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互聘共用助力“三教”改革——以开封大学机械专业现代学徒制订单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9
/ 2

校企互聘共用助力“三教”改革—— 以开封大学机械 专业现代学徒制订单班为例

付志丹

永嘉县第三职业学校 325012


摘要:文章以开封大学机械专业现代学徒制泵阀班为例,阐述了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的必要性、分析了中职院校“三教”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基于现代学校制的三教改革。

关键字:现代学徒制;“三教”改革

现代学徒制是新时期中高职院校的重要人才培育模式,通过合作办学、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和双主体育人等方式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为社会培养一批批技艺精湛的国际化、技能型、专业化人才,以满足现代产业的迫切需求。

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是目前提高职业院校教学水平和改善培养人的的质量和素质的重要方法。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师、教法和教材的改革。本文以开封大学机械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例,详细探讨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三教”改革的方法。

一、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能够将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而且能有效地将行业需求与专业设置对接,以全面提升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构建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新机制,使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更贴近市场。建立泵阀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企业和学校合作培养人才。对学生来说,即得到学校的教育,又得到企业的实践锻炼,能有效地培训社会急需人才,虽然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也是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学校也进一步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也是学校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新机遇、新挑战。

二、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三教”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实战能力不足

多数职业院校存在专任教师的严重短缺,因此每位老师的工作量极其大。而且往往存在少数老师教学之余还必须兼任行政事务的现象。加上不定期有各种会议,这种种都导致了教师缺乏时间研究教学方法以及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实战能力。另外,多数职业院校都存在师资队伍年龄结构的问题,实战能力强,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较少,特别是许多年轻教师十分缺乏教学经验,因此所谓的教学团队也是名存实亡。再者,双师型教师对于各个职业院校而言都是极度缺乏。由于学校扩招,教师数量不足,不得不招聘年轻教师。许多年轻教师都是刚从高校毕业的,没有实战经验,马上就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教学经验极其缺乏,尤其是实训实验课,动手能力不足。而引进高层次人才、经验丰富的企业高工极其困难。这都体现了三教改革中教师问题的严峻性。

2.年轻教师培养方式不合理

中职院校对新入职的教师都会安排岗前培训以及综合能力、职业素养的培训。然而,多数培训都是走马观花,形式主义,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多数情况下培养方式没法做到因材施教,缺乏针对性,科学性。这种培养方式虽然在年轻教师职业生涯前期的一小段时间内能起到一些作用。但是对于一个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来说成效甚微。而且这些培训往往很零散,不科学,没有延续性,年轻教师学了之后,很快就遗忘了。这种不合理的培养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占用资源,毫无意义。

3.教材问题

质量高、专业性强、针对性好的教材极其缺乏。主要原因包含:首先是泵阀行业的标准和规范不统一,教学标准和要求不统一,规划教材建设周期长。许多不良出版社,为了自身利益,对教材的出版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只要有钱赚就出版,根本不会在意教材的质量。这导致了教材虽多,但是真正质量高,适合的专业教材极少,教师很难选到合适的教材。其次中职院校教师编写教材过程中很少会咨询企业师傅,这往往会使教材不能理论结合实际,与实际情况脱节。教材内容往往是你抄我我抄你,换汤不换药。

4.教法问题

许多教师的教法往往单一而枯燥无味,只是自己讲自己的内容,完全不能将教与学结合,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没办法接受新的知识。而且课程理论知识较多、实训实验安排较少,即使有实践内容也都是应付,专业性不强且不能真正与实际企业的内容挂钩。另外,很多教师对课堂的把控不佳,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手段单一,古板。内容不切实际,方法老旧,导致学生不爱听课甚至旷课。

三、中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中职院校来说一直都是三教改革的重点。多数院校对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也是很大,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很理想。

1.专任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很多职业院校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都有要求专任教师下企业。然而多数老师都是应付了事,流于形式。这导致了中职院校的专任教师严重缺乏实战能力,动手能力差。

2.学校外聘的企业师傅教学质量一般

多数中职院校对各个系部都有要求必须请企业师傅参与教学。然而,企业师傅动手能力虽强,却没有教学经验,而且责任感差,对教学质量没有要求。

3.教师下企业难

对很多教师而言下企业锻炼是很困难的。第一是教学任务重,还有很多行政事务,没有多余的时间下企业锻炼。第二是企业往往不愿接收学校教师下企业,因为,教师下企业不仅不能给企业增加收入,企业还要专门给老师配一个师傅,给企业带来了负面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增加了员工的负担。第三是即使企业接收老师了,也不愿将核心知识传授给老师。第四是老师长期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突然下企业,对周围环境不适应,对企业的人员不熟悉,而且从教师突然变成了学生,难免有些不适应,不喜欢去企业。第五是很多老师怕下企业,自己实践能力弱,师傅问起来不知道,会丢面子。

四、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三教”改革

1.校企互聘共用培养“双师型”队伍

学院聘请公司技能大师兼任本专业带头人,发挥“大师工作室”和企业专家培养专业骨干教师的作用,为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培训提供条件。学院派教师分别在合作企业开展下厂锻炼,培养成为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学校聘请超达阀门公司的员工为学徒制试点专业兼职教师,企业则聘请我系教师给生产经营提供建议。目前,我校泵阀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两种方式相结合,已初步培养了一批具有新理念、宽视野、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校内专任教师;企业也通过积极选拔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师傅和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共同承担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工作,让学生真正感受企业文化与生产一线新技术。

2.校企合作开展专业与教材建设

学院聘请合作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承担实训教学任务,参与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推动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要求。校企合作制定2016级现代学徒制(超达班)人才培养方案,并修订了多门相关核心课程和工学交替生产实习、职业技能鉴定、毕业顶岗实习等集中性实训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核心课程教材、线上资源建设成果、实训案例项目设计指导书等。

3.发挥企业课堂优势推进教法改革

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教学内容陈旧、呈现方式单调、缺乏教学设计意识、师生互动少、评价方式不够科学等。随着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更新,教法改革迫在眉睫。在企业课堂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大师工作室”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五、 结论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和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教育部“三教”改革总结为:“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实处是教材”,打造结构化团队、模块化课程、活页式教材和机械金课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冬梅.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

实践,2015(30):31-32.

[2]喻德华.现代学徒制下的校企互培互聘共用师资队伍建设初探[J].

课程教育研究,2017(4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