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咸宁 437100
【摘要】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探究。方法 选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我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未采取防护措施,研究组应用防护措施,探究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结果 研究组生物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职业危害自我防范、职业危害环境、职业危害知识、职业危害态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形成的原因主要包含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学性因素,针对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职业危害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认知。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害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是为医院供应各种敷料、无菌器械、物品的发放回收以及消毒杀菌工作,是医院中的核心科室。由于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外加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锐器和致病菌的环境中,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威胁自身身体健康。近几年,我国的消毒杀菌和临床诊疗技术不断发展,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范围也不断扩大,护理人员的健康受到明显的威胁。相关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发生职业危害的重要原因就是常接触各个科室中的锐利器械、污染物品和有害物质,因此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严格做好自我防护措施较为重要[1]。本文主要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我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7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为女性。对照组共36例,工作年限2-24年,平均(12.11±1.39)年,年龄23-47岁,平均(37.41±3.21)岁。研究组共36例,工作年限2-24年,平均(12.04±1.28)年,年龄23-47岁,平均(37.39±3.14)岁。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未采取防护措施,研究组应用防护措施,首先应分析导致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的因素,包含护理人员缺乏职业防护意识,外加生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针对上述因素针对性的进行防护,具体操作:(1)方法意识低的防护方法:①严格控制感染源,并合理划分污染区、隔离区和无菌区,减少科室的行走次数,严格遵守相关规则制度,避免二次污染;②设立方法意识小组,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对应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2)生物性因素:①使用各种锐器时应检查有无渗漏情况,避免刺伤;②若发生刺伤情况需即刻给予相应处理,如果锐器携带丙型乙肝病毒、HIV等阳性患者的体液、血液需要24小时内注射疫苗,并及时上报、记录。(3)物理性因素:预防烫伤、电击、通过热流水消毒,做好机器的检查和保养情况。(4)化学因素:①做到佩戴口罩或眼罩等防护工具;②供应中心应安装空气净化器,保证空气清新;③加强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使护理人员能明确掌握,且此类物品由负责人保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职业危害事件发生率,包含生物性危害,物理性危害以及化学性危害。
观察两组认知能力,通过自制的问卷进行评估,问卷包含职业危害自我防范、职业危害环境、职业危害知识、职业危害态度,每项均为百分制,分数与认知能力呈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0.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 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研究组生物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职业危害事件对比(例,%)
组别 | 例数 | 生物性危害 | 物理性危害 | 化学性危害 |
对照组 | 36 | 1(2.78) | 3(8.33) | 2(5.56) |
研究组 | 36 | 0(0) | 1(2.78) | 0(0) |
X2 | / | 5.413 | 5.526 | 5.519 |
P | / | <0.05 | <0.05 | <0.05 |
研究组职业危害自我防范、职业危害环境、职业危害知识、职业危害态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认知能力对比(x±s,分)
组别 | 例数 | 职业危害自我防范 | 职业危害环境 | 职业危害知识 | 职业危害态度 |
对照组 | 36 | 76.12±3.16 | 77.40±6.01 | 75.58±5.33 | 75.09±5.84 |
研究组 | 36 | 92.12±5.09 | 93.27±5.54 | 93.62±4.81 | 94.31±4.71 |
T | / | 15.274 | 15.331 | 15.341 | 15.298 |
P | / | <0.05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是为医院供应无菌物品的单位,主要负责医疗器械的包装、清洗、灭菌消毒、供应工作[2]。供应中心中的护理人员不仅工作量大,且工作环境特殊,容易引发交叉感染或意外损害,威胁其自身安全,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工作中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3]。分析得知,导致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即生物学、物理性以及化学性因素,针对此类危害护理人员工作中应针对性的进行防护,避免意外损害的发生,确保工作的安全性[4]。
本结果显示:研究组职业危害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职业危害自我防范、职业危害环境、职业危害知识、职业危害态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表明给予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相应的防护措施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认知能力,降低发生职业危害事件的几率。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形成的原因主要包含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学性因素,针对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职业危害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认知,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童文珍, 尹俊英, 许俊华,等. 鱼骨柏拉图分析法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控中应用的效果[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 v.29(22):155-159.
[2] 付海鸿, 喻晴, 蒋丽娟,等. 根因分析法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中的应用[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0, v.19(6):89-92.
[3] 倪丽俊、宋晓园、汪莉、许隽、周雄文. 基于5M1E分析法的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效果评价[J]. 中国医院管理, 2020, v.40;No.473(12):54-57.
[4] Chen Y C , Liao C H , Shen W T , et al. Effective disinfection of airborne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in hospital wards using a zero‐valent nano‐silver/TiO2‐chitosan composite[J]. Indoor Air, 2019, 29(3):439-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