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血液病医院,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高速发展,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也都随之发展。众所周知,中医以诊脉为主,但很多人不知道中医诊脉和人体血液循环、血液动力学理论具有密切联系。本文将融合脉学和生物学、物理学内容开展研究工作,探索脉象形成机制。诊脉独取寸口分析过程中,生物流体力学、血液流速参数为主要依据,脉形脉势探索过程中,脉象的物理学相关参数互相关系与反馈调节探讨内容为依据。所以探讨中医脉学相关问题期间,不仅要进行临床论述,还需要结合中医邪脉血液参数、数学计算、现代物理学等综合考虑,否则无法解决传统脉学上无法精准定位、定量、定性的难题。
关键词:血液流速;血管弹性参数;中医;脉学;问题探索
脉诊是中医诊断病情的主要方式,也是中医医生获得患者生理信息和病理信息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脉象的形成机制十分繁杂,与气血运行、脏腑经络运行存在密切联系,通过脉象可以获得疾病性质部位等信息,并且为中医医生判断邪正盛衰和疾病的进退预后等提供依据。传统诊脉方法包括遍诊法、寸口诊法和三部诊法,《难经》中记录着中医诊脉一直沿用的独取寸口这一主流脉法,中医脉象属性包括位、数、形、势,其中脉形和脉势仍是现代中医脉诊研究的重难点,脉象是可定量化的,且具有可定性特征,血流速度能够为医生诊脉提供基本依据。血管弹性参数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参数动力学因素,本文将通过合理假设分析中医脉学相关问题,希望能够为脉象诊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基于血液流速参数分析下分析独取寸口原理
1·1中医诊脉独取寸口原理分析
手腕处太阴肺经之动脉、肺朝百脉,为气血汇聚之处,所以将寸口称为脉之大会。中医上常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之气血的运行均由肺气由肺止。所以通过肺经寸口素脉象可以了解气血,在流经五脏六腑时全身相关组织发生的异常变化。与此同时,脾经和手太阴,肺经同属太阴,和脾胃之气具有莫大关联,并且相关文学著作中也提到,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所以寸口处诊脉可以让医生了解到患者的气血生化之源、营卫气血之盈亏顾、胃气的强弱,可以说村口诊脉可以反映出患者全身各处疾病[1]。
1·2血液流速参数分析下独取寸口原理探究
中医脉象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与内容,医者通过手指可以感知到血管内脉管变化及物质变化,这里涉及到心血管功能、血液流通动力、血液特征等因素,各项知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医思维辨识理论,所以脉象的形成与生物流体力学规律相符,属于其中的一种生物现象。泊肃叶定律中明确指出,脉象形成是生物流体力学的重要规律,通过管状截面处于层流状态的牛顿液体,进而实现近似的人体血液流动探讨,对血液流动相关参数和粘滞系数进行分析[2]。血液流体分析过程中,如果假设将其看作牛顿液体,与泊肃叶定律相符,那么血管中血液的流阻则能够得以计算,血管形状一般为水平圆管,在除去生理因素和血管复杂成分情况下,血管半径对血液流阻具有直接影响。
由此可见,如果结合血管长度考虑,小微动脉的阻力最大、毛细血管其次。若血液在血管中的流量保持原有状态,那么血液为原速度主动脉高于毛细血管和小微动脉,但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粗略估计。实践中可以发现,同一截面的血流速度存在差异,要想维持血流量在原有状态,毛细血管中血液主流速度通常要比计算出的血液在毛细血管中的平均速度高,一旦血液流量发生微小变化,其血流速度变化量也会发生改变。可以说诊脉过程中,在肢体末端可以通过小动脉中的血流速度,获取人体血流速度相关信息,这种方法具有可行性。如果依据结构进行等级划分的话,那么第一级包括主动脉弓腹主动脉和胸主动脉,第二级包括各脏器的大支脉,如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腹腔干动脉等等,各类器官主动脉在第三级中,同时很多分支动脉也在各个器官各部分分布,可以依次类推[3]。
2·基于血管弹性参数分析下中医脉形、脉势探究
脉象属于生物信息传递现象,其内源性影响因素包括血液流动因素、心血管状态因素、机体能量代谢改变、血管组织成分改变、大脑及其神经系统变化等等。上述背景下,人体脉搏都会发生相应改变,相关研究人员实验过程中,通过仿柔性指探头,对人体皮肤厚度和曲脉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压缩过程中皮肤厚度越大吸收能量越大,同时皮肤厚度越大,血液正常流动率越小,给中医脉学相关问题提供了反馈。所以患者皮肤厚度不同情况下,中医医生诊脉时候所用的力度也不尽相同,这样才能够得到相同的合理反馈,也就是说患者皮肤厚度较大,皮下脂肪相对较厚,那么就应该稍稍用力摁压,而患者如果皮肤厚度较小,常见于体型偏瘦的患者中,那么轻轻按压就可以得到合理反馈。中医脉学问题中,血管弹性研究较为热门,有相关研究数据表明,一些基础类疾病,如冠心病等,就是在血管结构发生变化后一段时间里才体现病理学特征的,并且血液流动状况可以通过血管弹性特征反映出来,这是中医医生诊脉过程中能够获取相关病理信息的直接渠道,所以血管弹性检测对中医治疗至关重要
[4]。
血管弹性影响因素较多,包括遗传因素、年龄因素、疾病因素和药物因素等等,其中年龄因素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等发生变化,血管可能发生扩张现象,且神经组织老化过程中,血管受到刺激收缩和扩张能力有所下降,所以说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会逐渐下降;而遗传因素是存在概率性的,如患者家族中存在心血管疾病史,那么患者本人血管弹性可能相对较低;药物方面,一些药物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此外血管弹性还会受到运动刺激,通过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人,血管弹性通常更好。
3·血液流速、血管弹性参数分析中医临床应用意义
中医医生可以通过把脉了解到患者脏肺功能、气血亏盈情况。《黄帝内经》中记载了30余种脉象,直至现在一些卖相仍然为医生所推崇,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现代脉学研究包含人体生理学中医学、现代医学、流体力学、病理学、工程热力学、生物力学等多学科内容,弦脉是临床上常见的脉象,与众多疾病存在联系,如老年性支气管炎、肝胆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诊脉过程中弦脉的病因,病机在于邪阻气机肝胆气郁、胃气大败进而显现弦脉,此外还有很多脉象都与血液流速和血管弹性参数存在关系。
总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医生通过脉象诊断患者疾病,中医现代化发展方向下,脉象研究也更加深入。从古至今,中医学者对脉搏的形象与动态进行了诸多语言描述,但这些描述中仍缺乏相关量化和定性指标。经过相关研究可以了解到,人体血管弹性、血管压力、血流动力及血流速度等诸多因素和中医脉学知识存在必然联系,这给中医诊脉科学性提供了进一层保障。本文我们基于血液流速和血管弹性参数分析前提下,具体探究了中医脉学相关问题,希望能够给专业人员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燕海霞, 付晶晶, 丁杰. 中医脉诊技能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思考与展望[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1):6-8.
[2]荆聪聪, 许家佗, 李勇枝. 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其在中医脉诊研究中的应用[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3(01):87-92.
[3]王东, 郑春成.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远程中医脉诊系统顶层架构设计探究[J]. 信息记录材料, 2019, 020(010):156-157.
[4]张影, 滕晶. 基于"系统辨证脉学"的神经内科中西医汇通诊疗初探[J]. 现代中医药, 2019, 039(00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