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山地公园植物景观修复初探——以怀化市岩门公园绿化改造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4
/ 4

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山地公园植物景观修复初探——以怀化市岩门公园绿化改造为例

吴劲捷

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城市山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要素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的今天,它在城市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两个层面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怀化市岩门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其特殊的山林谷地环境,另一方面则是其与城市的关联性。希望以此为山地公园植物景观修复探究的突破口,从设计原则、植物选择等方面来了解山地公园在生态修复中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山地公园;植物景观修复



0 前言

作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在党的十八第一次被写进了政治报告,而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从而奠定了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基本战略基础。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建设美丽中国、发展生态文明,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保护修复是必不可缺的,而过去单一的要素保护修复则需要逐渐转变为多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并从整体性、系统性和功能性上进行考量。山地与植物从天然特征而言,就互为依托,互为基础,本文从城市山地公园的植物景观修复角度出发,探索生态文明大背景下的城市建设途径。

1概念综述

1.1植物景观

植物景观是指天然或人工栽植的由乔、灌、草和古树名木等多种植物构成的不同林相、季相、绚丽多姿的不同植物群落景色[1],包括植物的形态、色彩、寓意等,通过人们的感观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美的感受和联想。

植物景观具有基础性,其体现在城市绿地中植物景观无论从丰富度还是生态功能上都远优于其他景观要素,且具有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流失、调节城市小气候和提升城市美感等功能[1]。此外,植物景观也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不同的地域环境滋养着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观,并展示着不同的地域文化与乡土情怀。植物景观还具有空间性,植物的季相变化产生了不同的景观效果,而大量公共空间的围合与变化通过植物景观来营造。

1.2城市山地公园

城市山地公园是指城市绿地系统中山地占据着较大比例的城市公园。城市山地公园中地形起伏变化比较大,是一种人工和自然生态系统紧密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2],拥有庞大的自然景观基底,也具备独特的土壤环境与植被环境。

城市山地公园的开发和建设不同于其他城市公园,其独特的山林地形环境与植被环境带给游人独特的心理感受与游览体验,山地公园内植被环境成为景观主体,空间的围合与营造、空间的变化形态、空间的序列感都需要依托植被而展示在游客眼中,因此,植物景观对城市山地公园而言,具有深刻的意义。

2 植物景观修复在城市山地公园中的探索

2.1 山地公园植物景观的特殊性

无论是山地公园还是山岳风景名胜区,其山林植被及其景观的好坏,是该地域风景评价的重要内容[3]。由于山地公园中地形环境与城市其他公园存在较大的差异,其规划设计的手法也大不相同,依据生态保护的基本前提,山坡和谷地的不同,植物生长的环境以及所塑造的空间都将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因地制宜”的设计在山地公园尤为重要。

2.1.1 原有植被覆盖率高,植物群落较为丰富

城市山地公园一般都位于城市近郊或边缘,拥有自然状态下的山林环境,同时也有着高丰富度的自然植被体系,同时因为地域性特征,山地公园中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与乡土性也是必然存在的。

2.1.2 植被生长环境存在差异

城市山地公园的植被生长受自然因素和非自然因素两个方面的影响。自然因素包括了温度、气候、土壤、地形等。山地公园中地形环境复杂,形态也多样化,因此不同的山地地形中土壤条件、光照水分、温度等条件都是不同的,山坡与山谷、阳坡和阴坡所适宜生长的植物种类也不尽相同。而非自然因素主要包括道路、水体、建筑等,这类人工产物对植物群落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完整性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也会对植物的选择与植物生长的形态产生影响。

2.2 山地公园植物景观修复原则

2.2.1 生态稳定性原则

城市山地公园中原生植被覆盖率高,因此植物景观修复要以构筑稳定的生态群落为基本原则,植物选择要按照“乡土树种”、“适地适树”和“合理生态空间”的理念[4],规范种植可适当引进具备一定观赏价值的外来树种,形成植物群落的竖向分布层次,丰富植物种类,维持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2.2 景观丰富性原则

山地公园作为具备游览、休闲功能的城市公园体系的组成部分,宜注重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品种,结合环境特点,强调主题与意境,同时还应该关注植物景观的季相特点和色彩搭配,创造出不同季节不同形态的植物景观。

