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兴文县人民医院 四川宜宾 644400
尿常规是临床常见的检查项目,主要对尿液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其颜色和透明程度等。尿常规检查有利于评估泌尿系统的感染情况、及时发现肾脏的早期病变等,并可对糖尿病、肝胆疾病等予以初步筛查,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可辅助疗效观察,判断机体的健康状态。那么尿常规应该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看懂报告结果呢?
1.尿常规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1.1 尿液样本不宜过久留放
若尿液样本放置时间较长,将导致其受到污染,从而影响检测的可靠性,由于尿检主要有患者自行采集,因此采集结果较易受到影响。此外,在女性患者尿液样本中,若经期分泌物混入尿液,也会污染样本,男性患者在接受泌尿系统疾病检测时,也需避免个人原因而导致前列腺液或精液污染样本。此外若尿液放置时间过长,必须重新采集,避免尿液样本pH值、蛋白质等成分改变,以防细菌滋生,影响检验准确性。
1.2 注意留取晨尿
有相关报道提出,尿常规检查时最好采集浓缩的晨尿,晨尿是指在膀胱中存放时间超出6小时,且在清晨起床后未进食、未做运动前的尿液。同时留尿前一晚20点后,尽量避免大量饮水。饮水过多将增加尿量,继而稀释尿液成分,促使检查结果呈阴性,同时若尿液比重较低,尿液中的红细胞将受到破坏,以致镜检时难以发现红细胞。
1.3 避免在特殊情况留尿
感染、发热、剧烈运动等均会导致原有尿液异常加重,或引发尿液一过性异常,因此需避免在以上情况下进行尿常规诊断。若留尿液化验前接受抗生素治疗,则抗生素或相关代谢产物将由尿液排出,阻滞细菌生长,继而将使培养结果显示为假阴性。故此,针对留尿做中段尿培养者,可遵循医嘱适当停用抗生素后再行检查。若病情需要必须持续性抗生素治疗,则需及时告知医生近期曾使用过哪些抗生素。
2.如何看懂尿常规报告单?
2.1 尿蛋白:如果尿常规诊断结果为尿蛋白阳性,则初步判断是否有下述情况的发生:(1)假性尿蛋白。肾脏未见异常,但脓水、粘液、血压等可能会进入尿液,使得患者尿液蛋白定性为阳性结果。(2)生理性蛋白尿。接受尿常规检测前,患者若精神处于紧张状态,或进行剧烈运动、存在发热寒冷等情况时,经尿液检测,暂时存在蛋白质,但这类症状程度一般不严重,同时持续时间相对较短。(3)病理性蛋白尿,提示存在肾脏疾病风险,且这类情况多会持续存在。
如果尿常规检测结果为上述情况,可根据医嘱行二次检查,以准确评估尿蛋白水平。若发生腹痛合并尿蛋白(+++),则多反馈为内科疾病,包括肾综合征出血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这应尽快接受对症治疗,结合患者实际病情慎重选用手术方式。
2.2尿比重:尿比重是初步评定肾功能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成人的尿比重指标区间为1.015-1.025,根据尿比重数据,可判断患者肾脏的尿液浓缩与稀释功能是否发生异常。若患者并发身体缺水或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等症状,则会导致尿比重增高,若水分摄入提高、出现慢胜肾衰竭,则会引起尿比重减少。
2.3 尿葡萄糖:健康人群尿液检测时,其葡萄糖结果呈阴性,如果血液中出现大量因肾脏无法有效吸收的葡萄糖时,尿液结果可反映出葡萄糖含量增长的情况。糖尿病发病后,具有尿糖发生风险,故此若尿糖呈阳性,则需及时观察患者的血糖指标。
2.4 尿胆原与尿胆红素:人体尿液在正常情况下只含有少数尿胆原和尿胆红素,同时诊断结果为阴性。肝脏或胆道内外发病,将增加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继而促使尿液中的胆红素、尿胆原水平相应升高,在诊断期间,若两项均为阳性,则需及时予以血液检测。
2.5 白细胞:白细胞在尿常规结果中若水平显著增多,则应当警惕是否发生泌尿系统疾病,例如膀胱炎、尿道炎、肾结核等。同时,成年女性若患有生殖系统炎症时,则阴道分泌物也会混杂到尿液中,为此在开展尿常规检测时,必须谨慎鉴别。
2.6尿液颜色:红色尿液包括了血尿、血红蛋白尿与肌红蛋白尿等。进食甜菜、蚕豆、黑莓、食物着色剂后均可能引发红色尿液。另一方面,接受甲基多巴、去铁胺、酚酞、利福平、多柔比星、布洛芬等药物干预后也将增加红色尿液的发生风险,另外甲硝唑、左旋多巴、山梨醇铁、呋南妥因、甲基多巴等药物可能会引起褐色尿液。在白色尿液中,多见于乳糜尿和磷酸盐尿,临床常用的诊断方式为这两方面:一是尿液放置,如果出现白色物下沉,则提示可能发生磷酸盐尿;若出现漂浮状态则可能是乳糜尿。二是,在尿液中滴入一滴醋,若呈白色物溶解状,可判断磷酸盐尿的发生概率,若未溶解则可能为乳糜尿。
结论
综上所述,尿常规对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等常见肾脏疾病有着重要作用,对一些可能引起肾损害的疾病患者,定期复查尿常规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尿常规结果是反映肾脏或尿路疾病等征兆,掌握尿常规的注意事项,规范取样操作,了解基本的尿常规报告结果背后的含义,有助于提高自我的防范意识,增强尿常规检查的准确性、合理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