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摘要:在大学内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诉求是要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未来进入社会工作后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也会积极肩负起自身责任,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策略
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人民认同的价值观,能够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尤为重要。目前,大学生受社会发展的影响,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倾向,这就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高校价值观教育较为弱化、知行合一有待落实、教育方法较为单一,因此,高校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整合价值观资源、拓展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一)教学方法落后、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大学教育中无论是在教学方法上抑或是在教学手段上都明显落后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必须使核心价值观教育迎合时代发展变化,保持改革创新,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成绩。但是由于教学手段和方法都较为落后,这就导致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教学方法不够丰富,改进步伐缓慢,教学效果不充分等问题出现,学生受这些问题的影响,能够获得教育效果将颇为有限。落后、单调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硬性灌输式的教学手段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心理,进而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二)在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教育缺乏关注与投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转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界也受其影响逐渐出现教育产业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突出表现为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时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向职业能力建设方面倾斜、向学术技术创新方面倾斜、向学科硬件建设方面倾斜,而相较于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教育上却凸显出极大的不足,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与投入,进而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校整体发展的进程中地位较低,缺乏重视力度。
(三)一些大学生缺乏诚信观念与敬业精神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认知与行为相统一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丰富的内容,会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未来工作带来指示性的引导作用。但是在大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脱节的情况,突出表现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致,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只是“带书”上课,同时,很多大学生对于学业缺乏敬业精神,对待学业只是应付了事,对于专业知识掌握不清、认识不明,此外,一些大学生缺乏诚信观念,作弊抄袭屡见不鲜等。这都是因为大学生只是在课程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所了解,一旦相关学习完成后,并未在实践中落实,不具备核心价值的实际应用能力,这就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没有实现知行合一,缺乏实效性。
二、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策略分析
(一)掌握核心价值观教育地位,提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识
进行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必须要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地位。因此,高校必须明确自身作为教育者的身份,提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识。尊重学生合理诉求和个性发展,并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成长进行积极引导,不仅要满足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知识的了解需要,更要提升学生的应用水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思想、心理、能力都能够带来积极影响。教师应该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学目标相挂钩,在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也要加强教育践行者的身份地位,提高个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热爱工作、尊重学生、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积极发挥带头作用,
(二)要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法,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质量以及效率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法,既包括以教师为主体的高校教育的内化方面,又包括社会教育宣传的外化方面。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各种方法进行有效梳理,能够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质量以及效率。首先,应该充分发挥大学内政治理论工作者的主导作用。在大学内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来开展,从事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教师大多长期从事于相关理论研究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储备优势。因此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大学内政治理论工作者的主导作用,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刻站在理论前沿,真正发挥出实效性作用。其次,开拓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作用。挖掘校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力量,比如可以邀请校外教育宣传组织到大学内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报告。校外的教育资源更为丰富、多样化,能够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校可以邀请在各自研究领域内有所成绩的专家学者来进行学术报告,这些专家学者都具备优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并且高瞻远瞩、成绩卓越,能够带来良好的教育效果。最后,高校可以建立多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在现代科学技术引领之下,进行教育工作也可以实现多元化。
(三)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建设过程中是以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来进行实现的,它是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在大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不同层次上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诉求。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扎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正确的指导思想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国情与世情,进而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应该引导大学生树立共同理想。将自己的个人理想与我国的共同理想相匹配,将个人需求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不仅将极大地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够使大学生在共同理想下,保持艰苦奋斗,实现个人成长,更要实现祖国的腾飞。最后,在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该注重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结束语
综上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梦想之舵、精神之钙、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既承载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念,又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吸收了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关乎合格接班人的培养,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大学生的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辛勤.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创新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03):105-107+117.
[2]高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21.
[3]梁艳青.谭林.关世龙.张伟.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探析[J].中外企业文化.2021.(05):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