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教学中的法治观念培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9
/ 2

法理学教学中的法治观念培养研究

钟林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 510642

摘要:众所周知,在现代的法治国家中,法治观念已然成为所有公民所共同具有的基本观念。而在中国的教育中,法治观念的培养还处于严重欠缺的发展阶段。而法理学作为我国法学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要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输送大批的法律工作者,法理学则应当从现有的重视理论知识传输的氛围中脱离出来,进行进一步改革。当代教师在这门课的教学中不应该再局限于基础知识的传输和讲授,更应当将目光和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上。

关键词:法理学;教学;法制观念;培养

引言:法理学作为现代法学教育主要的理论学科之一,在当代大学法学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每一位任职法理学教育工作的教师都应当认真考虑和反思如何在法学教育中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培养更为优秀的法理学人才。众所周知,对于法学科目来说,虽然传授系统的法学理论知识必不可少,但对于法理学教学不应当只是局限于对于法律知识的讲授,更应当着重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一、加强法理学中的法治观念的原因

1.中国法治建设新时期的背景

在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也把依法治国提高到一个不可撼动的高度。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加强我国的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99年的宪法修正案中,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和治国目标被载入了我国的《宪法》之中。法学教育重要性凸显,进一步加强人们的法治观念已经迫在眉睫。

2.法理学核心价值

法理学教学的核心在于通过系统的理论框架将法律所特有的观念、原则、价值理念以及内在精神传授给学生。虽然它的根基属于法学体系中基础理论和一般理论的一门人文学科,但法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基础上对于人类所具有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和人类的生存精神核心等有关问题的探究和思考方法教授给学习法理学的人们,这也是在大学教育之中学习和真正掌握法理学知识的核心、价值所在。

3.法学教育的时代使命与任务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为推动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应当明白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应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南,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合格的法律工作者。在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后,让他们进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成为国家好的法官、律师、检察官以及更多的法律工作者。所以当今法理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便是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

、在法理学中加强对学生法治观念培养的措施

1.更新法理学教学的内容

在建国初期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计划经济的消极影响和封建时代中对于西方国家的敌对思想,人们对“法治”、“人权”等词还存在一定的抵触,在后来的市场经济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建设中,国家虽然逐步对公民进行“依法办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教育,但是一大部分公民依旧仅仅停留在口号的层面上,并没有对真正的法治观念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法学教育者在至今的法理学教学中,还抱着旧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在严重脱离中国法治建设实际的同时也与拥有新思想的学生产生背离。在现代法治建设新时代,习主席也进一步强调,法律上层建筑对于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功能影响,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作用,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必须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所以对大学教育中的法治教育进行改革显得尤为必要。法理学教学内容改革的第一步应从法学的根基抓起,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到法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抓好法理学课程的有机融入,开展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法治思想学习教育。第二步则应当进一步充实现有的法学教育的内容,吸收我国古代对于法治观念的优秀思想内容,整理纳入到我国大学教育的课本之中。开设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专题,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理学重点内容有机结合,将教学重点从对法学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中转移到回答、解释和发展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中国问题、中国现象和中国实践上来。

2.改革法理学教育的方法

在当代的法理学教育中,法理学教条化、纯粹知识化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根深蒂固的存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加上法理学学科自身抽象化、理论化的特点,学生和教师存在着将书本上固有的条条框框死记硬背的懒惫心态。要避免这种将充满理性魅力的丰富理论知识变成空洞的教条的情况出现,改革法理学教育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法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包括:①教师应当更多地进行法治观念教育以及对中国法治建设中出现的中国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立足于实践,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保持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时融入更多的当今实事和新颖的实例。②在对学生的课程考核中应适当减少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融入更多当下实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法治观念对事件进行逻辑分析和理论探究,让学生明白法理学知识的学习重点不仅仅在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应当强化自己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

法理学教育者应当秉持进一步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的信念,以身作则,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对法理学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更契合实际的改革,为21世纪的新中国培育出更优秀的法学人才,为中国的法治建设进一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武建敏.社会治理的法治之维——现代法治的理论展开[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03):100-109.

[2]魏敦友.现代中国法律秩序的生成机理与公共法哲学的理论建构——孙国东博士新著《公共法哲学:转型中国的法治与正义》札记[J].法律与伦理,2020(01):301-309.

[3]马念珍.法理学课程教学困境与本科法学人才培养问题探讨[J].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0,32(05):91-96.

[4]范振国.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本科法理学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8):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