2.2.3 近远期结合原则

山地公园的植物景观修复工作一般比较庞大,植物的生长周期也各不一样,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师时需要考虑慢生树种与速生树种的搭配,在满足近期绿化美化要求的同时,考虑远期的景观发展。

2.3 山地公园植物景观修复与空间结合思考

城市山地公园是一个人工和自然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人为活动的参与必不可少,也因此植被景观的修复必须要考虑与活动空间的结合。

城市山地公园中山林谷地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这些山林谷地所创造出的空间感也是不同的,不同的空间地段结合不同的植物进行优化设计,可以营造出最优的景观效果、开辟最美的景观视廊。山顶的植被一般都是较为茂盛,林冠线比较完整,为保证原生植被群落的完整性,山林部分可适当补植高大乔木与低矮的灌木或者地被,营造多层的植物景观群落,形成密林;山坡的植被景观要保证整个山体外形的完整与山林景观的完整,陡坡需要进行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种植来遮挡视线,同时给予美化,平缓的坡度地段可利用大面积的植物群体呈现大气、震撼的效果[5],同时也可规划以活动场地,利用混交林与多层植物结构创造出丰富的景观空间;谷地一般狭长幽深,但同时平地较多,适合各种场地的布置,谷地的植物配置可结合谷地的场所环境,如结合水面可以利用乔木+花灌木+藤本+亲水植物的群落模式,结合场地则可利用高大的常绿乔木打造林荫广场,结合道路可创造线性景观大道等。

3 山地概况

3.1 岩门公园概况分析

怀化岩门公园位于怀化市鹤城区,北起四方路,南临市政府;西抵顺天路,东至应民路,地块总用地面积为123.9ha(1858.6亩)。基地现状多为山地,整体平均山体高差约15-25m,内部最大高差约50m。地形起伏明显,其中0-10°占比30.95%,10-25°占比53.81%,25-50°占比15.24%,山谷带状空间地形相对平缓,利于开发建设,开展活动。

3.2 岩门公园的植物现状条件及问题

3.2.1 公园地形条件特殊

岩门公园场地条件较为复杂,基本现状为山地丘陵,占基地总面积的69.05%,有多个小山峰,山体围合的空间零散而破碎;另外有多个零星散落的水塘,水质良好;山谷空间相对独立,形态狭长,整体坡度较缓,采光良好。(如图1)

610a5af8c5782_html_2e0c1cdc73b09c97.jpg

610a5af8c5782_html_6ae4c5fb34c64715.jpg

610a5af8c5782_html_595f80c09b4447ed.jpg

图1 山、水、谷

3.2.2 现状植被条件

岩门公园中因地形因素的不同,植被的分布与现状条件都不同。基地北面地质条件为岩石山体,由于地质原因,植物品种较为单一,主要为草坪,植物覆盖较为稀疏,景观感受较为粗糙,分布面积约占基地面积的15.98%;而山谷处土壤较为肥沃,地势相对平缓,现状主要植物有桃树、李树、油菜花、菜地等,分布面积约占基地面积的32.27%;山林中植物主要为马尾松,品种较为单一,分布面积约占基地面积的42.88%;临城市道路界面的植物为近期刚建成不久,该地块植物主要为草坪及银杏等,分布面积约占基地面积的2.3%。

4 思路实践

4.1 岩门公园的植物修复思路

岩门公园作为城市型的山地公园,其植物修复与景观林建设的模式构建需要从城市公园景观建设向城市园林与大地景观相互结合的方向转变,利用标准化、规模化的植树造林,打造集绿化修复、生态休闲于一体的人工型山地公园,同时注重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

植物景观修复以“尊重自然,强调生态”的原则,结合场地形态特征,改善土壤条件,优化自然排水,营造坡林地形,同时科学运用生态学原理,以植物群落或种群的形式配置,构成一个复合、多层次主体的混交植物群落。在植物配置上,保留现状大多乔木,尽量多用本土植物,清除外来的入侵物种,保护本地生物的多样性。

4.2 岩门公园植物景观修复策略

4.2.1 立竿见影,打造城市街景绿廊

沿顺天、府前路、应民路、四方路的公园区域,直接与城市接壤,是展示公园形象的直接门户,本次植物修复通过对现有界面植物天际线进行改造,对植物群落进行增补,丰富城市界面植物景观,展示公园形象。(如图2))

