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平市马皮乡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 广西桂平 537203
摘要:乡村风貌是存在于世间最为广泛也最为原始的一种风貌类型,包含了广阔的自然空间和生活环境元素,也包含了丰富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风貌的变迁和其它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都和社会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但伴随经济的发展也给乡村地区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使得乡村风貌在继承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文章主要分析了乡村风貌要素构成及提升路径,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
引言:通过对当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乡村”风貌特色逐渐消亡问题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乡村“风貌”特色保持策略,以此引导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乡村小镇形象的建设与发展。
1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经济的快速发展往往伴随着能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重工业等污染严重的产业逐渐向乡村转移,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并未同步,导致乡村环境状况日益恶化,景观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相应地对乡村原始风貌的继承及发展带来十分严峻的考验。
1.2 城乡差距日益拉大
乡村与城市相比,发展条件相对较差,自身发展能力相对薄弱,在当今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同样体现在城市与乡村整体风貌的差距日益拉大。
1.3 乡村历史文化特色日渐消失
乡村作为最原始也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种人类聚居地,其丰富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特色在每个社会发展阶段都是不可或缺的“大美”,而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的发展盲目跟风城市,乡村人口的流失以及大量乡村建筑的拆迁和改建对乡村文化特色的冲击十分巨大,因此对乡村风貌的合理改造是应该立即着手的问题。
2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2.1 追求自然与人文和谐
突出乡村山水特色,注重山地、丘陵、田园之间的天然氛围与情景的塑造,创建休闲旅游小镇风貌。立足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等实际,挖掘文化内涵,展现地方特色。
2.2 达成历史与现代对话
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展示乡村生态特色,统筹推进乡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建设。增强地域特色,体现乡土文化,突出时代特征。
2.3 创造建筑与环境相融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建设重点,提升乡村整体建筑风貌,突出生态景观空间的营造,加强绿化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造休闲游的总体环境品质。
2.4 现游乐与产业共生
开展多样化的经营开发模式,追求旅游、商业经济的双赢,提升区域经济价值。
3乡村风貌的提升路径分析
3.1 新的乡村面貌应是“洁净的”。早期乡村面貌在自然景观上是无可比拟的,尽管在基础设施上与城市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是整体的自然环境保持着一种城市没有的“单纯”与“洁净”。然而,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乡镇发展在资源消耗、土地利用和碳排放上都是扩张性的。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乡村也成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大量无法在城市落户的污染企业在乡村不受控制的发展,排污处理形同虚设,不仅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给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隐患。因此,经济发展速度不应以环境为代价,乡村社会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保留原有面貌的“洁净性”。修建先进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是新建社区和改建村庄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不应成为工业排污和垃圾处理的场所,而应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提供可能性,成为居民选择“慢节奏”生活的栖居地。
3.2 追求个性,追求乡镇建设特点应成为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准则。每个地区,每个村落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所在。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应以乡村生活的“模式化”和“趋同化”为代价。全球城市建设在经历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之后,已经开始将城市发展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和保持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协调、平衡的发展模式。因此,作为与自然环境唇齿相依的乡村生活环境,从一开始就应该始终坚持保持其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性。这种地域特色的保持,不能仅仅依靠个别人或人群的自我意识来实现,而应纳入整体区域发展策略进行控制,制订详细的城市设计导则进行指导,避免“千村一面”的情况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愈演愈烈。
3.3 环境建设应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设计。乡村环境与城市环境相比,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更高。乡村环境建设应纳入到整体区域的自然环境中去,无论是过去分散的村落,还是如今新建的新型农村社区。都应该将其看作是从整体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一种特殊自然环境,而不能将其与周边自然环境用人工的方式割裂开来。因此,乡村环境的治理和设计应更加注意景观环境的设计。不仅仅注重花草园艺、植树造林方面,更应注重建筑的形体设计、道路的线形设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设计以及城镇标识的设计。应注意区别对待大都市-城市-小城镇-乡村在不同级别中的景观设计要素,通过全面细致地规划,既要保护那些肥沃的农田,又要保护水域、沼泽、山坡、林木等环境资源;要进行全局性的成片保护原则,而不是单纯的个体保护原则。
3.4 合理制定开发策略,形成多元共建的健康环境。乡村小镇的建设在人口集中、土地集约的情况下需要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努力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这其中,建设资金的来源成为乡村小镇建设发展导向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通常,国家资金、地方财政和开发商建设是建设资金的主导力量,而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建设意图往往成为乡村小镇建设的主导风向。缺少行之有效的开发策略的约束和指导,地方性开发就成为个人主观臆断的试验场。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更多的是在具体的技术数据层面进行指导与限定,而对于城市设计方面的内容限定与指导过于宽泛,缺少针对性,这就很容易造成乡村小镇在建设过程出现“趋同化”和“城市化”的现象;而开发商在乡镇发展过程中极易创造经济效益,却无法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因此,加强制定总体开发策略,形成完善的城市设计导则,并将其纳入法定章程,保护国家、地方政府、开发商、居民的各方利益,形成多远共建的健康发展环境,是当前我国乡村小镇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3.5 将公众参与机制落实到行动中去。公众参与机制在我国的乡村小镇建设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这种参与机制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表面性。地方政府应鼓励公众参与到建设中来,而不仅仅是“坐、等、靠”的依赖国家、政府进行开发建设。同时,公众参与应摆脱形式化、模式化,保证参与对象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与合法性。通过行之有效的参与机制,促进公众对乡镇建设的支持和理解,加深公众对家乡的归属感,减少民众与政府的对抗,同时,也能有效的保护地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现代高质量的生活品质不能依靠马路的宽度和建筑的高度来衡量,生活中也不能仅仅充斥着噪音和汽车尾气;独具魅力的人文生态和文化沉淀永远是一个地方吸引人的决定因素。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不能与城市的发展相脱节,但是也不能成为城市发展的“模仿者”和“复制者”。以城市为中心,以自然为背景,乡村小镇是两者之间最好的过渡和桥梁,如何保有“乡村”风貌的自然、人文特色,延续乡村社会发展的历史,发展现代化的生活条件,是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4结语
总之,在乡村风貌改造的过程中,除了要改善村落风貌,还必须尊重当地的土地,维持村庄原有的肌理、景观生态格局,延续当地的历史文脉。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基于有机更新的乡村风貌的继承与发展能避免新农村建设大潮下保护性衰败和建设性破坏的困境,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景娟.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原则及其应用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9(2).
[2]陈叶龙.面向可操作性的村庄规划管理探讨[J].规划师,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