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大学护理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我国死亡教育起步较晚,其一由于教育学术领域谈论死亡较少见,又受到中国民族的、传统的思想文化等诸多原因的影响死亡教育在中国发展较缓慢。其二由于近年我国中小学中生自杀、他杀、校园暴力、地震、流脑、新冠状病毒肺炎等事件的发生,对死亡教育的需求日益紧迫,且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同与重视。迫切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死亡教育课程内容及实施方式。
关键词:儿童 死亡教育 现状 困境 路径
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关系的教育课程,其包含死亡文化以及宗教信仰对死亡的看法与态度,目的是借助死亡的话题探讨生命的价值,使青少年儿童更加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自己及他人生命[1],并将这种态度落实在现实生活中。死亡教育最早出现于美国,随后发展成熟。在中国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死亡教育起步晚、内容单一且生死问题上一直持“未知生,焉知死”的观念,对生命的讨论保持在生的状态,则对死采取逃避的态度,在社会、教育界都存在忌讳死亡的现象,因此我国死亡教育发展缓慢理论薄弱[2-4]。学术人员对死亡的研究与实践相对较少,使得死亡教育不被社会公众所接受。本综述旨在接合中国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国的死亡教育的课程及模式。
1 儿童死亡教育发展概述
1.1国外儿童死亡教育发展情况
美国是最早开展死亡教育课程的国家,1959年出版《死亡的意义》。随后大量的教材涌现出来。70年成立了“死亡教育委员会”,出版了《死亡的准备教育》书籍,从死亡教育发展至今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日本出版了《生与死的思考》和《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死》书籍以及录音带。1976年英国皇家学院为儿童开设死亡相关课程。邀请殡葬、医护人员,共同讨论死亡面临的问题,让学生模拟亲人死亡的情景,感受丧亲之痛,并提出应对方案。2004年韩国推行模拟入棺、假死体验为核心的实训课程,并训练学员写遗书、穿寿衣躺在棺材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受到韩国教育界、政府民众的支持,学术界也对死亡教育进行积极的研究。
1.2我国儿童死亡教育发展情况
1.2.1台湾儿童死亡教育
90年代初台湾学者对死亡教育才逐渐重视,但是学术教育领域仍对死亡采取回避的态度很少讨论死亡。1997年台湾中小学校逐步建立生死学课程,台湾将死亡课程融入与本土文化,并将其称之为“生死教育”将 2001年定为台湾生死年。
1.2.2中国大陆儿童死亡教育
大陆受传统文化诸多因素的影响,死成为人们禁忌闭口不谈[5]。大部分人无法直面死亡是生命循环中必然发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校园中死亡教育并未受到重视。造成我国死亡教育发展相当艰巨,理论探讨贫乏基础薄弱的主要原因。随着青少年自杀、他杀等现象频频出现,教育界及社会意识到死亡教育的发展重要性。2000年死亡教育在内陆缓慢发展起来,教育界意识到是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但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死亡教育在内地的实施研究举步维艰。
2如何开展儿童死亡教育
在中国实施儿童死亡教育还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存在很多的问题,尚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实施路径比较单一创新性不强,不敢大胆尝试新的实施方法,在此种背景下,多路径的实施死亡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2.1多学科综合发展
在自然、生物等学科教育中加入死亡教育相关知识,使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渗透给儿童。开展户外实践课观察自然界的死亡过程,将有助于儿童对生物死亡过程的理解。如自然课带领青少年儿童看花朵的生长与凋零、观看一个梨子的腐烂过程,在生物课上让青少年儿童讲授小宠物的死亡、埋葬过程以及当时心情都可进行正确的死亡观指导。
2.2专题教育和死亡教育相互融合
通过心理学、安全教育、积极心理学等网上视频课程结合死亡教育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其他教育方式,多角度讲授死亡教育,使死亡教育更接近生活便于儿童的理解和运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通向积极幸福的大门。
2.3通过宣传片开展儿童死亡教育
如观看«寻梦环游记»可以获得正确的死亡价值及意义从而减弱儿童对死亡的恐惧与迷惑,提供给儿童一个能够理解且舒适的死亡世界。通过观后感将儿童对死亡的理解及其情感体验,回馈给教师,以便进行正确干预。
3.1建立死亡教育网络平台
构建死亡教育网上学习平台,使儿童及青少年参与死亡教育课程、开发死亡教育相关的网络知识答题竞赛活动或研发死亡教育相关的小游戏及儿童喜欢的动画片推动死亡教育的实施。
3.2将儿童死亡教育引入社区
社区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儿童死亡教育绘本朗读比赛、知识竞赛、发放儿童死亡教育宣传卡片、播放影像视频等,对竞赛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儿童给予奖励,奖品可以是绘本、死亡教育卡通图片等,提升儿童对死亡教育知识的兴趣,促进儿童对生命循环周期的正确认识与体会。
3.3将儿童死亡教育引入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去理解死亡, 如心爱宠物死亡葬礼、参加亲朋好友葬礼这些是学习死亡知识的理想媒介。家庭中父母可与儿童一起阅读绘本、观视频等带领孩子走向健康快乐的成长道路,树立正确的生死价值观。
3.4开展儿童死亡教育悲伤营
可以邀请接受过死亡教育培训的志愿者、医护人员、教师组成团队。同时要求参与的青少年儿童带一件亲人的遗物并讲述其经历,将儿童分到适合年龄和性别的小屋,每个小屋至少有两名工作人员强调直接回答营员的问题,坚持坦率和正确的术语。通过心理干预减少儿童心里悲伤状态。
参考文献
[1]林家如.当代儿童及青少年死亡教育的缺失及对策[J].文化与教育,2020(01)
[2]李玉琦1,冷雅楠1 ,刘婷婷1,庞晓丽2.死亡态度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32(8)
[3]罗婧,罗玉茹,鞠梅.国内外老年人死亡态度研究现状概述[ 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 4(7):192-198.
[4]罗羽,张惠兰.国内外死亡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与展望[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3)
[5]扈红蕾,宿长春,扈永强.中国死亡教育现状分析[J].教育观察,2018,7(22)
通讯 张筱岚,1974.08 ,女,汉,云南省大理市,副教授,社区护理,导师
项目编码2020Y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