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治疗的临床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治疗的临床作用分析

梁亚红 , 张红梅通讯作者

西部战区空军医院神经外科 , 四川省成都市, 610011



【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接受术后放化疗的脑恶性胶质瘤患者,其肿瘤复发后再行手术治疗的效果及重要价值。方法 临床资料的选取范畴为接受我院术后放化疗的脑恶性胶质瘤患者,符合筛选条件的82例均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纳入,小组划分遵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对照组(n=41)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n=41)行再手术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指标及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相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大幅改善P<0.05)观察组的恢复效果相较对照组明显居于更高水平P<0.05),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再手术治疗有效应用于罹患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的脑恶性胶质瘤患者,其生活质量伴随大幅缩小的肿瘤体积、明显改善的神经功能而大幅提升,值得临床积极采纳并给予大力推广。

关键词】脑恶性胶质瘤;放化疗;KPS;神经功能恢复;影响

临床将脑恶性胶质瘤归纳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范畴,据统计,其在我国颅内原发性性肿瘤类型中拥有超过60%的高发病率,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严峻态势[1]。手术、放化疗、药物等均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但因其超快的扩散速度、浸润性的生长方式、高死亡率、易复发等显著特点进一步加大了治疗的难度系数。为此,临床将复发的脑胶质瘤列为再行手术的重要参考指标,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现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资料的选取范畴为接受我院术后放化疗的脑恶性胶质瘤患者,符合筛选条件的82例均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纳入,小组划分遵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对照组(n=41)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n=41)行再手术手术治疗。对照组统计数据如下:男女人数比例为21:20;年龄区间:25~65岁,平均数取值:(45.68±3.42)岁。观察组统计数据如下:男女人数比例为23:18;年龄区间:26~66岁,平均数取值:(45.72±3.46)岁。统计学显示,两组数据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以下常规药物治疗:150~200mg/m2为替莫唑胺胶囊(国药准字H20040637 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口服剂量标准,每日一次,单次疗程为期1个月,共计需2个疗程。

观察组行如下步骤的再手术治疗:(1)荧光素钠皮试。待5ml荧光素钠完成浓度20%荧光素钠注射液的有效稀释后,以5~10mg/kg的速度实施静脉滴注;(2)透过荧光显微镜,以荧光模式查看患者体内肿瘤的具体情况;(3)调整至普通光模式后,借助显微镜完成患者复发肿瘤部位的再次切除。

1.3观察指标及评估标准

(1)临床指标对比。参考KPS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审理状况等生活质量指标进行评分,分值为百分制,分值与其生活质量呈正比。详细观察并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的肿瘤体积等临床指标。

(2)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对比。针对两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参考GO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进行如下评估:恢复显著(具备一定自理能力,但神经功能仍伴随部分缺陷)、恢复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或残疾,需借助他人帮助)、尚未恢复(较严重的肢体运动障碍或残疾程度,有意识但无法实现自由活动),总恢复率=(恢复显著+恢复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研究数据统一导入统计学软件(版本SPSS21.0)进行处理,计量数据、计数数据分别借助(6108ad8b7fb12_html_91ae0d424823e2af.gif )、(%)的表现形式具体阐述,匹配工具t值、X2验证,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均未呈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相较对照组均明显大幅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临床指标对比(6108ad8b7fb12_html_91ae0d424823e2af.gif

组别

肿瘤体积(cm3

KPS评分(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41)

35.67±4.58

18.36±2.79

52.19±5.41

75.67±6.38

观察组(n=41)

35.71±4.64

10.01±1.33

52.23±5.45

86.55±6.87

t值

0.039

17.299

0.033

7.431

P值

0.969

0.000

0.974

0.000


2.2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恢复效果相较对照组明显居于更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对比[n(%)]

组别

恢复显著

恢复一般

尚未恢复

总恢复率

对照组(n=41)

11(26.83)

20(48.78)

10(24.39)

31(75.61)

观察组(n=41)

30(73.17)

9(21.95)

2(4.88)

39(95.12)

X2

-

-

-

6.248

P值

-

-

-

0.012


3.讨论

咪唑四亲嗪类衍生物、第二代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替莫唑胺,是临床参与常规治疗、多用于初期治疗的辅助性药物,具有服用便捷、成本低、高利用率等显著特点,但因其药物副作用大、药效低、疗程漫长等弊端导致应用效果不佳[2]。在本次研究中,相比服用替莫唑胺胶囊的对照组,行再次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其临床指标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均明显更具优势(P<0.05),究其原因如下:(1)>50cm3的肿瘤体积是决定患者术后生期限及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因素,手术治疗在最大程度降低脏器损伤的同时具备更为彻底的清除能力;(2)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在不损伤其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限。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成本高、疗效差异性等缺点。研究结果与马建等人的报道亦存在一致性[3]

综上所述,将再手术治疗有效应用于罹患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的脑恶性胶质瘤患者,其生活质量伴随大幅缩小的肿瘤体积、明显改善的神经功能而大幅提升,值得临床积极采纳并给予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晗,汪逵,邓民强.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复发再行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8,33(11):1847-1849+1859.

[2]孔世奇,张锐,王振海,等.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手术后的脑胶质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4):66-68.

[3]马建,付旭东,刘菲菲,等.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