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索与实践

王慧慧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濮阳 457000

摘要:高校辅导员对于学生基本情况了解较多,并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能够满足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参与到思政课程理论教学,有助于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文章对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字: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导员

引言

当前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情况不容乐观,由于辅导员工作事务繁多,教学时间冲突、辅导员专业背景有差距,教学难度较大、两支队伍归属不同,管理与考核脱离等,形成诸多阻碍因素,因此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内在优势

1.1辅导员具备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

辅导员政治素养高、理想信念坚定,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别力,在日常工作中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为辅导员承担思政课教学工作提供了基本保证。高校辅导员具有较高的学历,很多辅导员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具备教学资格和授课能力,在实践中,辅导员也承担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党课等专题课程。高校思政课中比如“形势与政策”课程,除了思政课教师讲授以外,辅导员也承担了一些专题的授课内容。很多高校的辅导员积极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来到田间地头、纪念馆、博物馆、工厂车间,在这些教学活动中辅导员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技能,探索出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2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群体联系密切,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生活情况

这是辅导员进行思政工作的优势所在,使辅导员老师能够更加深入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课教师不太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不能掌握学生的整体状态,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辅导员要和专业教师沟通配合,坚持不懈地引导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在课堂内以及课堂外都能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高校学生积极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辅导员要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育人底线,做好学生工作,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

1.3有利于提高专业水平

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辅导员始终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诸多高校对于辅导员工作岗位的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导致辅导员通常忙于诸多繁琐的日常事务,缺少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思政理论知识和研究教学规律,导致高校辅导员在参与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缺少有力的理论来支撑教学,通常流于形式化,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有利于辅导员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思政理论,对于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工作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工作。除此之外,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和学术研究平台,可以将自身本职的日常管理工作与教育教学充分融合,进而发挥相辅相成的促进作用,真正成长为具备较强综合能力的人才。思政理论教学与日常管理工作具有显著差异性,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理论课教学,从原本的凭借经验开展工作,逐渐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

2辅导员工作与思政课程结合的现状

首先,辅导员的专业出身复杂。高校在辅导员的招聘中对专业的限制较少,更加注重的是辅导员自身具备的政治素养、管理能力、写作水平、团队服务等综合素质,对于辅导员聘用后承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程教育任务的考虑有限,造成了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知识背景不足,无法承担教学任务的困境。其次,辅导员工作任务繁多。辅导员大多忙于管理、服务、育人的事务性工作,而在辅导员的集中教育上,学工部门也很难集中精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对辅导员系统地进行培训,缺乏相应引导,导致辅导员没有足够时间对一门课程进行深入系统的钻研,达不到独立授课的标准。再次,虽然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将辅导员工作与思政课程相结合,也有一部分辅导员参与到思政课程的讲授当中,但是辅导员参与的比例还远远不够,课程的质量也参差不齐,辅导员授课的政策和保障机制没有建立,学校的整体统筹规划没有提上日程,也没有将思政课程教学纳入学生工作考核的体制当中。

3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索与实践策略

3.1把握时代价值,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不同时代下都有需要解决的不同问题,在环境差异的背景下,“课程思政”的理念显现出了思政教育的时代价值。“课程思政”的提出和改革,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时代素质,实现德智体美价值的统一,使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统一。辅导员要将“课程思政”有效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在各类学生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以及将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有机结合,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并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还可以将“课程思政”延伸到网络空间,利用新媒体平台丰富思政育人空间,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3.2制度保障,构建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

加强制度构建,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格局是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由之路。首先,部门之间联通,教师团队联通,确保双方交流顺畅,资源共享,解决问题时互助,开展工作时互补。其次,加大培养制度,落实各项政策保障,提升协同育人工作能力。再次,完善奖惩措施,考核机制更加多元化、标准化、多远化。一方面肯定辅导员参与专业教育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建立专业教师在思政政治教育工作上经费补贴。最后,将工作要求上升到具体文件、制度层面,确保各项工作开展有据可依,各项权益有保障。

3.3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提高辅导员教学能力

当今社会背景下,知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所以高校辅导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利用日常工作之余,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化学习,还可以根据时间合理规划自学其他课程体系,对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不断更新,为能够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高校方面应针对辅导员参与思政理论课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定期在校内组织专业化培训,并为辅导员提供外出进修和深造的机会。例如,可以在高校内组织专题讲座、教学研讨活动、公开课和示范课,让高校辅导员在探讨与研究中不断提高思政理论专业水平。想要更好地发挥高校辅导员的参与作用,形成强大的教学合力,还需建立传帮带机制,辅导员刚刚进入思政理论课教育领域,缺少充足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所以选取资深思政理论课教师进行带教,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使辅导员能够尽快融入理论课教学工作中。除此之外,还需加强校外资源的深入挖掘,组织高校辅导员外出参观考察、交流学习,为其储备更加丰富的社会经验,在实践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以及课堂教学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具有坚定的政治素养,深厚的理论功底,以透彻的学理分析问题、讲述道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方法,善于运用现代化的多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媒介进行教学,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能力,从而为学生日后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白显良,陈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努力提升学术品味[J].思想理论教育,2019,(7).

[2]苏玉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两支队伍协同的内涵、机理与方法探究[J].学术论坛,2018,(4).

[3]李豆豆.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模式的分析与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