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四川兴蜀公路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2 . 四川省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 41
摘要:四川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腹地和南向西向开放门户,在中央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回旋作用。通过分析四川南向通道“方式—路径”组成和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要求,提出开辟联通印度洋新通道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南向通道;开放型经济;
成渝地区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央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四川已由内陆腹地向改革开放新高地转变。从地理区位上看,四川更贴近拥有23亿人口的东南亚、南亚这一巨大市场。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来应对世界大变局,畅通国际循环是四川在新发展阶段建设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重要抓手。国家层面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四川等西部省份南向铁海、公海联运提供了条件。从“方式—路径”多样性组合和多式联运效率角度出发,开辟联通印度洋新通道对四川对外开发开放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四川南向开放情况
1.1 优势和机遇
近年来,四川以大通道促进大发展,积极发挥综合运输大通道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纽带作用,南向建成了成昆、内六、成贵等铁路和京昆、成自泸赤等高速公路,实现陆路客货运直通广西北部湾和云南昆明。成都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枢纽和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国家明确建设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枢纽集群,并在成渝地区规划了“3轴2廊2通道”,建成后通过陆路交通实现4小时直达黔中、滇中、关中平原,辐射4.5亿人口大市场。国家“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四川对接国际经济走廊、融入全球供应链创造了战略基础。
1.2 劣势和挑战
四川不沿边不靠海,对外开发开放是短板制约,全省仅建成开放口岸1个、临时开放口岸3个,对标与沿海沿江协同开放发展,开放口岸基础薄弱,对外贸易依存度仅14.62%,比重庆和全国分别低11个和19个百分点。与贵州、广西等省份在通关一体化、通道建设等方面未签订合作协议,协调推进南向通道建设未形成合力。同时,进出川通道不完善,成渝、成自泸赤等高速公路拥挤度较高,出川铁路技术标准偏低,隆叙铁路趋于饱和,至北部湾货运铁路绕行严重。多式联运发展较为滞后,货物运输结构不合理,全省公路货运总量在全运输方式货运总量的占比高出全国10%,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高出全国2.5%。
2 开辟新通道必要性分析
2.1 新通道更加便捷实现通江达海
根据《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成都经成渝、隆黄等铁路至广西百色至北部湾的铁路里程达1100公里(公路1300公里),再经北部湾出海至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水路里程3000公里,全程约4300公里。成都经成昆、昆明至瑞丽、中缅等铁路至缅甸皎漂港全程2200公里(成都经昆明至瑞丽铁路里程1300公里、公路1500公里,中缅铁路至皎漂港900公里),比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短2100公里。
2.2 新通道具备近期全线畅通的基础
成昆铁路复线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成昆通道货运能力,米易至攀枝花段现已完工,全线预计2022年完工。中缅铁路昆明至瑞丽段正在加快建设,缅甸段正处于前期论证阶段,中缅公路瑞丽至皎漂港段正在改造提升。此外,缅甸伊洛瓦底江已达到三、四级航道标准,在瑞丽口岸通过章凤至八莫港公路(92公里)可进入伊诺瓦底江,进而到达皎漂港。上述项目建成后,成都经瑞丽口岸可实现铁、公、水3条路径直连皎漂港。
2.3 新通道能有效破解“马六甲困局”
我国有60%的进口石油从马六甲海峡运输,出口货运也要经此运往西亚、欧洲等地。马六甲海峡运输能力日趋饱和,且国际局势存在不确定性,依靠经马六甲海峡至印度洋的贸易通道,难以满足战略需要。根据澎湃国际新闻,中缅原油管道已投入运营,每天为我国输送相当于40万桶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石油,缅甸西海气田每年对华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畅通经皎漂港直连印度洋的新通道为我国西部省份货物出海开辟了新路径,推动破解“马六甲困局”,对提升西部省份对外开发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3 推进新通道建设有关建议
3.1 建设陆海共济、多向联结的运输通道
推进成昆铁路复线峨眉至米易段扩能改造,做深做细攀枝花至昭通铁路前期工作,协调云南加快建设昆明至瑞丽铁路,提升成都经攀西至滇中衔接东盟的铁路货运能力。研究推动成昆新线成都至西昌(美姑)段、攀枝花至昆明段建设,释放既有货运通道能力。协同甘肃、青海全线启动成都至西宁(兰州)、成都至格尔木铁路建设,打通成都快速沟通联系西北地区的货物集疏运大通道。加快构建衔接顺畅、能力充分的公路网体系,积极推进G4216线宜宾新市至攀枝花等高速公路建设,协调缅甸加快瑞丽至皎漂港公路提档升级。
3.2 提升货物运输流通效率
引导具备条件的物流运输企业转型为多式联运经营人,与铁路运输企业共建专业化的多式联运经营主体,提升铁海联运效率和能力。推动企业延长多式联运覆盖范围和深度,以集群式合作模式推动区域间、产业间协同形成合力。推广铁海、公海多式联运“一单制”模式和货运电子运单使用,以电子化方式推进国际物流运输全程互认和可溯。以平台企业、金融机构为纽带加强业务衔接和资源整合,挖掘提单物权凭证功能,拓展国际运输提单结算金融服务。健全运输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以“信息化+”提升装卸和通关效率,推广条码识别等信息化技术。鼓励企业升级改造多式联运专业化运输工具和运载单元,优化货车租赁、长途接驳甩挂、挂车共享等货运组织模式。推动在国际运输的组织规则、收费价格、服务标准、调度平台等方面与东盟地区协调一致,以通关改革加强国际通关合作,实现国际物流一站托运、一次收费、一单到底。加快发展电商物流,支持物流、互联网企业完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平台,加快成都等城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
3.3 做强物流枢纽辐射带动能力
按照以供给引导需求的原则,加快成都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配套设施和集疏运铁路、公路建设,依托保税港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功能定标准,按照商贸、生产等不同物流功能,优化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物流运营组织中心组织模式,提升国际物流功能。合理配置物流设施及装备,依托国家示范物流园区、铁路物流基地等,优存量扩增量并举,统筹规划迁建、功能适配以及协同运作等方式整合物流设施,提升综合利用效率。支持成都等物流枢纽按智慧化理念建设自动化场站等设施。推进自贡、雅安等“无水港”建设,从全过程角度完善冷链物流设施。
4 结束语
突出南向发展是四川“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重点方向,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系统考虑提升对外运输通道循环效率、保障循环安全、降低循环成本,加快畅通四川直连印度洋的新通道,对于进一步推动四川融入国际经济走廊,参与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合作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徐旭.“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南地区发展战略思考[J].重庆行政,2015(3):26—28.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R].2019.
[3]李玥熠.基于网络化运营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组织方案优化[D].北京交通大学:工学硕士论文.2020,31—38.
[4]王蔓、李红巍、窦志武.通道建设助力经济腾飞——一个实例研究[J].物流科技,2020(10):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