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风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实施静脉输液护理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1
/ 3

探索中风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实施静脉输液护理技巧

李小萍

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二病区 710003

摘要:目的:观察中风患者静脉留置针实施静脉输液护理技巧。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以及不良事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中风患者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出现,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风;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


引言:在中风患者临床治疗中,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治疗较为常见,借助留置套管针,配合有效护理干预,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感染、静脉血管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优化患者满意度。因此,要求临床应积极探索有效护理干预方式,为患者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治疗提供保障[1]。本文于本科室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60例中风患者中,观察静脉留置针实施静脉输液护理技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分组,观察组(n=30)性别:男/女=16/14例,年龄(62.71±4.48)岁。对照组(n=30)性别:男/女=15/15例,年龄(63.72±4.63)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与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相符,经头部CT、MRI检查,确诊为中风患者;(2)治疗依从性良好,接受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治疗方式;(3)对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4)本文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标准。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2)合并恶性肿瘤;(3)合并精神类疾病,沟通障碍;(4)中途退出。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结合医院规章制度,完成输液。

观察组:优质护理。(1)穿刺前护理:由于中风患者多伴随语言、行动迟缓情况,要求护理人员应在保持充足耐心的同时,提高自身穿刺水平。在穿刺前,护理人员应寻找合适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穿刺重点、注意事项以及穿刺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理解、配合护理工作,提高患者依从性。受到恐惧、焦虑情绪影响,患者血管将会出现收缩、痉挛情况,对穿刺成功十分不利。因此,在输液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手背进行热敷处理,确保患者血管处于扩张状态,提高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提高穿刺质量,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效果。同时,护理人员应秉承着真诚耐心的原则,切实落实心理护理干预,选择合理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以免对患者进行刺激,借助针对性心理干预方法,促进患者不良情绪改善。(2)穿刺过程护理:在准备静脉治疗基本医疗物品基础上,另外增加肝素帽、透明薄膜、留置针。对各物品包装进行检查,确保包装的完整性,保障穿刺安全。排清针头空气,打开静脉留置针,连接肝素帽,插入针头。因为中风患者多以老年患者居多,血管具有特殊性。因此,在静脉穿刺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尽可能选择弹性好、粗、直的血管,进针位置处皮肤要求无瘢痕,穿刺避免在关节位置处。为有效提高穿刺牢固性,可另外选择留置针固定中心点。穿刺前消毒穿刺周围皮肤,以免患者皮肤出现化脓性感染症状,拔出留置针后,应取患者合适位置,对针芯进行调整,排空针头空气。在穿刺技巧方面,护理人员可借助拇指、食指,捏稳双翼,沿斜面40°向上,在患者血管处插入针尖,在最短时间内穿刺靶血管,借助血管方式,确保针头能够以20°角度行走,如果发现患者存在回血情况,可将针身放低,并前推0.5cm,在保障针尖充分进入到血管软管的情况下,松开针头两翼,拔出针芯,要求针芯、针头均处于血管中,松开止血带,合理调整输液速度,固定针翼,抽出针芯,借助透明薄膜,将肝素帽予以固定。在封管处理方面,在输液后,应拔出头皮针,并在拔针的同时,推入生理盐水,进行正压封管,以免软管出现血液残留。(3)穿刺后护理:当发现透明薄膜脱落时,应及时予以更换,以免出现穿刺点污染情况。肝素帽具有预防血液凝固的作用,因此,应注意做好肝素帽管理工作,经常规消毒后,先将头皮针插入到肝素帽中,后进行输液治疗,在输液过程中,如果发现输液不通畅情况,应及时予以处理,避免患者出现栓塞并发症。在输液前,应注意观察周边皮肤穿刺点,如果发现炎性变化,应第一时间拔除留置针,并对穿刺点进行消毒。

1.3观察范围

(1)心理状态:应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前者分界值为50分,后者为53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2)不良事件:观察两组导管堵塞、静脉炎、药液渗透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

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对比两组心理状态(x±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0

53.14±4.34

40.34±3.09

52.06±4.32

39.12±3.26

观察组

30

53.08±4.30

23.26±3.01

52.13±4.31

30.35±3.05

t


0.642

5.697

0.598

5.975

P


0.367

0.001

0.325

0.001

2.2不良事件

观察组导管堵塞、静脉炎、药液渗透情况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对比两组不良事件[n%]

组别

例数

导管堵塞

静脉炎

药液渗透

不良事件

对照组

30

2(6.67)

1(3.33)

2(6.67)

5(16.67)

观察组

30

1(3.33)

0(0.00)

0(0.00)

1(3.33)





8.418

P





0.001

3.结论

近年来,我国中风患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生命安全十分不利。当患者患有中风后,由于疾病具有突发性,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次穿刺给药,一旦穿刺操作不当,将会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增加患者治疗风险。而应用静脉留置针,在提高穿刺成功率方面优势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血管损伤。就目前而言,静脉留置针在中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已经广泛化。因为中风患者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差,在穿刺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感染、皮下血肿风险,因此,护理人员穿刺准确性、穿刺速度将会直接影响患者治疗质量以及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基于这一情况,要求临床应切实落实对中风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操作水平,提高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2]

在本文研究中,对比两组心理状态以及不良事件,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对静脉留置针实施静脉输液中风患者,借助优质护理,在优化患者心理状态方面优势显著,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控制患者不良事件。究其原因,优质护理以常规护理作为基础,通过以患者实际病情出发,总结以往传统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具有精细化特点的护理干预。具体而言,优质护理进一步将中风患者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护理拆分为穿刺前、穿刺过程中以及穿刺后护理,通过加大穿刺各环节管控力度,配合有效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出现。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应用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血中风患者中,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不良心态,还能够有效减少输液不良事件,提高患者输液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陆萍.中风病患者静脉输液应用留置针的临床护理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7(04):247+252.

[2]冯向英,武海燕.中风患者静脉输液渗漏的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9,16(2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