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流域化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流域化管理研究

高天昊

大庆市生态环境技术保障中心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316

摘要: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受人口基数的影响,人均持水量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水污染和浪费问题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充分认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价值,探索更加高效的保护方式和管理手段,促使有限的水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合理利用,水资源污染、浪费问题得到良好控制。

关键词:水环境;水资源保护;流域管理;研究

1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基本内涵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要实现最大化的保护与管理,科学合理利用,才能推动人类全面健康发展。首先,要进一步明确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范围和目标,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是指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合理控制水资源的发开和利用,对区域性水资源进行保护,防止水源枯竭、水源污染、水流受阻等问题,最大化满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水资源保护包括的范围很广,主要由水量保护和水质保护两部分组成,改变任何一部分都直接影响到水质。狭义的水资源保护就是有效保护水质,通过实时监测、评价和技术控制来保护水质,保证水质不受污染,这种保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国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必须充分适应综合开发的需要,通过有效界定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任务,根据不同的水功能,明确不同水体的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充分实现资源的科学保护。从已知的水资源价值来看,水资源可分为许多不同的价值功能,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渔业用水、生态用水、航运用水等。因此,要根据水资源的功能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并进一步通过经济、政治、法律、科技、工程等相关措施对水量和水质进行管理。水量保护可以由政府主导,综合统一规划、科学统筹、全面配置,制定和完善水资源取水许可证制度,以用水量为标准,实现价值等值,根据水资源的受污染能力,实行水资源综合治理和目标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不合理配置。水质保护也由政府主导,提出污染物最大排放限值制度要求,加强排污口水质控制,从源头上避免污染,确保在水体自净能力之内,有效改善水体水质,保证水资源的功能和性质不受破坏。

2流域水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水污染现状。

新中国刚刚成立后,为了促进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我国大力推进工业建设,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国跃升为一个工业大国。但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建设了大量工厂,消耗大量能源,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能源之一就是以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因此,当时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我国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污染与浪费。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工作,但仍有部分经营者不顾生态保护和法律规定,为了节约经营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在河流沿岸建厂,这些工厂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或未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就排入河流,污染物沿河从上游流向下游,污染了整条河流。除工业废水污染外,农业生产中不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居民不合理处置生活污水、垃圾都会导致水污染。此外,部分地区为满足生活生产需要,修建水利工程改水灌溉、防洪治涝、改善河道,同时也会造成水土流失、下游水质变化、阻塞鱼类洄游通道等不良生态影响。

2.2缺乏司法保护。

在对流域水环境司法进行研究时发现,我们在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缺少相关的法律依据,目前,我国仅有一部流域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将于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也有部分省市只是出台了河流流域的保护条例。我国江河湖泊多,流域面积广,且水体污染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在缺乏法律法规支持的情况下,不利于我们开展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无法去更好的建设文明的生态环境。

2.3相关管理执行不力。

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方法还不成熟和完善。而且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无论水污染的性质如何,都需要专业人员利用其相关专业知识开展工作,无论是对环境损害程度的调查,还是事后对环境恢复的监测,这都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近年来,我国对水体治理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了人少工多的局面,部分地区的工作人员为尽快上报完成工作任务,对环境的实地考察应付了事,对被破坏的环境情况评估和恢复工作都是能快则快,他们过分追求速度而放弃质量。但是对水环境破坏情况的评估和修复涉及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草原、水务水利等多个部门的专业知识,工作任务重、数量大。另外,河流多数会流经多个省市,涉及不同地区之前的协调配合,然而省与省、市与市之间的协调仍存在困难,上游省市对水环境管理不利也会给下游区域管理增加负担。

3流域管理战略

3.1研究对水资源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

在流域水环境管理和水资源保护中,对自然灾害其的影响因素和程度进行详细调查分析,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降低自然灾害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比如,洪涝灾害是影响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灾害发生时,不仅是居民的财产受到破坏、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当地经济受到阻碍,而且洪水会携带大量杂物、垃圾,严重影响流经地区水体的水质。针对上述情况,部分地区在流域治理中,修建防洪治涝工程,通过采取分闸等措施加固薄弱环节,尽量减少洪涝灾害对水资源和当地居民的影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因此,针对自然灾害科学研判、精准施策,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能有效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

3.2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

合理开发水资源,要做到科学调配水资源,满足社会用水需要,而且开发利用的水量不能超过水循环系统的自然再生量,同时要避免破坏生态环境,防止大量开采利用水资源,特别是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土壤盐渍化等问题。所以,需要深入了解流域内河流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和数量,充分利用当地的径流,合理配置流域内的水资源,进而挖掘水资源的潜力。最后,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秉持除弊兴利的原则,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并对比多种方式,确保选择的开发方案最优,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3.3水环境保护。

水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它具有传输和储存功能,可以为人类提供水资源,另外,水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废弃物的最终归宿。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部份地区的水污染日趋严重,流域水环境保护十分必要。在流域水环境保护中,一是明确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完善的水环境质量标准,有关职能部门严格执法,使人们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影响在生态环境保护允许范围之内;二是引入河流稀释能力的计算公式,得出河流的自净能力,根据河流的实际稀释能力,将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在河流的稀释能力之内,从而保证水体能够将污染物自然净化分解,从而有效避免水环境被严重污染;三是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不同城市之间,加强协调合作,形成工作合力,提升治理效果,共同打好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水资源污染和短缺问题将更加严峻。因此,应加强水资源管理与流域水环境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控制水资源浪费,促进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同时,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引进现代污水处理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实现污水资源化,推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资峰. 中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0.

[2]穆宏强.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之管见[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8,35(04):1-5+17.

[3]张海军. 水资源保护监测存在问题及建设初探[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6(03):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