1)沿顺天路、府前路城市界面:植物设计延续现有已建部分植物风格,以大草坪结合边缘花径、乔灌木的形式,形成沿路开敞空间,迅速成景。

2)沿应民路城市界面:与太平溪风光带结合,延续生态、绿色的设计理念,以花灌木结合常绿阔叶乔木为主进行打造。

3)北侧城市界面:以公园景观大道为主要载体,通过植物的列植形成仪式感,作为迎宾区。

610a5af8c5782_html_1ca8022788faf082.png

图2 沿城市界面植物景观示意图

4.2.2 四季有景,打造全年段浪漫花谷

岩门公园中有大量被山丘包裹的腹地、谷地以及梯田,是主要活动节点设置最多的区域空间,植被种植设计应考虑对谷地环境的氛围营造,通过不同植被创造不同感受的空间,为游客带来奇妙舒适的游览体验。依托现有的植被,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成片种植,形成醉春风、扑流萤、锁清秋、觅寒香等四大主题山谷。其中醉春风在利用现有的桃花、李花、油菜花等植物进行增种的同时,成片种植樱花、海棠等春季开花植物,结合董家冲水库打造樱花谷、桃花源等主题花谷让游客体验漫山遍野香雪海的春意之境。扑流萤则是通过对山林环境梳理,补种紫薇林、芙蓉谷,结合现有水塘打造夏季主题植物景观,同时利用水生植物改善水体环境,恢复生态。锁清秋则首先梳理梯田景观,结合主游路进行植物景观设计,选择合适的山谷场地进行植物种植,以秋色叶树种为主,如乌桕、红枫、枫香,并选择秋季开花植物如桂花等,感受秋的花叶之美。围绕岩门水库打造水杉片区,同时适当丛植池杉、少量水松,沿路种植枫香,红枫、乌桕等,搭建红叶主题山谷植被。觅寒香结合应民路入口看,以腊梅、美人梅等品种作为基调树种,营造冬游花景。

4.2.3修复山林,打造丰富多彩的山林景观

1)复绿工程:针对整个公园区域山体土壤裸露区域进行植被修复,包括因开发建设所引起的土壤裸露部分、山林边缘土壤自然变形过程中出现的泥土区域。近期对沿顺天路与府前路界面黄土裸露区域进行草皮覆盖,减缓水土流失状态,逐步修复生态环境。远期逐步进行灌木栽植以及种植阔叶乔木,逐步形成乔灌草的竖向空间层次,完善山林植被生态群落搭建。

2)草丘提质:针对公园大面积的荒坡区,覆土层较薄,植被以草为主,生态性与景观性不强,通过试种选择耐旱、耐瘠、速生植被改善土壤条件,配置植物种群,以达到景观美化、生态恢复的最终目标。近期以撒播草籽和丛植杜鹃为主,形成大面积草坡或者花坡景观。远期逐步引种乔灌木,可以选择适合种植的观果观叶植物以及其他阔叶树种,如火棘、赤皮青冈、鸡爪槭、乌桕、栓皮栎等。

3)林相改造:通过公园主游路的设计,疏解道路两侧林地,利用主游路行道树的种植,形成道路序列空间;清理山脚植被,疏通下层植被空间,在山脚增补地被草本植物如麦冬、红花酢浆草等,山林部分则通过增种阔叶树种,如木荷、香樟、杜英等,逐步将马尾松纯林群落转变为多树种多层次的针阔叶混交林。营建合理开阔的场地空间。近期主要是对主游路以及沿顺天路、府前路山体界面的改造,使其能够顺利投入使用,并提升景观质量。(如图3)

610a5af8c5782_html_5d57ad497c99765d.png

图3 沿主游路林相改造示意图

5 总结

城市山地公园作为一个复合多层的生态系统,兼具了生态涵养与城市休闲的双重功能,其植物景观修复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程,本文从景观角度对山地公园植物修复提出了些许思路,但还略显粗浅。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一个良性循环状态的山林生态系统是建设美丽中国、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合理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多的努力与实践,植被修复的策略思路有很多种,方法也是多样的,在实践中应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全面考虑。

作者:吴劲捷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刘宁,邵波,王海洋.山地公园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以重庆洪恩寺公园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3:277.

[3]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李艳霞.鲁中南山区生态景观型小流域规划设计——以泰安市里峪小流域为例[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6.

[5]王甲.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营建研究——以绵阳市三台县城市森林公园为例[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