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50081
摘要:水在社会发展中极为关键,是生态之基、生产之要,也是生命之源,是保证我国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影响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故而需要重视对水利信息化的推进,全面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使之与时俱进,健全现代化水利管理体系,从而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水利工程的作用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水利现代化;对策
前言:近年来,中国水利行业蓬勃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正在逐步增加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调整投资结构比例。水利工程资金来源形成了“社会投资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格局。在这种环境下,许多水利管理单位意识到提高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引入水利工程中,不仅可以共享信息、存储数据、优化资源配置、及时传输数据,而且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更加科学有效地决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达到工程智能化、自动化管理的目的,从而提高水利工程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
1水利信息化建设在工作进程中的优势
1.1实时跟进建设过程
水利信息化建设能够通过具体的科学技术对建设过程中的工作内容进行具体跟踪化的监视和监测,在具体的工作进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对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实时的跟进分析和检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同时还能够优化工作结构,协调各部门人员供给,实时的跟进整个建设过程,在促进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2帮助实现水利现代化
水利信息化发展是帮助实现水利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水利现代化发展来说,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状况,其主要体现在防控洪涝灾害以及尽可能的减少水质污染,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的水源等方面;同时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稳定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而对于信息化技术,就是实现以上内容的重中之重,只有通过科学的数据处理与资源分析,建立起科学有序的管控机制才能够促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
2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促进现代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2.1遥感技术的应用
现阶段,产量估算与虫害预测等多个领域都广泛运用了遥感技术,获得了显著的成就。将遥感技术运用在水利工程管理中,能够促进水利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GIS系统是除遥感技术外,另一个被广泛应用在水利工程的信息化技术。通过GIS与遥感技术的结合运用,能够准确指导防灾抗灾工作的开展。另外,遥感技术应用在水土流失过程中,可以对水土流失地区的空间分布与腐蚀因子等情况进行有效监测,是分析侵蚀类型与分布规律的有效手段。
2.2大坝碾压质量控制
传统的大坝碾压质量控制完全是人为控制,口头给作业司机讲述碾压遍数速度振动等要求,无法精确控制,管理粗放,不确定性大,易造成质量偏差埋下隐患。水库大坝"碾压质量可视化监控系统"运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结合物联网传感技术、高精度厘米级差分定位技术以4G通信方式实时将作业数据传输到云平台,同时将碾压施工过程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以图形动画方式呈现,方便相关人员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方式实时查看,避免了传统大坝填筑碾压质量人为控制的不足和缺陷,并且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支持远程异地办公。支持不同的系统权限,在权限范围内,能够方便共享分发所需资料。大坝碾压施工质量监控系统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以及达成施工目标提供有效监控和帮助。系统具有“远程施工质量管理”和“现场施工实时纠偏”功能。对坝面碾压的压实过程、坝面材料生产工艺、运输过程、摊铺工艺、压实工艺的大量关键信息进行系统化的采集、传输、分析、纠偏,持久化的储存、可视化的展现,可以极大地帮助管理者强化对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掌控。
2.3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虽然基于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有效分析与处理,但由于海量数据中的大部分其实是无用数据,而有价值的数据通常只占一小部分,因此在开展数据分析与处理工作前应先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建模,并找到数据之间的准确规律,然后再利用数据网来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在数据模型的构建中,需先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找出其特征点,再应用数学统一归纳思想对数据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再利用抽象处理概念来综合处理数据。在处理数据时,还应对数据蕴藏的价值进行充分考虑,有效协调好各类数据信息,站在全局角度上来关注数据特点。对于大数据而言,一些计算过程与算法往往无法全部转换,还有一些函数无法被嵌入到数据库当中,对此通常需要先将数据从定义函数中有效提取出来,然后再利用相关分析工具和软件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施工现场实施监控和影像存储,大坝建成后,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档案长期保存,可形成施工过程数字档案。
2.4拌合智慧管控系统
运用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拌合智慧系统,可以实时采集与传输相关数据,自云端服务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展现在网页上,既有利于日后追溯生产情况,还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历史查询。同时,该系统具有分析预警机制,能为现场管理人员随时传递报警信息。另外,通过分类汇总生产数据形成的报表与小结,能够得到生产混合料的各项关键指标。
2.5建立信息模型
在实施信息化管理时,应构建四个部分,涉及到项目管理、实时监测、水资源管理以及数据管理模块。利用数据管理模块,可以有效收集与管理水利工程中的相关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将信息输出为能够被施工人员理解的形式,从而为管理人员开展管理工作提供支持。而资源管理和实时监测就能够保证对水利工程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及能够及时的发现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项目管理模块,它是能够对水利工程的进度、资金和施工计划,以及最终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的管理,以此来保证水利工程的最终质量。在水利工程中,运用采集到的数据,可通过社会数据、环境数据以及GIS系统实施建模。GIS系统独有的模拟化、可视化以及三维化能够准确获取工程的地理信息与开展位置。环境数据的获取一般运用DPS系统或RS系统来实现,能够有效收集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数据。地理数据与社会数据环境对比,前者更为准确,这是因素社会数据在收集的过程中,只是运用走访的形式开展工作。
3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3.1智能化
网络是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其中存储了大量与水利业务相关的数据,为水利工程管理提供了便利。水资源监测过程应用信息网络,使得水灌溉信息可以智能分配,即设备可以根据水资源使用方案,通过输入相关指令,智能传输信息;对于大型灌溉区,智能监控系统有利于水利工程采用更有效的控制方案。
3.2安全性
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了全面掌握建设情况,有必要进行全面监控,信息化监控系统不仅可以实时监控,还可以宏观控制灌溉区的情况,及时发现风险问题并及时反馈,为管理者提供指导。自然洪水导致水电站巨大的经济损失,不仅损坏信息设备,还造成人员伤亡。信息化网络监控系统的应用可以将水资源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有助于指导灌溉区,供水利用,节约水资源,更安全、更方便。
结语:
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化是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效环节。水利信息化建设是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收集、传输、存储、加工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处理的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建成.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探索[J].风景名胜,2019(09):146.
[2]孟宪龙.关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的措施探索[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9(07):95-96.
[3]魏细华.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探索[J].四川水泥,2019(06):196.
[4]单瑜清,王慧敏.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8(0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