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昭苏县洪纳海镇草原站 835600
摘要:草原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类型,草原的日常管理中除了要完善相关管理措施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于草原地区蝗虫鼠害的防治处理,提升草原管理质量,促进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以及保护水平的提升。草原蝗虫鼠害的分布情况与草原地区的实际生态环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人们的日常活动以及自然环境变化,同样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草原管理工作中需要明确认识到此类问题,并通过人为活动的方式,抑制蝗虫鼠害情况的发生,稳定草原地区的生态平衡,促进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建设。
关键词:草原;蝗虫;鼠害;防治;生态环境
众所周知,草原环境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牧区草原制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农牧民的畜牧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受到连年干旱以及降水量降低情况的影响,导致草原地区草场退化情况在不断加剧,草场的退化会促使蝗虫鼠害等自然灾害的发病率增加。统计表明,每年蝗虫鼠害的危害会导致天然草场的种草量下降20%甚至更高,对于畜牧业产生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加强对于草原地区蝗虫鼠害的防治是需要及时进行重视以及处理的。
1草原蝗虫鼠害的分布
草原蝗虫鼠害属于植食类动物,此类动物的食性会根据其生活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草场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蝗虫鼠类的实际灾害发生情况与种植地区的植被分布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会受到气候环境、植被类型以及地形状况等影响,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类。
低山丘陵地带地区的海拔基本在600-1100米左右,此类地区的山地植物主要为蒿子、角果蔡、叉毛蓬等半灌木类植株组成,此类地区的鼠害类型主要为鼹形田鼠、小家鼠,蝗虫类型主要为小米纹蝗、伪星翅蝗、红胫戟纹蝗[1]。
如海拔上升到1200-1600米之间的山地荒漠草原,常见的植被类型主要为旱生多年禾草或者半灌木类植物,常见的鼠害类型主要为狭颅田鼠、兔尾鼠、鼹形田鼠,常见的蝗虫类型主要为意大利蝗、小车蝗[2]。
山地、干草原、甸草原以及高寒草甸等地区的植被较其他地区相比更为复杂,相应的蝗虫鼠害类型也比较多,其中较为常见的鼠害类型主要为草原兔尾鼠、狭颅田鼠。常见的蝗虫类型主要为西伯利亚蝗、草地蝗、宽须蚁蝗。
北部地区的平原荒漠或者沙漠地区的植被主要以疏林草地类、暖性灌草丛类和低平地草甸为主,而此类草原地区的鼠害类型主要为灰仓鼠、根田鼠、小家鼠,蝗虫害类型主要为尖翅蝗、旋跳蝗、亚洲飞蝗,沙漠地区的鼠害类型主要为红尾沙鼠、五趾跳鼠、大沙鼠,蝗虫类型主要为沙漠蝗[3]。
2治理草原蝗虫鼠害的策略
(1)抓好蝗虫鼠害防治工作
不同地区需要根据该地区的实际蝗虫鼠害发生情况来成立专门的蝗虫鼠害防控小组,由该小组负责全面对该地区蝗虫鼠害的发生情况进行监督,并根据实际病害状况来进行治理方案的制定以及实施,各个乡镇以及草场均需要严格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通过各类应急预案预案的布置以及启用,实现对于蝗虫鼠害的防治处理,同时需要根据实际蝗虫鼠害防治工作来进行相应农药药械的调配以及调运,及时进行各项蝗虫鼠害防治工作的开展,保障防治工作的有序进行。
(2)改变蝗鼠害的发生环境
草原是一个非常大的生态系统规模,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如存在人们活动或者经营不当、过度放牧等情况,将会对该地区的生态平衡性产生影响,导致出现草场烂根大面积水土流失情况,对于草场自身的恢复能力也会产生阻碍,导致出现蝗虫鼠害成灾等情况。如未及时进行处理,将会导致草场的进一步退化,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面临的将是整体草原生态系统的崩溃。因此加强对于草原地区牧区的合理划分,明确各牧区的实际放牧要求,加强对于草原的管理以及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对现有的草原蝗虫鼠害发生的生态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消除适宜蝗虫鼠害生长的环境因素,从根本上降低蝗虫鼠害情况的发生。
(3)减少化学防治面积
由于传统农业放牧中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对于环保意识也并不强,存在大量使用化学药物等情况,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各类无公害食品以及生物防治措施的应用也在不断推广,在实际草原蝗虫鼠害处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化学防治措施的控制,以求能够达到逐年减少化学药物使用的情况,通过生物防治措施的实施,能够对整体防治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需要加强对于养鸡养鸭灭蝗、绿僵菌治蝗、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治蝗和C型肉毒素灭鼠、鹰架鹰墩灭鼠等各项生物防治措施的应用以及推广,通过低成本高效果的方式,实现对于草原地区蝗虫鼠害的防治,同时能够加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4]。
(4)开展草原治蝗灭鼠科研工作
在实际草原蝗虫鼠害治理方面,需要加强各项科学研究的投入,及时对各地区蝗虫鼠害的发生期、发生量进行报被,对相关防治方案进行适当的调解,积极进行相关防治研究项目工作的推动,提升整体草原地区蝗虫鼠害的防治效果。
(5)建设草原综合治理示范基地
需要加强对于蝗虫鼠害发生地区的管理重视,以尽可能降低蝗虫鼠害情况存在导致的草原损失,可以通过低容量喷雾的形式来进行防治,常用的主要为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可以通过交错喷药的方式来实现对于草原地区蝗虫鼠害的防治。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示范基地建立的方式来促进各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农业防治的推广,帮助更多的牧民认识到防蝗虫鼠害防治的重要性,立足于整体生态保护基础上来推动各项农牧业发展。
结束语
综上可知,草原地区蝗虫鼠害情况的发生与其实际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实际防治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加强领导带动作用,加大防治投入来实现经济有效的蝗虫鼠害防治,促进草原地区农牧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潘永华.草原蝗虫鼠害的发生及其治理策略[J].养殖与饲料,2020(03):126-127.
[2]王晓红.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J].畜禽业,2019,030(008):47-47.
[3]草原蝗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畜牧业环境,2020(1):35-35.
[4]文俊,杨光维,乃比江.草原地下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20,v.41(0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