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武晓娟

陕西丰宇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提升乡村的面貌,而且也要注重发展乡村经济,打造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在新时代,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需要加强农村建设,振兴乡村,使得乡村发展能够与新时代不脱轨。因此,本文以西北区域典型的传统自然村落为例,首先提出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提升村落生活环境的策略和改造整治的措施。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引言: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想要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根据当地农村的特色发展农村产业,带动农村就业,让老百姓都富裕起来;其次要改善农村面貌,村与村之间要通公路,将土房改造成瓦房,做好垃圾分类,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格局。

下面以西北区域典型的传统自然村落新农村建设为例,以主体内容的现状问题为背景,全面提升村落发展为目标,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乡村建设提供借鉴,从而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

一、研究区域

位于西北区域典型的传统自然村落,基本解决贫困与温饱问题,迫切需要改进整治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和村落的景观环境,借助村落已有的人文资源,发展为旅游带动产业的美丽乡村。

农地保护是乡村规划最重要的原则,农宅的更新应该注重环保及公共设施的兴建,在不改变乡村聚落纹理、邻里关系、人文特色的原则下,透过设计手段原地修建,就地安置。农宅的设计不应标新立异、不应大面积拆除重建,不应将居民移离他们世代祖居所在。乡村建筑的设计应透过与土地、人文对话的设计流程,将创意、当代审美、现代化的机能,融入到受时间、人文、地域文化所影响的建筑风格中。所创造的住宅设计,将具备新旧夹杂、多样性、与自然条件融合的特点,因此更加适合人居。

二.主体内容的现状问题综述

1.村落总体规划现状

建筑品质一般,形式及分布凌乱,其中有部分为土坯建筑,甚至为危房。行道树数量少,路边杂草、堆砌物较多,景观性不足。街道主次混乱无秩序。

2.村落民居建筑现状

村落发展缓慢,建筑建设年代不一,造成沿村干道建筑立面延续性差。宅基无序,造成民居建筑形式多样。

3.生活基础设施

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缺乏良好的交往空间。建筑形式不够显著,规模小,缺乏仪式性的空间序列。公共空间简陋,缺乏良好的场所精神及生活气息。

4.环境景观

行道树数量少,路边杂草、废弃堆砌物较多,景观性不足。

5.人文资源及产业资源

村落有良好的人文资源底蕴,由于保护意识薄弱,造成纪念性建筑废弃。对于产业资源没有良好的推广等。

三.村落生活环境提升策略

树立村落空间要素,通过改造提升,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那么,如何通过环境改造提升增强村庄居民归属感和自豪感?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不仅是打造美丽乡村的基本条件,也是提升村落居民自我归属感的有效途径,通过村落生活环境的改造提升和村落历史文化的提炼,根据当地发展情况,满足“四美”建设要求(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能够增强居民地域归属感和文化自豪感,引导居民自觉自愿的参与到改造村落的实践中。下面将针对“四美”建设要求,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进行阐述:

第一、大力挖掘乡村自身的发展优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乡村振兴的规划中,要重视对综合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打造出特色文化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如:农家院、垂钓园或者采摘园等,以乡村旅游来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出一批精品山村旅游点,建成主题式旅游区。第二、合理规划和布局乡村,以中心村为建设重点,将县城、中心镇和一般乡镇合理进行规划和结合,要保证梯次合理、互相连接、重点突出的村庄布局规划体系。第三、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的标签,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食物健康,绿色食品能够提升人们的好感度,通过将农产品生产透明化,再加上专业机构的认证,能够打响绿色品牌,这将会有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第四、通过建设和规范新社区,加强对农村医保体系的覆盖率,实现城乡社区服务的一体化,为农民提供安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总之,通过深化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 “美丽乡村建设万村示范行动”的实施,全面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提高乡村绿化覆盖面,提升村容村貌,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四.改造整治的措施

1. 村落整体规划

对于村落主街道的改造增强邻里交往,满足现在新农村对于现代生活的需求。

2.村落民居建筑改造

基于保护建筑形式,尊重村民生活需求的基础上统一建筑立面形式、材质、色彩以及庭院环境的整治。保留早期的土坯老房舍,进行修缮保护,延续传承建筑形式及生活的回忆。

3.庭院环境优化

从理解农宅的空间分布及村民的生活习惯入手,考虑村民的行为模式,着重顺应村落的场所精神,通过改善道路,排水,铺装,绿化来进一步完善邻里空间和庭院环境,提升村民的生活环境。

4.宅间道路改良

对于宅间道路:利用当地的石板、石头、鹅卵石等铺设宅间道路,保证一定的透水。塑造与当地风格相符的景观小道路。

  1. 生活场景重现

主要体现在村落公共空间,包括人文资源也是在这些空间体现出来的。

(1)虽然,如今的农村生活现代化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生活的烙印,这些都是老辈人的生活场景,我们可以用纪念的方式将其传承与延续。也许,没有了回忆,他们的生活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我们在做村落整治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小时候的场景重现,可以布置在村口、宅前空地、村落小路、农宅院、谷垛旁 ...以各个村落的人文资源入手,体现纪念性建筑或者空间的重要性,从而丰富农村人们的生活气氛,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水平。

(2)村民广场:结合村部,商业及篮球场共同布置中心广场,作为村民主要的休闲活动集散场地;设计健身空间、篮球场地、停留空间、儿童活动场地等;以人为本,配合空间划分,设置相应的小品,创造一个舒适安逸的空间;增加辅助功能,针对村民广场的性质,增加生态停车位和组团绿化,提高整体环境的实用性。

(3)进行村口形象设计和乡道景观设计来宣传与提高村落的知名度与形象。

6.院落小品意向

以就地取材为主,塑造原生态的村落环境,展现乡村生活的真实场景;重现本土农耕场面,展示当地本土文化,回归自然纯朴的原生态生活。

7.环境景观整治

村落的给排水,路灯等方面进行因地适宜的规划。

总结:

充分利用地域性及场所的性质,实现自然、人文、居住的完美结合,把人们生活空间引入灵性的自然景观之中,诠释现代人对本土人文居住文化的理解。摒弃城市规划建设的手法,避免侵蚀乡村,让乡村失去它们应有的味道,保护村子的历史风貌。以庭院风景绿植、菜园围合出趣意盎然的院前活动空间,并且以顺应村民生活需求的设计原则,进行院前部分铺装。为住户提供优化融洽邻里关系的场所,以展现农村生活场景为主要元素,结合农宅与庭院景观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重视人文、生态、乡村资源,拒绝兴建城市的设计方式,保护与传承村庄自然肌理、历史文化传统、村民生产生活习惯、乡村建筑的形式、建造方式,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创造融合自然景观与地方特色的乡村环境。

可以想象,未来,生活的记忆和优美的村落环境将与美丽乡村融为一体,村民在这里诗意栖居,人在屋中,屋在村中,村在景中,又自成景!

参考文献:

  • [1]高莉花. 陇东窑洞民居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N]. 陇东报,2020-11-13(003).

  • [2].涂岭镇美丽乡村建设[J].福建农业科技,2020(10):72.

  • [3]昌平. 建设美丽乡村 生态美才叫美[N]. 昌吉日报(汉),2020-10-2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