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50219911224 ****
摘要: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中最为关键的问题,虽然占据重要部分,但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电子通信工程信息数据呈现数量惊人、信息展现方式多元化,因此极易对电子通信工程终端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干扰。基于此种行为,不仅会使电子通信工程运行环境呈现亚健康状态,同时也会导致电子通信工程信息被恶意篡改、丢失,进而出现经济方面的损失。本文将现代化社会提供的大数据技术,与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过程有机组织到一起,实现对终端设备的安全处理。
关键词:电子通信工程 信息安全 防护策略 探讨
引言
目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不同领域中都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因此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是必然趋势,人们不可能不使用该项技术,但技术带来的信息安全隐患是实际存在的,因安全防护不当而导致用户受损的案例并不罕见。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安全防护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作用,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一、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存在问题
物理安全方面
物理安全方面是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十分薄弱的环节,只要是存在安全风险提示的网站都会对物理安全造成或多或少的威胁,用户一旦不顾及风险提示浏览该网站信息,必然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物理安全方面在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主要体现在拓扑结构中,是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中亟须加强的环节。
网络信息盗取问题
目前很多计算机用户在使用通信工程网络系统的过程中,安装部署、管理模式非常简单,虽然能够简化操作流程,但是很容易出现通信网络的安全隐患问题,不能全面进行通信网络的安全防护,很容易在僵化的安全管理方面出现信息泄露的现象。尤其是在适应第三方软件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软件存在漏洞问题,所使用的安全保障措施也不到位,或者是和网络系统本身的安全机制存在冲突,导致木马病毒进入到系统内部,出现干扰的问题,非法获取到网络中的信息和资料,对整体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产生威胁
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电子通信工程的应用率越来越高,但不是所有电子通信工程操作者都具备相关的安全意识。因此,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是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操作人员一旦出现操作不当等行为,会直接导致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受损,严重的还会直接导致电子通信工程系统崩溃。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很容易导致的电子通信工程安全防御层受损,为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因此,针对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必须定期展开组织培训,提高电子通信工程安全意识,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性,尽可能的避免不正当操作。
二、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的防护策略
安装有效防火墙和杀毒软件
在终端电子通信设备中,安装防火墙等抵御病毒入侵的软件,在交互的电子通信工程内安装联合杀毒软件。考虑到当下互联网环境下,可提供给用户的此类型软件较多,用户较难选择一种适用性较高的软件,因此如何实现在网络众多防病毒软件中,选择一款适宜的杀毒工具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这一过程中,首要工作为定期对终端设备进行安全防护检查,加大对电子通信工程后期养护与定期更新的力度,在保障其中多项功能软件可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提高电子通信工程核心部分内容受到保护。在此基础上,备份重点文件;或将大型文件稍加处理后将其划分为多个小文件,分别将小文件存储至网盘不同空间中。也可以通过关闭和删除系统中不需要的服务,提高电子通信工程的信息安全防护性能。
加密技术
数据库中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倘若想要令计算机网络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那么就要全面、细致地管理数据库。针对加密技术来说,其简单地说是将相关数据与信息采取某种特殊的算法将其加以转化,旨在演变成与之相匹配的密文,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这种密文的有效保存亦或是传递。就那些加密之后的信息与数据而言,倘若想要对其加以操作,那么就要对其密码做到心中有数,显然这种操作必然会令用户数据以及信息的完整性与可靠性得到有效保障。从计算机用户的角度出发来讲,只有熟练掌握加密技术的算法,才可以实现对加密文件的科学管理。
应用数字集群系统的安全技术
对于数据集群系统来讲,其中的信息安全会涉及到用户鉴权方面、加密方面、分级管理方面、虚拟专网方面、日志管理方面,可以将系统划分成为专网、共网两种运营模式,无论哪种模式,都对通信的覆盖率提出很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主要使用在应急通信方面,业务量具备较高的突发性,为保证安全性,应该做好拥塞的控制工作,同时根据系统的运行特点、安全问题发生规律等,采用针对性的方式和手段规避预防安全隐患问题,从根本上维护整体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使用电子通信工程信息监控技术和入侵技术
使用电子通信工程网络监控技术和入侵技术是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中的重中之重,而IE安全性能够直接决定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的有效性,必须基于计算机网络监控技术和入侵技术自动化监控IE入侵行为,还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防止存在电子通信工程中的木马通过附件以及执行附件传播病毒,确保IE安全。应区分网络入侵行为及终端设备对计算机的监控行为,因此,科学并规范对终端设备进行入侵,实时感知电子通信工程中存储的网络信息安装现状。考虑到在当下信息技术普及的背景下,大多数网络入侵行为是在网页脚本文件中发生的。无论是信息的导入,还是跨文本的标注,均是由于服务器配置不规范所导致的。因此,当电子通信工程持有信息交互权限时,应提出电子通信工程本地溢出的权限,执行防御口令,从而实现对电子通信工程安全运行性能的提升。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规划入侵技术与监控行为,实现对终端设备中信息的安全防护。使用计算机网络监控技术和入侵技术主要包括对安全事件发生的相关分析、安全风险的评估以及安全事件的预警等。响应阶段是对整个安全事件的处理过程,涉及到应急措施、病毒清理、系统加固、灾后恢复等措施。通过这四个阶段的流程化管理可以及时的调整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的策略,以达到可以让安全防护系统更高效的防护目的。
积极采用基本性的安全技术
通信工程领域中为了维护网络安全性,应该积极采用基本性的安全技术,发挥技术在维护网络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作用优势,不断增强通信网络数据信息的完整性,预防出现泄密现象、系统被篡改现象、系统被攻击的现象。首先,应重视防火墙技术的应用,在网络之间形成屏障,预防出现信息资源的非法入侵现象,保证所有数据信息的良好互动交流。其次,应重点应用先进的数字签名技术,就是在网络系统中实现算法加密处理,生成有关的代码,不再使用传统的签名形式,可以及时了解到电子文件在传输期间是否有更改或是盗取的现象。最后,采用入侵检测技术,通过入侵检测系统实时性、动态性的检测网络是否存在入侵的风险问题,一旦检测到有入侵风险,就可以立即进行处理,如果不能自动化的处理,会向技术人员发送预警信息,技术人员可以按照预警信息合理进行修复处理,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结束语
国内外针对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的防护策略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对电子通信工程的优化设计提出深入研究,为提高电子通信工程的综合性能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冯亮.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信息安全技术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11):221-223.
[2]焦庆玲,王龙飞,尹文建,吕东.浅析移动通信信息安全问题与信息安全维护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9,21(16):151.
[3]曹文超.信息通信安全技术的有效应用分析[J].信息通信,2018(08):152-154.
[4]赵萌.针对电力通信网的信息安全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8.
[5]冷爽.电子通信中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