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群众艺术馆 广西 柳州 545001
摘要:水彩画作为一种绘画形式,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之下逐渐由西方国家进入到中国,并且形成了中国水彩画这一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在材料技法、表现形式、思想情感等多个方面呈现浓厚的民族化特征,是西洋画派特点与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相融合的产物。对此,剖析水彩画民族化的具体表现,并对当前水彩画民族化发展进行思考探索。
关键词:水彩画;民族化;时代感;个性化
前言:水彩画最初是西方绘画形式中的一种,后来在西学东渐的文化渗透背景之下传入中国,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对于国人而言,在最初见到水彩画时必定会产生惊异之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多元文化渗透,水彩画逐渐被接受,并且融入了中华民族文化元素,对其进行集成和发展,以独具中国特色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赋予水彩画新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由此可见,中国水彩画发展与民族化元素融入存在必然联系。故此,本文以中国水彩画民族化为主题,就其相关内容加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看法。
一、水彩画民族化的具体表现
中国水彩画民族化表现在材料技法、表现形式、思想情感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一)材料技法民族化
中国水彩画在创作和呈现时需要用到一定的材料,主要包括水、色、笔、纸,并将相应的绘画技巧融入其中,继而构成一副完整且具备艺术气息的水彩画。
第一,“水”在传统文化中的寓意较深,如“上善若水”、“智者若水”等,很多文人墨客、古代贤士都会通过水表达自己的意念,在绘画创作领域内,水这一材料的应用能助力画家得以更好的发挥。于是,很多画家会应用吸水性较强的毛笔,营造出水乳交融的特点。此外,水彩纸与中国画宣纸存在明显不同,很多画家在水彩画创作时用水将水彩纸洇湿,从而达到与宣纸相似的浸润效果。
第二,在用色方面,中国水彩画在借鉴中国画用色方法的基础上,力求通过色彩的组合搭配、墨色的适当结合来表现出作品及画家的思想情感,凸显轻润明快的特点同时具备明显的绘画民族性。以《晨曦》这一中国水彩画作品为例,阳太阳先生主要应用浅墨渲染、浓墨勾勒的方法对天空、江面、鱼鹰、泛舟等景色景物加以刻画表现,继而呈现了空寂浩渺的意境。
第三,在用笔方面,改变西方水彩画惯用的圆头笔、扁头笔,而用中国传统书画毛笔创作中国水彩画,中国毛笔具有强大的表现性和书写性,这些毛笔的吸水性较好,不仅可以大量含水铺水铺色进行渲染,亦可通过笔尖的大小进行刻画描绘及灵活勾线,在画面表达及情感表达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在中国水彩画中,画家在借鉴沿用西方水彩笔造型方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毛笔将“形”、“气”、“情”、“力”等都融入到中国水彩画创作中,借助毛笔呈现独特的审美意识,给欣赏者传递出轻松灵动的视觉效果,这对中国水彩画表现语言的丰富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水彩画大家王维新、周刚教授等,在进行水彩画创作时就多用毛笔,力求通过毛笔的应用达到随性自然的抒情效果。
第四,在用纸方面,中国画所用的宣纸与水彩画的水彩纸,在某些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水的洇湿下各种颜料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水色交融效果,利于将“光与色”的绘画技巧很好的融入到水彩画创作当中,不仅保持了中国画“笔情墨趣”的内涵,还赋予其全新的表现语言。如,萧淑芳老师擅长画花鸟画,在水彩花卉写生时直接用皮纸;蒋振立老师通过用麻纸来表现古朴山村的特有质感,关于中国水彩画纸张的运用众多的水彩画家们一直在探索中。
(二)表现形式民族化
在表现形式方面,中国水彩画强调写意,这与西方水彩画的写实性存在明显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象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不仅植根于中华儿女的思想观念中,还会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中国水彩画创作时,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的画家,也必定会将意象思维融入其中,不求精准全面的呈现客观对象的外形,但求将其所呈现的内在精神淋漓极致的发挥出来。也正是由于这种“不似之似”的思想,给画家和欣赏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对于前者而言则是表现形体空间,对于后者而言则是想象空间。以《屈子祠写意》这幅风景水彩画作品为例,画家黄铁山在用色方面具备单纯鲜明的特点,虽然没有竭尽全力的对屈子祠的外形进行客观呈现,但是从这幅作品的整体上来看,却可以感受到屈原的精神品质,中华民族文化意蕴在《屈子祠写意》水彩画作品中得到有力呈现。
(三)思想情感民族化
“气”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之一,而作为不断融入中国本土的西洋水彩画,也必然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要不断具备明显的民族化特征才能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绘画创作讲究“气”与“意”的相互融合,在气的作用之下不仅要构建意象的大致线条,还需要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寓于意境构建之中,借助气韵的呈现使得中国画的韵味风采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进而赋予画作的生命力,给欣赏者一种“活”起来的感觉。在古代,不少文人雅士在创作绘画作品时往往希望表达自己不问世事、淡泊名利、安然隐居、天人合一的思想情感,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体。因此,中国水彩画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善于营造空灵的情感意境,强调“技”与“情”的相互容易,画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一人一景等各要素都存在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交相辉映之间将意象跃然纸上。也就是说,中国水彩画在保留着西洋水彩画技法独特品质的同时,更要凸显东方文化的神韵。
以林风眠先生的《秋鹭》为例,一大群野生鹭鸟逆着风,在摇曳的芦苇丛中急速飞起,这一幕刚好与茫茫暮色交相映辉,创作者的情感很好的融入其中,借助意境呈现出来,起到了升华画面意境的作用。天空、背景主要采用淡彩、虚幻等手法,可给欣赏者“留白”,引导欣赏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虚实结合中展现意象,构建意境,中国水彩画的“留白”可给欣赏者创造无穷的遐想空间,成为作品、创作者、欣赏者三者沟通交流的情感纽带。
二、水彩画民族化的思考探索
一方面,在水彩画创作时,要妥善处理水彩画的民族特性与时代特性之间的关系,要在借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其进行适当性创新。要时刻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水彩画发展的源泉,切勿为了盲目求新,而抛弃中国水彩画本身的民族内涵。另一方面,一幅好的水彩画作品,不仅要在技巧技法上征服欣赏者,还需要从中呈现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将创作者的个人感受融入其中,借助个性因素的融入赋予水彩画的生机与活力,使得水彩画洋溢着耀眼的生命光芒。
结论:在西学东渐文化风气的影响之下,水彩画作为西洋绘画形式日渐传入中国,并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在水彩画领域内,我国相继涌现一大批优秀的水彩画家,如阳太阳、王肇民、黄铁生、王维新、周刚等,越来越多的优秀水彩画作在美术馆里展出,带给人民群众以美的享受,极大程度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在材料技法、表现形式、思想情感等多个方面,水彩画都可以与中国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在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立足于当前时代发展形势,将新的时代元素、绘画技巧、创作方法等融入其中,围绕水彩画核心主题,妥善处理其一般特性与民族特性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的呈现中国水彩画的民族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靳潇.中国水彩画的“民族化”进程及趋势[J].韶关学院学报,2020,41(07):100-104.
[2]田野.黑龙江省水彩画当代艺术特征[J].戏剧之家,2020(08):114.
[3]张帝.中国当代水彩画民族化与现状探究[J].大众文艺,2020(01):115-116.
[4]王绍波,亓文平.中国早期水彩画民族化探究——以静物画题材为例[J].艺术百家,2019,35(02):15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