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隆回县教师进修学校
闲暇时拜读经典《四书五经》,果然收获颇丰。它们是我国儒学文化的经典,是古代学子的必修课,是中国文化的根源,是丰盛的精神国宝。
一、半部《论语》治天下 细读《大学》修品行
北宋时期的赵普曾经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它道出了《论语》与治天下的密切关系。《论语》提出了道德治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主张以民为本:“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讲求科学、孔子主张“复古”、主张“仁爱”、主张“有为而治”、 渴望“天下昌明” ,所以《论语》才能位列四书之中,并不断的影响着后来之人。
读《大学》修品行:开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出君子就要弘扬美德、弃旧图新。《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君子对待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对待自我修养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庄重开朗;积极追求。又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告诉我们对于各种各样的人,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应当承担什么,明确什么才是正确的追求,《大学》它如一面警钟,时刻提醒着中国的知识分子克己复礼,弘德明义,礼义廉耻,家国天下,时时反省,革旧图新。
二、咀嚼《诗经》体人生 一部《尚书》读历史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集,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我们常用的许多成语和俗语都出自《诗经》,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信誓旦旦”;“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等。这些优美的语句流传了几千年。《诗经》大量的运用了排比和暗喻。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诗经》还是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它记录了人民对家人思恋;对劳动的歌颂;对爱情的渴望;对亲人的思念;对战争的无奈;对美好的向往;对伟人的歌颂;对压迫的反抗;对正义的追求。读《诗经》可以让我们的心灵纯净、教我们做人处事。咀嚼书中宁静,体会百味人生。
《尚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历史文集,是夏、商、周三代政府公文的汇集、记录了当时的历史大事记、政治新闻等。记载了许多的典故、战争场景,最可贵的记载了西周的许多重要历史资料,成为了可靠的第一手文献资料,足见该书的文史价值。许倬云先生说:“要了解西周文化,必须读《尚书》,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也必须读《尚书》”。如《洪范》篇,记录了箕子对周武王讲述的治国方略,要求君主做到完人,态度要谦恭,言语要正确,眼光要明亮,听觉要灵敏,思想要睿智,中正不邪曲,刚强能立事,柔和能治理。阅读历史,特别是往细处读历史,可以让人更好理解当今我们所看到的社会现象。然后能让人抓住事物发展的本质。
三、广大《周易》包万象 最喜《学记》启心灵
《周易》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触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算术,世间万物皆可援易以为说。《周易》中的许多哲学思想给我颇多启迪,譬如:“满招损,谦受易”、“过刚则折、以柔济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启迪人们要不断地前进。不为小利而放弃远大志向。要象天一样刚强劲健,持之以恒,以身作则,德行宽厚,天道的规律即我们的人生指南。天地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是基于天地人一体的宇宙观。阴阳的变化形成了宇宙万物。因此,古人从不脱离天地来谈人事,也不撇开人事来单独谈天地,,读《周易》,懂《周易》,用《周易》,将会提高我们的精神层面,启发我们正确地做人做事。
最喜《礼记》中的《学记》,主要讲述了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等,其中有许多教育经典语句:如“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即其一教育教学要禁于未发、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老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心态;其二教育教学要当其可,意思是掌握教育机会、把握学习的最佳时机,其三是不陵节而施,教学生时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循序渐进,其四是相观而善,学生之间要互相帮助,共同学习。这些先人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效仿。
四、深奥《中庸》应万变 绝笔《春秋》叙沧桑
“中庸之道”的“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中”是圆,“庸”是方,“中庸”是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锋芒太露容易招忌及受害。“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就是一种“中庸之道”。中庸讲究“和”。面对过失,不埋怨别人,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是一种大智慧,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春秋左传》这本书记叙了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各重要历史事件,道破诸侯争霸,写尽沧桑历史,推究天地之本,入德之门,透桥风云战事,彰显圣人之礼,探求民生之基。凝聚诸子风流,体悟世事变幻,有言道,“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力,斯为大备”。各国互相争战,但不失礼信德行,各诸侯成为霸主,但他们时刻不忘修身,修行,修德。
《春秋左传》中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道理,在为人处事时发挥用处。如《晏婴叔向论齐晋季世》便写出了不用贤者的后果,一心贪图享受,再多的财力也会枯竭的道理。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不愧是一部杰出的编年史著作。
五、结语: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人生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让我们读经典书籍、品百味人生、做智慧教育。
文章标注: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2019年度重点研究课题:“隆回县农村中小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策略研究”(XJKX19A13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邱双娟,(1980—),女,湖南隆回县人,湖南隆回县进修学校教师,高级教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