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管道连接技术及施工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9
/ 2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管道连接技术及施工要点分析

王沙沙

13040419881020****

摘要:众所周知,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管道的施工作业影响到日常的生活,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基础功能的高低。一旦建筑缺少­较为完善的给排水管道,必然会影响到广大用户的水资源供应和运用,难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大量的废水、雨水等排出到­室外。与此同时,面对降水量太大的情况,其周边将产生严重的洪涝灾害情况,带给广大民众的生活很大的不良影响,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对广大民众的生命安全形成一定的危害。所以,合理利用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可谓至关重要。为此,系统­思考和分析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管道连接技术及施工要点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管道连接技术;施工要点

1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节水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1.1给排水配件设计合理性不足

­建筑给排水系统需要配备大量配件,如果配件选型方案­不符合技术要求和设计标准,将导致各种问题,也将导致水­资源的浪费。此外,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的零件和管道使用­寿命短。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阀门老化和损坏等­问题,从而导致系统泄漏。即使在系统中使用了相应的节水­设施,也很难达到理想的节水效果。具体来说,在选择某些­阀门和管道配件时会出现问题,这会导致管道配件的连接过­紧或过松,或者管道配件可承受的压力范围无法满足系统的­实际压力。

­1.2渗漏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通过工程实践,发现渗漏问题是给水排水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存在也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制度渗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没有详细调查项目的相关条件在设计工作开始前,­没有布局规划供水和排水设备和管道,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成立导致偏差引起的设计和泄漏问题。­

(2)管道界面处理工艺不符合设计标准。在施工过程­中,管件和管道损坏或连接不良,导致泄漏问题。

­(3)管件本身不具有良好的耐压性和耐腐蚀性。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由于环境的腐蚀和水资源的浪费,经常造­成泄漏问题。

­1.3卫生器具引起的水资源浪费问题­

卫生器具作为清洁卫生的重要设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卫生器具­的选择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选择坚固耐用的,还要选择美­观方便的。同时,不合理的选择卫生器具也会带来--定的水­资源浪费。在一些建设项目中,为了降低工程成本,施工单­位往往选择价格较低的卫生器具,忽视了卫生器具本身的节水性能,造成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此外,过度追求卫生器­具的成本控制,也会影响排水系统的排水功能,造成不必要­的问题。

­1.4热水循环系统中水资源浪费情况

­对于酒店、酒店等需要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建筑,由于­在同一过程中热水循环管道的布置不合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主管道和立管的循环效果,造成“死水区”。看来,­“死水区”的水温往往很低。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为了获得­相应使用温度的热水,需要释放管道中的冷水,造成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2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

­2.1选用节水的生活用水器材­

在施工中,办公、生活用水也必须注重节水节能,特别­是在生活用水器材的选择上,必须选用节水节能用水器材。­如:在水龙头采购材料时应首选瓷芯节水龙头和充气水龙­头来代替普通水龙头。实验证明在水压相同的条件下,节水­龙头比普通水龙头有着更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大部分在­20% ~ 30%之间。建筑现场办公用水场所一般均在一楼,­一楼自来水静压很高。而在静压越高的地方,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越大,节水龙头水流量小,所以节水龙头的节水量也越­大。加之用水人员节水意识较差,因此,在办公生活用水中­必须安装使用节水龙头,以减少水资源浪费。采购大便器时,应采用小容积两档冲洗水箱。两档冲洗水箱在冲洗小便时,­冲水量为3L(或更少)。采购小便器时采用延时自闭式水­龙头和光电控制式水龙头的小便器,可避免长流水现象,并­且出水时间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达到节水节能目的。

­2.2提高施工质量

­在临水施工质量方面,首先在施工之前编制详细的临水­施工方案,选择供水设备放置地点,避免二次移动。编制水­力计算书,选择设备、材料、阀门及配件型号、管道的敷设­方式、位置等。其次在施工中,虽然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对­监时设施质量要求不严格,但是,施工方不能因为是临时设­施,就降低施工质量,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发生渗水、漏­水或者水流阻力过大的问题。

