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范画"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探析 "范画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吴影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众兴实验小学东校区

摘要:与其他课程相比,美术课程较为直观、形象。为此,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将本节课的美术知识、美术技能以及情感价值观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现阶段,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范画”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借助“范画”,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剖析构思方法,明确创作技法,并将这些都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地思考,并形成美术思维。为此,要充分发挥“范画”的积极作用,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灵活运用“范画”,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范画;小学美术;运用

从本质上来讲,“范画”集审美性、直观性、趣味性、创造性的特点于一身。“范画”既启发学生的美术思维,又引导学生开展命题画、想象画等一系列创作活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范画”,便于学生掌握相关的表现技巧和创作方法,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难点,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通过运用“范画”,培养小学生的美术气息,还强化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1. “范画”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社会经验不够丰富,再加上他们的知识储备量不够,导致他们缺乏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为此,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转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看法,增强他们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尽可能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当前,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范画”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吸引小学生的眼球,使得小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美术教学中。小学美术课堂中,通过运用“范画”,借助生动形象的范画,并利用相关的演示动作,吸引每位学生的眼球,这样做不仅活跃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氛围,还转变了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看法,此时,学生愿意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感受美术课堂的与众不同,深入感知美术学科的魅力。

第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美术课堂中有很多专业的名词术语,对于小学生而言,当他们听到专业的名词术语时,他们比较陌生,并且他们不知道这些专业的名词术语是什么意思,为此,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将抽象名词术语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此时,可以借助“范画”,将教学难点简单化,引导学生认真感知具体的事物,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范画”的运用,还进一步提高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 “范画”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的策略

  1. 欣赏“范画”,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小学美术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相关的绘画技巧,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强化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为此,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方法,围绕着优秀的绘画作品,展开分析,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小学美术教材中的美术作品比较有限,学生都是粗略地看了一下,无法深入品味美术作品,此时,他们无法挖掘美术的价值,也无法感知到美术艺术的魅力。通过欣赏“范画”,便于学生深入到美术作品中,感知美术作品的魅力,并与美术艺术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做调动起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主动性,使得学生深入剖析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对于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大有裨益。

  1. 步骤“范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绘画制作优秀的美术作品时,步骤必不可少。然而,美术课本中的步骤图比较简单,缺乏连续性,这导致小学生在理解起来时往往比较困难。为此,美术教学中,要借助步骤“范画”,使得学生掌握绘画的步骤。小学生的年龄较小,面对一些复杂的绘画作品,他们缺乏反思和理解,为此,他们通常会胡乱涂画。鉴于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步骤“范画”的方式,让学生一笔一画地画画,感受画画的整个过程。通过让学生一笔一画地画画,便于学生了解整个画画的流程。此外,美术教师要围绕着教学的实际需求,在教学活动之前,事先准备步骤图,并且在教学中,一边挂步骤图,一边讲解相关的作画步骤。这样做便于学生直观地看到绘画步骤,还能充分展示出绘画的具体步骤,此时的美术课堂氛围不是死气沉沉的,而是活跃的、有趣的。通过步骤“范画”,便于学生深入到美术课堂中,进一步研究画画步骤,提高了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1. 对比“范画”,深入感知美术的魅力

对比绘画作品时,倘若课堂上教师仅仅是机械的讲述,那么学生无法发现绘画作品间的差异,这会让学生一带而过,使得学生无法深入分析美术作品。为此,美术课堂上,教师通过对比“范画”这一方式,面对不同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从色彩的饱和度、色彩的灰暗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美术作品,特别是要分析、对比美术作品中景物的大小以及景物的疏密等。通过对比分析,使得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此时,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了增强,同时,学生会深入到美术作品中,进一步感知美术作品的魅力,同时,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也日益浓厚起来。

  1. 起示“范画”,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让学生“照猫画虎”,其实不然,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美术思维,不利于强化学生的绘画能力,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利用起示“范画”,便于学生掌握绘画的专业知识,并掌握绘画的技巧,然后开展绘画创作,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学生会自主创作。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着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性,鼓励每位学生在创作发挥自身的个性。同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对不同的几幅画,要进行不同的构思,以便学生在绘画创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并结合范例展开绘画创作,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掌握绘画技巧,还有助于学生将零散的绘画知识相整合起来,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绘画能力。

  1. 当堂“范画”,强化学生的绘画技巧

在美术教学中,尽管教师会事先准备多种多样的“范画”,但是在课堂上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例如复色、浓墨、淡墨等,然而只有学生亲眼看到这样的作品,才能让学生这些专有名词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当堂“范画”的方式,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其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以便其能在美术课堂上挥笔演化,同时,在绘画的过程中,便于学生了解到绘画步骤。通过当堂“范画”的方式,活跃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氛围,强化了学生对绘画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当堂展示,给学生的视觉带来了冲击,启发学生的美术思维,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美术课堂上,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感性经验加以创作,确保自己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小学美术教师要强化自身的演示技能,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绘画技巧,这样做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还加深了学生对美术课程的理解与认识。

总结:

总而言之,美术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为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运用“范画”,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了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好的“范画”是语言、文字都不能替代的。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其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灵活运用“范画”,深入挖掘“范画”所蕴藏的魅力,致力于提高“范画”的教学质量。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丰富“范画”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强化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咏梅.让人回味的、精美的范画——浅谈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6(01).

[2]刘越.尝试教学方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25).

[3]李丽霞,刘中举.美术课堂中教师的课堂范画并非必要环节[J].新课程.20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