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卫生所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 目的 考察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比分析了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分别在冰箱、室温避光、室温光照条件下,左氧氟沙星含量及组成的变化结果。结果 左氧氟沙星在0.5~200mg/L范围内具有优异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冰箱和室温避光条件下,左氧氟沙星含量不发生变化;在室温光照条件下,左氧氟沙星含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放置2周后,其含量仅为起始值的51%,且左氧氟沙星发生降解和氧化,产生4种新的物质,分别为去甲基左氧氟沙星(m/z=348.14)、去羧基左氧氟沙星(m/z=318.13)、左氧氟沙星-N-氧化物(m/z=378.15)和去侧环左氧氟沙星(m/z=264.13)。结论 在临床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时,要注意避光存储,避免左氧氟沙星含量及结构发生变化。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液相色谱;质谱;降解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志码:A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适用于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外眼部感染性疾病,是应用广泛、疗效显著的一类眼科抗菌药物,其主要组分为左氧氟沙星[1]。针对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或注射液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左氧氟沙星含量检测、药代动力学分析、质量控制评价等方面,对左氧氟沙星含量进行分析检测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2-4]、紫外分光光度法[5]、荧光分析法[6]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具有分析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小、定量准确性高等优点获得普遍应用。相关研究报道表明[7-8],左氧氟沙星在高温、光照等条件下比较稳定,基本没有检测到降解产物。然而,对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不同存储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尤其是光照条件下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如何变化,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鉴于此,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色谱-质谱联用法,跟踪分析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不同存储条件下的变化趋势和结果,为后期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分析检测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乙酸、乙酸铵:分析纯,天津百世化工有限公司;乙腈:色谱纯,北京迈瑞达科技有限公司;左氧氟沙星标准物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药店市售。
BP221S型sartorius电子天平:精度0.1mg,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Agilent 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Q-TOF高分辨质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
1.2 分析条件
液相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18柱(5 µm,150 mm×4.6 mm);流动相A为0.2mol/L乙酸+0.2mol/L乙酸铵溶液,B为乙腈,20%B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96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µL。
质谱分析条件:雾化器25psi,干燥器10L/min,温度350℃,检测模式为正离子模式。
1.3 定量分析
用蒸馏水准确配制500mg/L的左氧氟沙星标准溶液,作为母液;将母液进行稀释,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5、2、5、20、50、100、200mg/L的系列标准溶液,作为绘制标准曲线的工作溶液。
1.4 稳定性考察
将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分为3份,标记为A、B、C,分别置于冰箱(~4℃)、室温避光(~20℃)和室温光照条件下,连续跟踪分析2周时间,对比不同储存条件下,左氧氟沙星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同时,对左氧氟沙星发生变化后的组分进行跟踪分析,确定其结构组成变化过程。
2 结果与讨论
2.1 定量分析
在确定的色谱分析条件下,对不同质量浓度的左氧氟沙星标准溶液进行色谱分析,每个浓度点测试3次,取峰面积的平均值(Y),以Y对质量浓度(X)做图,结果见表1和图1。实验结果表明,该色谱法可以获得良好的线性关系,最小定量限为0.5mg/L。
表1 左氧氟沙星定量结果
线性方程 | 线性范围,mg/L | 相关系数 |
Y=93.3X+200.3 | 0.5-200 | 0.9997 |
图1 左氧氟沙星的定量回归曲线
2.2 左氧氟沙星含量变化分析
在实验设定条件下,分析检测滴眼液中左氧氟沙星组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见表2。
表2 含量变化测试结果
实验检测 | 浓度,mg/L | ||
滴眼液A | 滴眼液B | 滴眼液C | |
初始值 | 100.0 | 100.0 | 100.0 |
第1天 | 100.4 | 99.5 | 95.7 |
第2天 | 100.4 | 100.3 | 85.6 |
第3天 | 99.0 | 100.6 | 81.2 |
第4天 | 99.9 | 100.5 | 75.6 |
第5天 | 100.4 | 100.3 | 72.4 |
第6天 | 100.4 | 100.6 | 69.1 |
第7天 | 100.2 | 100.8 | 66.7 |
第8天 | 100.0 | 100.2 | 63.2 |
第9天 | 99.5 | 99.8 | 60.5 |
第10天 | 99.8 | 100.0 | 58.2 |
第11天 | 99.9 | 99.8 | 56.3 |
第12天 | 100.2 | 100.5 | 54.5 |
第13天 | 100.0 | 100.1 | 52.8 |
第14天 | 100.1 | 99.6 | 51.0 |
由上表可以看出,当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存储于冰箱或室温非光照条件下,其含量保持不变;如果将其置于光照条件下,其含量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放置2周后,其含量仅为初始含量的51%,且有进一步下降趋势,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左氧氟沙星含量变化趋势
2.3 左氧氟沙星组分变化分析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中仅含有左氧氟沙星,几乎不含其它共存组分;当其在光照条件下放置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中除了左氧氟沙星外,检测到了其它一些共存组分,如图3所示。
图3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色谱图(左:初始溶液;右:光照后溶液)
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光照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新形成4个较为明显的化合物,分别标记为组分1~4。对新形成的4个化合物进行质谱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可以确定这些化合物分别是去甲基左氧氟沙星(m/z=348.14)、去羧基左氧氟沙星(m/z=318.13)、左氧氟沙星-N-氧化物(m/z=378.15)和去侧环左氧氟沙星(m/z=264.13),它们的结构示意图和质谱图如下所示。
左氧氟沙星 组分1
组分2 组分3 组分4
图4 不同组分结构示意图
3 结论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避光条件下,可长期保持稳定,主成分左氧氟沙星不发生变化;当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置于光照条件下时,左氧氟沙星含量随光照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且左氧氟沙星发生降解和氧化作用,形成一些新的物质。因此,在临床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时,要注意避光存储,避免左氧氟沙星含量及结构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闫瑾, 刘美欣, 张蕊, 等. 复方盐酸左氧氟沙星丁卡因滴眼液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J]. 中国药房, 2012, 23(29): 2729-2731.
刘世萍, 马妍妍, 郭美华, 等. HPLC法测定复方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中3组分的含量[J]. 中国药师, 2013, 16(11): 1708-1710.
田洪斌, 杨柏涛, 王明翠. 国产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杂质谱分析[J]. 中国药事, 2014, 28(3): 255-259.
蒋荣, 殷海霞, 顾佳美. HPLC法同时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中两种成分含量[J]. 化学工程师, 2020, 12: 33-35.
周雪婉, 任乃林, 陈少敏, 等. 旋光-紫外分析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中左氧氟沙星的含量[J]. 广东化工, 2011, 38(4): 135-137.
杜黎明, 吴昊. 左旋氧氟沙星的荧光光谱法研究[J]. 分析科学学报, 2005, 21(6): 603-606.
王维剑, 谢元超, 刘琦, 等. 左氧氟沙星的有关物质研究进展[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0, 35(11): 820-825.
王维剑, 李涛, 李军, 等. HPLC-MS法鉴定左氧氟沙星的降解产物[J]. 药学学报, 2012, 47(4): 498-501.
作者简历:潘静(1990-),女,甘肃省兰州市人,大专,护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内科护理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