­2.3使用新工艺、新方法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

­目前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还是使用传统­的施工工艺,传统的施工方法、工艺,不仅满足不了施工­质量,而且耗能高、成本高,达不到节能环保施工要求。­所以施工单位要敢于创新、发明,敢于使用新工艺、新方­法,大力推广节水节能施工的新工艺、新方法。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临水管道设置更多的水表,保证每趟支管­的用水量可以精确地控制。还可以设置一个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通过道路和建筑周围设置雨水收水口,经现场雨水­管网汇集并沉淀后排至蓄水池,采用加压泵将雨水提升至­地上用于混凝土养护、砌块浇水、抹灰面湿润、现场绿化­以及车辆冲洗。­项目部应该有效的利用雨水、废水回收利用技术,安装­回水系统,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如将再生水收集后进行浇­花、渗砖、洗车等。洗车水经过二次沉淀后还可再利用等节­水技术。安装工程后期进行管道严密性试验时也需要大量水­资源,完成试验后一般情况下将水全部排掉,造成很大浪费。­特别是大型管道试验,一次试验用水量大约几十吨到几百吨,­甚至上千吨,所以我们在管道严密性试验时,尽可能采用气­密性试验,或者对实验用水进行重复利用。例如,在对喷淋­管道进行实验时,我们可以从楼层最高层开始试验,试验完­成后再将本层管道与下层管道连接,将本层的水排至下层管­道中去,然后进行下层管道严密性试验;这样既节省了水­资源,还省去了将水从地面送至试验层的工序用电。

2.4对热水循环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为了避免在热水循环系统中出现“死区”,设计者需要.­结合水力学的相关理论对给水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计算。技­术条件允许的机组还应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实现热水循环系­统的可视化。例如,目前广泛使用的BIM技术不仅可以建立­给排水系统模型,还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设计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对热水循环系统进行设计,模拟热水循环系­统的工作状态,确定“死水区”的具体位置。此外,为了确­保热水可以良好的血液循环状态,有必要对技术人员搞好循­环水泵的选择,以确保泵的流量,满足实际系统的设计需求。

3排水管道安装施工的难点分析

­首先,为了提高建筑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在排水塑料­管的连接过程中,应以相关设计方案为主要参考,并将相关­伸缩缝安装到合适的位置。此外,在建设排水水平干管及相­关干管的管道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孔型试验,确保孔型­半径至少为排水管道直径的三分之二。其次,在各垂直管线­的位置安装相应的检查口,确保其与地面的距离超过1.5m,达到一层分隔的效果。确保检验口的科学合理设计方向,为­后续检验维修工作做好准备。最后,在进行排水管道的安装­工作时,应确保所用管道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材料的要求,­并做好管道内部的清理工作,避免出现杂物和垃圾。避免出­现漏水和堵塞现象。同时,在连接过程中要有一个合适的坡­度。为了避免管道内产生相关的杂物和沙子,从房屋伸出的相应通风管道应进行密封。除此之外,假如建筑排水工程当­中的管道施工使用了UPVC 塑料材质的情况下,则应该制定­出科学、可行的保护方案,使得相应的外壁面免受到损坏影­响。例如,当埋设相关排水管道至某个部位的时候,便应该­运用塑料布科学缠绕相应的管道外壁,以便使相关管道材料­质量与耐久性达到有关标准要求。

­4在施工结束后对管道进行检测­

在完成了给排水管道施工工程后,要随时对管道功能性­进行测试。对于压力管道,必须要开展分区水压试验,产生­系统之后再开展试压工作,从而测试管道的渗漏现象。管道­检测工作关系到水压和气压方面的操作,所以必须做好防护­工作,严格遵循流程和规范。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如果需要开展压力管道水压、闭水试验,则要做好防冻的工作。尽­量采取三种以上的管道材料,针对不同的管材进行试验。在­开展了给排水施工试验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发现渗漏的地方,­这项工作非常重要。若渗漏问题是因为管道质量所导致,则­需要更换管道。若渗漏问题是因为施工操作失误所导致的,­则需要及时采取施工对策,完成修补工作。­

5结语

­从此次论文的阐述和分析当中,可以获知,系统分析与­思考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管道连接技术及施工要点显得尤­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施价值。本文通过介绍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管道工程,说明了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管­道连接技术,分析了建筑给排水管道连接施工的要点:给水­管道安装施工的重点说明、排水管道安装施工的难点分析。­希望此次研究与分析的内容和结果,能够得到有关建筑给排­水管道连接施工技术工作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并且从中获取­到相应的启发和帮助,以便增强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管道连接­技术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梅.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管道连接技术及施工要点[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8):211-212.

[2]李锋.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管道连接技术及施工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187+189.

[3]朱铭.房屋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215.

[4]李银.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管道连接技术及施工要点分析[J].智能城市,2018,4(1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