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

王秀菊 1 牛小丽 2

1 . 伊宁县英塔木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835119 2. 霍城县农业农村局 835200


摘要:中后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加强对于中后期的病虫害管理,对于小麦产量的增加以及质量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措施方面入手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提升种植户对于中后期病虫害的抵抗意识,完善相关防控措施以促进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特点;防治措施

小麦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类型,如种植过程中未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将会对其产量和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小麦生长至中后期病虫害的发生率较高,如防治效果较差,将会影响到小麦最终的品质以及产量,给农户造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方面,大部分农户仍然采用传统的药物防治技术,虽有一定防治效果,但是由于该防治措施并不科学合理,实际药物使用方面也存在药物使用量或者使用时间不恰当的情况,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导致出现人力、物力浪费,甚至影响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的问题。因此,需要种植户明确认识到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来对相关防治措施进行合理应用。

一、小麦条锈病

(一)发生特点

小麦生长到中后期发现叶片上存在隆起的条形锈斑,则可基本确定其属于条锈病,大部分小麦条锈病发病初期的病症表现均体现在叶片部位,但是严重情况下也会对小麦的叶稍、茎秆部分产生影响。

(二)防治方法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率大于10%,则可使用药物进行防治处理,小麦条锈病防治中常用的药剂主要为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者1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第1种药物的用量需控制在每亩地105-125克左右,第2种药物的使用量须控制在每亩地35-45克左右,且第2种药物的使用需要兑入35-50千克水后进行使用,小麦条锈病的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到5月中上旬,此时是小麦中后期成长的关键时期,可以每间隔8天进行一次喷药,1-2次即可[1]

二、小麦白粉病

(一)发生特点

小麦白粉病病菌发病之后,首先会对小麦植株下部的叶片产生危害,导致出现椭圆形状的病斑,且会覆盖白色粉状霉层,与条锈病相比来看小麦白粉病对于叶片的危害比较重,但是如防治不及时也会对叶稍和茎秆产生损害。

(二)防治方法

小麦白粉病防治之前,需要对小麦田内白粉病发病情况进行综合调查,一旦出现10%左右的病叶发病则需进行防治,药物选择方面与条锈病相类似,其13%烯唑醇可湿性粉剂使用量约为20-30克左右,将其混入30-45千克水中即可喷洒,而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用量为每亩80-100克即可[2]

三、小麦全蚀病

(一)发生特点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早春时期,小麦出现全蚀病发病之后其返青会受到影响,且植株难以生长到正常高度,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特点主要是病株根部发黑,部分叶片会出现发黄等情况,而所新生长出的麦穗会出现白穗状况,此类症状的民间叫法又被称为“黑根白穗”。

(二)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与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式基本相同,但是其用药频率需要有所增加,需每间隔5-7天进行一次喷药,保证从根本上预防全蚀病的效果[3]

四、小麦赤霉病

(一)发生特点

小麦赤霉病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病害类型,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会对小麦麦穗茎部产生严重损害,该部位会出现红褐色病斑,且此类病斑表面会附着粉红色的霉层,其病变表现非常明显,也便于辨别。

(二)防治方法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需要加强对于阴雨天气的预防,小麦赤霉病的传播集中在扬花期的阴雨天气,此时期需要做好药剂的喷洒预防,可以使用23%-27%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其用量约为每亩地160-210克即可,由于小麦赤霉病的流行性比较强。因此,在实际药剂防治时需要每间隔6天进行一次给药,如严重情况下可重复多喷1-2次[4]

五、小麦红蜘蛛

(一)发生特点

小麦红蜘蛛病害的发生,主要是小麦叶片上出现黄白色斑点,是因为红蜘蛛对小麦叶片表面汁液吸取后所留下的,中后期如红蜘蛛虫害大范围活动,会给小麦叶片的正常结构组织产生影响,不利于小麦光合作用的进行以及有机物的积累。

(二)防治方法

小麦红蜘蛛虫害处理之前需要对其田间数量进行基本的估算,常用的药物主要为20%的扫满净乳油1000-1500倍溶液或者8%阿维菌素乳油3200-4200倍溶液。小麦红蜘蛛虫害的活动会对小麦的叶片部位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导致小麦抽穗困难,因此加强对于小麦红蜘蛛的防治是需要重点重视。

六、小麦蚜虫

(一)发生特点

小麦蚜虫的虫害发生与红蜘蛛相类似,其对于小麦的危害主要是对其叶片汁液的吸取,逐渐对小麦整个植株有机物的循环积累产生影响,小麦蚜虫的吸液部位除了小麦叶片之外,还会对小麦的麦穗产生影响,将会直接危害到小麦的千粒重。

(二)防治方法

小麦蚜虫的繁殖速度非常快,数量增长迅速,对于小麦生长产生的威胁也是非常严重的,首先同样需要对其蚜虫数量进行粗略估算,一旦其数量超过500只可进行药物防治,可以使用10%蚍虫林可湿性粉剂15克左右,对每亩地的小麦进行喷药处理,或者还可以选择22-32毫升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混合32-47克的水进行喷药,以达到小麦蚜虫的杀虫效果。

结束语

综上可知,小麦生长中后期的病虫害发生类型比较多,且发生率较高,如此时期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过差,将会对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作为小麦种植人员,需要明确了解各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以及发生类型,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以及处理,提升病虫害防治质量,保障小麦中后期的健康生长以及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花伟,郭献辉.滑县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J].河南农业,2019,000(019):40.
[2]游泽泉,毛岩.莱州地区小麦中后期常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方法[J].农业科技通讯,2019,000(007):222-223.
[3]彭毛措.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20(8):90-90.
[4]韩娟.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河北农业,2019,288(03):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