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胸部创伤患者使用呼吸训练器的指导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胸部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及其住院期间使用呼吸训练器的指导过程。 结果 63例患者均能正确掌握呼吸训练器的使用方法,坚持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呼吸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科学、系统地指导胸部创伤患者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能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和改善肺功能。
【关键词】 胸部创伤;呼吸功能锻炼;呼吸训练器;健康指导
胸部创伤后由于胸部骨折、肺挫伤、气胸、血胸以及气管分泌物增加等因素容易导致肺萎陷、阻塞性肺不张、肺部感染、甚至ARDS等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肺功能。深吸气可使胸廓扩张,肺部充分膨胀,防止肺泡萎缩塌陷,预防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发生[1]。呼吸训练器是一种能同时进行吸气阻力训练和呼气阻力训练的肺肌锻炼工具[2],与传统呼吸功能锻炼方法相比,其具有明确量化标准和直观视觉反馈的显著优点。为使患者能正确使用呼吸训练器,预防肺部并发症和改善肺功能,我科于2020年6~12月对63例胸部创伤患者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的过程全程跟进,进行科学、系统的健康指导,使本组患者均能熟练掌握呼吸训练器的锻炼方法,并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健康指导方法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3例,年龄21~75岁,其中男41例,女22例;伤情包括:肋骨骨折31例,肺挫伤43例,血气胸12例,胸骨骨折7例,连枷胸5例。接受教育程度:文盲7例,小学10例,中学14例,大专21例,本科及以上11例。排除存在自理缺陷及认知障碍者,全组患者均能与他人正常交流、有效沟通。
1.2 训练方法 我科使用的呼吸训练器为西班牙雷文顿公司生产,由折叠状软管、吸气口、框架、过滤器及三个小球组成。训练器上标识有600cc,900cc,1200cc 3个容量,通过训练器的刻度指示和容量设置,指导患者进行可量化的呼吸功能锻炼。训练前,先由护士进行专门示范指导,将呼吸训练器与吸气软管连接,确定吸气容量目标,指导患者一手托呼吸训练器,使仪器平稳直立,平静呼气后将咬嘴放在口中,缓慢用力吸气,使三个小球缓慢提升至目标刻度后,嘱患者保持吸气状态停顿5~10s,待小球下降至底部,将吸管从口中取出,缓慢缩唇呼气、放松,休息片刻再进行第2次吸气,反复练习,并记录每次训练能达到的最大吸气量,每天3次,每次10分钟。
1.3 健康指导
1.3.1 组织培训,甄选合格的训练指导者 “胸部创伤患者应用呼吸训练器的效果观察”是创伤科的院内科研项目,科室在开展此项科研前,组织全科护士培训及考核,使每位护士都能掌握训练器的使用方法,同时甄选了3名本科学历,工作时间5年以上,具有良好沟通能力,且呼吸训练器专项考核成绩优秀的护士担任训练指导组长,对本组责任护士开展此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1.3.2 使用呼吸训练器的依从性引导 影响呼吸训练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依从性[3]。由于患者胸部创伤后疼痛,对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差,为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医护人员自制健康教育小视频,由责任护士详细为患者和家属讲解训练器使用的方法、目的及对恢复呼吸功能的重要性,及时解答患者疑虑,使患者主动参与呼吸训练。
1.3.3 训练要点
1.3.3.1 针对患者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及学习能力选择教育和训练方法 对高龄、低学历的患者,在训练时,往往1次、2次交流达不到目的,需要循序渐进,多次进行指导,重点步骤反复演习。对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除现场演示外,可提供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供患者翻阅。
1.3.3.2 训练计划应针对不同伤情因人而异 对于心脏和/或胸部大血管损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气管和/或支气管破裂等胸部创伤患者不适合该项训练。单纯的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肺挫伤患者在使用呼吸训练器训练时,在能耐受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训练时长和训练频率;而对于血气胸、连枷胸等严重胸伤患者,训练时以能耐受为原则。
1.3.3.3 健康教育应通俗易懂 训练过程中使用通俗易懂的朴实语言,避免难懂的医学术语,患者听得懂,能够理解,才能学得会、做得到,并在此基础上达到更高的训练目标。
1.3.3.4 训练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胸部创伤患者因肺功能受损,呼吸频率、节律增快,如频繁过度的深吸气训练可能引起头昏、胸闷、心悸等症状,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训练,平静呼吸,卧床休息,必要时予吸氧。训练过程循序渐进,劳逸结合。
1.3.3.5 融合其他呼吸功能锻炼,使训练事半功倍 患者大多习惯以鼻腔吸气为主的胸式呼吸模式,呼吸训练器进行训练涉及到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责任护士应正确指导患者将缩唇吸气法和腹式深呼吸融入训练中,有助于患者快速掌握训练方法,达到训练目标。
1.3.3.6 阶段性评价训练效果 设计专业的记录表格,内容包括每次训练时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呼吸深浅度及能达到的最大吸气量,实时记录训练过程,使患者训练进展一目了然。
2 结果
63例患者均能熟练掌握呼吸训练器的使用方法,全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肺部并发症。
3 小结
胸部创伤患者伤后使用呼吸训练器规范、系统的进行呼吸功能训练,能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和改善肺功能,在训练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针对性健康指导尤为重要。针对患者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学习能力及不同伤情选择不同的指导和训练方法,对心脏和/或胸部大血管损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气管和/或支气管破裂等胸部创伤患者不适合该项训练;单纯的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肺挫伤患者在使用呼吸训练器训练时,在能耐受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训练时长和训练频率;而对于血气胸、连枷胸等严重胸伤患者,训练时以能耐受为原则;同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患者正确掌握呼吸训练器的使用方法,坚持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最终达到呼吸训练的目的,并取得了良好的恢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梅,董文,文双,等. 系统化呼吸训练在开胸手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实用医学杂志,2017,33(17):2956-2959.
[2]陈振强,叶生爱,练银霞.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呼吸训练器呼吸功能锻炼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7,32(8):40-41.
[3]王小芳,李惠萍,何代兰,等.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训练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6,37 (8) :1254-1256.
第一作者简介:
姚静(1980—),女,重庆,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通讯作者:徐国先 副主任护师 护士长
基金项目: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院级课题(jjzx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