎舆论场:群体免疫的“罪与罚”[EB/OL].(2020-03-1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1353449401105744

[2] 张文宏:全球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EB/OL].(2020-03-16)

https://www.sohu.com/a/380461530_100218262

[2][3] 胡靖平,于可红.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9):102-107

[4] 王永华.基于效率本位的高职体育教学职业适用性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12):65-66

[3][5] 胡茵,盛建平.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理念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 125-127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