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213162
摘要:小学是学生养成各项基础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展高质量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同时还能够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小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更倾向于用生活经验对理论化的知识进行理解。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开展策略,以期提升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幸福感,从而为教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开展策略
小学生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科目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受到年龄阶段和人生阅历的影响,对于理论性较强的道德知识感到难以理解;加上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坚持采用“口授+板书”的教学模式进行道德知识课堂教育,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被挫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开展《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活动,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推动学生的成长。
一、构建生活情境,增强学生幸福感
在当前许多教师采用“口授思想道德理论基础+知识练习”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灌输,这样以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主动性。因此小学思政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学习能力等综合个性特点,为学生构建生活化情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生活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达到对《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和知识实践能力,从而养成全面的、良好的人格。
以《学会宽容》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不仅要引导学生明白“宽容”这一优良品质的具体含义,还要使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到这些优秀品质,做到思想道德理论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展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时,我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进行了学习小组的划分,在学习本节课“宽容”这一思想美德知识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编一个关于“宽容”主题的小型生活剧,并由小组内成员共同发挥,编写剧本并为大家表演。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参与情景剧的制作和表演过程中会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在剧本的构思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加深了对“宽容”这一优秀道德品质的立即,有效提高了这节课的学习质量。
二、结合视听内容,增强学生幸福感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活动,实现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当前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也要与时俱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视听化的教学情境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相关理论知识的内涵,形成良好的沉浸体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知识的学习质量。
以《地球,我们的家园》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我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了生活化教学活动,学生在观赏关于地球知识的动画视频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我们生活的星球的美好,在看到树木被砍伐、工业污染的河流、小动物的无家可归等视频内容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在最后,教师可以从身边的小事为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来保护地球环境,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增加学生对地球环保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地球,我们的家园》这节课的教学质量。
三、设计生活实践,增强学生幸福感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对思想道德和法治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道德之美,促进学生在生活中遵自觉实践道德与法治。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影响,从生活实践入手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法制观念,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质量。
以《应对自然灾害》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为例,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单纯的为学生进行自然灾害知识的讲解,难以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不能保证学生意识到自然灾害应对措施的重要性。于是我引导学生开展了“自然灾害应对知识调查”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到课堂外发送问卷,包括:“自然灾害的种类”“自然灾害的破坏形式”“自然灾害来临时的紧急避难措施”等调查内容,然后以引导学生根据调查问卷的回复内容进行知识的整理,通过课堂模拟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实地演练,推动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变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极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养成全面、独立发展的人格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江西教育,2021(18):36.
[2]周健.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实施刍探[J].成才之路,2021(17):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