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 芜湖 , 241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早产儿护理中应用袋鼠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袋鼠式护理。结果:护理前2组摄奶量、体质量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摄奶量、体质量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率为2.70%,对照组为16.22%,P<0.05。结论:在早产儿护理中通过应用袋鼠式护理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并降低并发症率。
关键词: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效果
早产儿由于脱离母体的时间较早,因此在其出生后消化、呼吸等各个系统未能充分发育成熟,使得早产儿的吸吮能力以及吞咽能力相对较弱,对早产儿的体格发育造成影响,所以做好科学的护理服务预防早产儿的各类并发症并促进其体格生长发育意义重大[1]。袋鼠式护理属于近年来的新型护理模式,通过指导进行母儿皮肤接触以及母儿交流等有利于促进早产儿的健康发育。以下将分析对早产儿采用袋鼠式护理的临床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本院74例早产儿,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7例,男20例/女17例:胎龄30~36周,均值为(33.5±0.2)周。对照组:37例,男19例/女18例:胎龄30~36周,均值为(33.4±0.3)周。2组各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如生理指标的密切监测,皮肤护理,家长健康宣教和日常哺乳指导等;观察组联合应用袋鼠式护理:(1)为了确保早产儿家长能够配合完成袋鼠式护理,需要在进行该项护理前利用健康知识讲座、口头讲解以及发放纸质材料等,向早产儿家属就袋鼠式护理的相关知识进行细致的介绍,包括具体的操作方法、优点和相关注意事项,从而提升早产儿家属的理解能力和依从性;(2)早产儿在其住院期间需要妥善安排开展袋鼠式护理,每日上下午分别选择适当时段指导完成袋鼠式护理,从而实现母婴皮肤接触,护理时间为1~2h/次。在护理前需要选择独立安静的病房环境,并对室内温湿度进行合理调控,避免早产儿母亲和早产儿出现受凉感冒等情况。给于早产儿母亲细致的指导,使其保持仰卧体位,同时早产儿需要赤裸全身保持俯卧位在母亲的裸露胸口处,在早产儿的背部等处应用毛毯进行遮盖。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早产儿护理中的安全性,还应叮嘱早产儿母亲用手对其臀部进行妥善拖住,而另一手需要放置在早产儿的背部,避免出现早产儿滑落,在护理期间加强早产儿相关生命体征指标的密切监测;(3)在早产儿即将出院前需要就院外开展袋鼠式护理的相关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向家长进行细致的讲解,从而确保其出院后继续坚持完成袋鼠式护理,最终达到早产儿日龄满40天。
1.3评价标准
2组均进行为期2周的护理干预,(1)比较2组早产儿护理干预前后的日平均摄奶量和体质量。(2)记录2组早产儿发生的感染、呼吸困难、黄疸、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数据标准差为( ±s),组间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为[n(%)],组间数据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摄奶量、体质量组间对比
护理前2组摄奶量、体质量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摄奶量、体质量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
表1摄奶量、体质量组间对比(±s)
组别 | 例数 | 摄奶量(ml/d) | 体质量(g) | ||
护理前 | 护理2周 | 护理前 | 护理2周 | ||
观察组 | 37 | 171.06±10.15 | 212.69±26.95 | 1771.59±163.53 | 2615.39±157.95 |
对照组 | 37 | 170.96±11.18 | 199.62±22.35 | 1773.19±162.08 | 2508.62±139.69 |
t值 | | 0.625 | 9.635 | 0.183 | 19.635 |
p值 | | 0.837 | 0.000 | 0.526 | 0.000 |
2.2并发症率组间对比
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率为2.70%,对照组为16.22%,P<0.05。
表2并发症率组间对比[n(%)]
分组 | n | 感染 | 呼吸困难 | 黄疸 | 喂养不耐受 | 总计 |
观察组 | 37 | 0(0.00) | 0(0.00) | 1(2.70) | 0(0.00) | 1(2.70) |
对照组 | 37 | 1(2.70) | 1(2.70) | 2(5.41) | 2(5.41) | 6(16.22) |
χ2值 | | 0.639 | 0.639 | 0.395 | 1.165 | 6.183 |
p值 | | 0.117 | 0.117 | 0.297 | 0.073 | 0.005 |
3讨论
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出生后对于环境温度有着更加强烈的依赖性,主要原因在于脱离母体时间较早,所以早产儿出生之后体温调节中枢未能充分发育成熟,并且皮下脂肪层较薄,因此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通过进行袋鼠式护理使早产儿身体裸露并俯卧在母亲怀中,实现母婴皮肤之间的密切接触,在此过程中能够促进早产儿母亲催产素升高,与此同催产素能够促使早产儿母亲体温升高,在接触的过程中也能够将热量传递给早产儿,所以可帮助维持早产儿的体温状况[2]。袋鼠式护理的应用过程中可有效维持早产儿呼吸以及心率等指标的稳定,特别是在母婴皮肤密切接触的过程中,有利于刺激早产儿皮肤感受器发育,并进一步通过神经传入到早产儿的大脑皮层,有利于改善其机体当中甲状腺素、生长激素等物质水平,加快蛋白质、脂肪以及糖原等物质合成,所以有利于提升早产儿的摄奶量[3]。早产儿也能够获得充分的休息,有利于降低其氧气消耗以及热量消耗,所以可促进体重增长。所以从整体来看袋鼠式护理是一种十分科学且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同时具有操作简单及费用低廉等特征,有利于促使早产儿出生后生命体征指标恢复稳定,并可调节其机体免疫状态,更好地促进早产儿出生后生长和发育。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早产儿出生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同期对照组,护理之后摄奶量和体质量的增长情况均高于对照组。这也进一步证实,袋鼠式护理的运用可提升早产儿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早产儿护理中通过应用袋鼠式护理,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并降低并发症率。
参考文献:
[1]刘芬,肖苏琴,卢思宇,等."袋鼠式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在早产儿中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21,21(2):315-320.
[2]陈雪芳.间歇性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3):351-353.
[3]林东莹.分析袋鼠式护理干预在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中的效果[J].母婴世界,2021,15(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