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拓展成为教学败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30
/ 2


莫让拓展成为教学败笔

童慧君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西江小学教育集团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强调:“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那么语文教学拓展应该怎样把握这个”度”呢?本文以一次会诊式校本教研为例,探讨这个问题。

【关键词】教学拓展 校本教研 会诊式


新课标提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于是在这十年中,我们看到课堂上形形色色的教学拓展,美其名是遵循大语文教学观,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等等。这种现象在公开课上尤为突出,似乎课堂上没有拓展就不是新课程,但是实际上效果却不尽然。

源起:乱花渐欲迷人眼

曾参加一次教研活动,上的是古诗《赠汪伦》,摘记课中的几次拓展如下:

1、以李白诗导入新课,其中选取《静夜思 》、《望庐山瀑布》和《望天门山》三首

2、李白生平介绍(以文字呈现)

3、讲述李白与汪伦相识相交的故事。

4、视频欣赏: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此时我们已经来到一千两百多年前的唐朝,来到安徽泾县的桃花潭边,我们看到了什么?

5、友情诗诵读

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诗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请听!

课后大家对这节课有很大的反响,有些人认为这节课引用大量的资源,有利于理解诗歌,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方法别具一格;又有些人认为这节课的拓展数量过多,学生不一定能够接受。那么对于一节课来说,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这个拓展的度呢?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会诊式”校本教研活动。我们把这个会诊的点确定为:

1、拓展点选择的恰当性

2、拓展内容的有效性

3、拓展数量的适宜性

诊断:深陷泥潭难转身

【初教】

我们校教龄五年的教师杨老师给我们执教的是《圆明园的毁灭》。

课始,杨老师让学生交流课外了解到的圆明园,接着出示文章《雨果眼中的圆明园》导入课文,引发学生共鸣,唤起阅读期待。

接着学习圆明园曾经的辉煌,把重点放在学习第三段上:圆明园昔日的美景是怎样的?通过一组图片欣赏,感受奇迹。接着把画面定格在“武陵春色”此景上,出示一首描写这一景的诗句:“水南通曲港,水北入回溪。绛雪侵衣艳,頳霞绕屋低。影迷栖栋燕,声杳隔林鸡。槛外风微起,飘零锦堕泥。”

师这样引导:在诗人眼中这“武陵春色”是如此富有神韵。单单这一景就如此令人神往,那其他众多景色就可想而知了。我们虽不能像古人那样诗情画意,但我们可以用现代的语言来描述其中一处景色。

此时出示词语辅助,让学生练笔。

紧接着同样借助图片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圆明园中收藏的珍贵历史文物。教者旨在使其简单化,让学生一目了然,也为了节省时间。

接下来出示教师准备的文字材料《圆明园之最》,更深一层地了解圆明园的价值。

在课的最后安排视频片段欣赏:《火烧圆明园》。杨老师这样的结课形式目的是让学生的心灵进一步受到撞击,然后把遗恨留到下一节课,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作好铺垫。

【分析】

听完这节课,我们不由得感叹杨老师的精心准备,可以说她为这节课花了大量的心思。但是我们精心思考,这样气势宏大的课堂要教给学生什么?这样的无节制的拓展让我们吃不消。细细数来,从开始到结束,杨老师共安排了6处拓展。是不是每一次拓展都是有必要的呢?这值得我们深思。课后杨老师说自己觉得每一次的拓展都是自己精心设计的,难以取舍,就都留下了。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么这一节貌似很顺的课到底存在着哪些问题呢?根据我们事先制定的量表,归纳出以下几点:

1、拓展量过多,给学生眼花缭乱的感觉,造成了学生学习的疲劳,而实际的效果却不一定如教者预期的那样好。

2、拓展点的选择有几处也是不妥当,比如最后的视频片段《火烧圆明园》过早呈现,这节课的教学容量已经比较大,再安排这段视频造成时间紧迫,有些内容没有深入,课堂匆匆过场。

3、拓展的内容有些也是无效的,比如“借助图片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圆明园中收藏的珍贵历史文物”这一环节的设计就脱离了文本,语文阅读就是要让学生读,在品读字词句中得出自己的体验,教师没有给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就直接给出直观的景象,这不符合语文教学宗旨。

治疗:柳暗花明又一村

为了更好地利用拓展资源,使其发挥最佳的效能,大家进行激烈讨论,提出整改方案

1、精挑细选、拓展有度

在众多的拓展点中,我们细细分析,哪些内容上可有可无的?尽量把一些起的作用偏低的拓展,或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挑选出来剔除或改编

⑴去除法

教学“珍贵历史文物”这一段时,应还原文本,让学生读后感悟文字背后所蕴藏的含义。

另外,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片段欣赏出现过早,在课的最后仅能以一句话就能代替。

师说:同学们,这么美好的圆明园却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给烧毁了,再也没有了……(教师停顿片刻,制造情绪)下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的毁灭。

这样起到的效果决不逊色于视频播放,还能换起到节约时间的效果,并且可以在第二课时学生研读文本后再根据时间安排视频欣赏更适宜。

⑵ 改编法

在学习圆明园曾经的美景时,杨老师把画面定格在“武陵春色”上,并出示了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学生理解起来费劲,不妨让学生根据前面所呈现的圆明园中的各种美景,用一个词语来赞美所看到的其中一个画面。接着回归到开篇引入的雨果的话:圆明园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怎能用一个词所能描述呢?请同学们用上刚才你们想到的词,用几句话来描述这个奇迹般的圆明园美景。这样一来减少了拓展又把其他几处的拓展融合在一起,进行了改编,扬长避短。

2、紧扣文本、突破难点

让学生从文本中感悟圆明园的辉煌历史,让他们深切感受圆明园的价值,为下节课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做好铺垫时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在呈现《圆明园之最》时,杨老师原先的设计只是简单的出示,让学生初初的读。

在学习2、3、4段之后,学生对圆明园的价值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设计这样一个猜测的环节:同学们,读到这儿你们想想,圆明园可能时世界上最怎样的皇家园林的呢?说说你的根据,从2、3、4段文字中给出你的理由。

结论:洗尽铅华方是真

有些教师教古诗非得挖掘作者的创作背景,也不考虑年级的高低,非得游离文本无限扩大化? 一首简短的古诗,本应让学生在读读、背背的基础上,体会诗中所蕴藏的情感,初初地感受意境,但是如上述的案例《赠汪伦》的教学,课堂上如此引入大量的资源,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试想,面对如此宏大的灌输,孩子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呢?过度的拓展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学生的学习要立根于文本。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拓展。很多公开课上教者挖空心思相处很多种拓展方式,看上去整节课热热闹闹,而实际上效果甚微。要遵循“少而精,多则滥”的原则,就像一个人的装扮过于华丽反而不能显示出自身的美丽,往往一两处的点缀能凸显其靓丽。不是为了拓展而拓展,所有的拓展都必须为教学服务。作为教师很想把所有的知识都一股脑儿地传授给学生,但是我们在选择时应考虑学生的学情,假如说学生的认知水平比较高,生活经验很丰富,那么我们的拓展可再深入,反之则是适得其反。《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教材要求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拓展是可行 ,也是必要的。但是,拓展不必追求华丽,要实实在在,以孩子为中心,要紧扣教学目标,让拓展在最有效处发挥最大的效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