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广西养生产业中应用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广西养生产业中应用的探讨

刘红 曹云 王天蔚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摘要:中医“治未病”思想是在长期医学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并逐渐形成完善的系统学说,包括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既病防变三方面。基于中医“治未病”基础,广西抓紧时机深度挖掘“治未病”内涵,将“治未病”思想和广西的养生产业合理结合,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人类健康也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治未病;广西;养生产业

1.中医“治未病”思想和养生产业的内涵研究

1.1“治未病”思想内涵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特色,也是中医学的精髓学说,是对中医预防学思想的高度概括。[1]“治未病”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国际上对其评价为“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2-3]

王琦[4]认为《素问•序》中“防范于未兆”“济赢劣以获安”中的“治未兆”即患者尚未出现疾病征兆之时,“赢劣”即人体处于虚损或不甚健康的状态。中医“治未病”思想包含两层含义:从健康到亚健康的预防以及从亚健康到疾病的预防,即“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在此基础上,他制定出“治未病”四部曲,精心调养、合理饮食、强身健体、科学用药。刘征彦[5]等研究认为“未病先防,调摄养生”即未病养生,防病于先,避免疾病的发生才是根本;“既病防变”即在疾病侵入体后,宜尽治疗,组织病情发展;病后康复,即在病愈后,宜有所紧急,防治病情复发。陈翔[6]将“治未病”的思想内涵分为五部分:一是治其未生,即对体质差者防病,未并先防卫,防患于未然;而是治其未发,即早期治疗,截断疾病传遍途径;三是治其未盛,即把握正确的治疗时机,在病势并不十分强盛时进行治疗;四是治其未传,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已病慎治先安体内“未受损”之地,二是指通过治疗未病脏腑达到治疗已病脏腑的目的;五是治其未复,即愈后防复发,防治死灰复燃,杜绝病根。

清代名医叶天士对于“既病防变”的研究较前人更为深入,其在《温热论》中指出控制温热病发展变化的积极措施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并根据患者体质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以防传变,这种辨体质、防传变的用药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现代中医养生学者大都主张最能体现“治未病”思想的三个层面照收:“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既病防变”。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身保健方法和手段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维系“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健康状态。

1.2养生产业的思想内涵

养生产业是指提供预防、保健、自然疗法、休闲和恢复性健身商品和服务的部门的总称,它能满足人类健康养生所包含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健康产业及文化艺术服务业等。通常包括健身休闲会所、美容养生会所、生态养生旅游(生态休闲产业)、温泉SPA、有机国药产业、有机食品产业、养生文化服务业、中医养生馆、美食餐厅(美食养生)、医疗养生旅游等等领域。其中养生产业的天然驱动内核是中医,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养生产业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服务业,始终指导着养生活动的开展,是养生产业发展壮大的深厚基石。

  1. 中医“治未病”思想面临的现状问题研究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推广“治未病”作为普及中医药服务的重要途径,被寄予厚望。现在越来越多的公立中医院开始设立“治未病”科,医疗机构正在经历由重治疗向防治转变的过程。但对于实现最终的目标,中医“治未病”思想仍需一段时间发展完善,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1当前的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随着中医“治未病”科室的逐步普及,已经让中医“治未病”的服务网络初步建成。但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等大多未提供“治未病”服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也仅对老年人和儿童开展一年两次的中医调养服务,无法满足人们对中医“治未病”的需求。这些不足都影响了“治未病”服务的可得性和发展性。

2.2中医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当前中医养生从业人员虽多,但中医养生保健的专业人才培养尚未形成完善成熟的体系,高层次人才和实用型技能人才短缺。中医养生专业课程原本只在部分院校的硕士阶段开设,一直到2017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创办的全国首批中医养生学新专业获批,这一专业才正式进入本科教育,此后,江西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院校也相继开设了此专业,但人才梯队的培养仍需很长时间,对于专业人才短缺的现状无法马上解决。

2.3监管职责并不明确

社会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是当前承载“治未病”职能的重要力量,但现在一些美容院、洗浴、保健店等休闲场所,都在打着“中医养生”的招牌招揽生意。这类机构在工商部门登记时既无基本条件标准,又无相应注册序列,更无专业要求,服务质量良莠不齐,效果不甚理想。因为是新业态,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没有对这类机构的监管作出明确的规定,客观上存在监管空白。

2.4医药科普宣传不到位

从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占比看,中医院承担了绝大部分就诊的患者,而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的诊疗人次占比偏低。主要是因为中医院在场地规模、医疗设备和医生资源方面优势明显。同时,也表明我国中医门诊部和诊所发展不足,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数量众多的养生机构,反映出当前民众对于养生的巨大需求,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不少人对于中医养生保健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

  1.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广西养生产业中的应用研究

2014年12月5日至7日于广西南宁市举行的广西中医药学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医药学会中医“治未病”学会研讨会于上,有学者指出中医“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科学性及超前性的集中体现。在当代疾病谱及医学模式发生重大转变的时代背景下,中医“治未病”理念与实践应时代的召唤重新焕发出新的光辉。社会对中医“治未病”工作寄予了殷切的希望,但如何构建以中医“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没有太多前人的经验可借鉴,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思考,开拓创新。

养生产业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理论的支撑,对个人健康进行评估,监测不同人群的体质状态,最大程度了解身体状况,缓解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在2001年成立了健康体检中心,在普通体检和住院体检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心理评估、亚健康状态评估等,使受检者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易患疾病和健康状态。中医专家根据不同体质和健康状态、易患疾病等,从起居调养、药膳食疗、情志调解、针灸推拿、养生方药等方面指导不同体质者合理选用干预方案,从而达到中医“治未病”中“治其未发”的目的。

广西作为中医药资源大省,特别是壮药、瑶药作为少数民族传统著名中医药体系,受到许多民众的追捧。广西中药材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中药材王国”。随着广西政府对壮医药的重视,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绚烂的壮医药文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充分发挥广西十万大山丰富的中草药资源,致力于打造广西中医药保健养生品牌,传播民族医药文化。比如发展的比较好的广西的百年乐,本草坊等都致力于中医保健养生产品的研发。保健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重在预防和保健的功效,这和中医“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开发利用广西中草药资源,发展广西中医药企业,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打造广西中医药保健养生品牌是目前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结语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全国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的试点工作,通过构建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养生服务体系实现“治未病”思想与养生理念完美融合,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8]。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广西养生产业的发展,将大大推动中医“治未病”的普及和发展,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对人类健康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还带动了广西经济的进步和中医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岑瑞深.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身心疾病防治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0):67-69.

2[?]程少丹,梁倩倩,施杞.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脊柱退变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6):71—72.

3[?]吴红洁.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2Z):258.

4[?]王琦.中医治未病解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08—1 18

5[?]刘征彦,王河宝,曹征.“治未病”思想研究综述.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5):98-100.

6基金项目:广西中医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项目(K201137904):八桂医学对情志疾病防治及用药经验整理研究。

作者简介:刘红(1993—),女,2018级硕士研究生在读,广西中医药大学

通讯作者*曹云(1982—),男,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讲师,硕士,中医医史文献。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