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第六中学,辽宁 鞍山 114201
摘要:初中生物是培养学生生命认知科学的重要学科,期间也包含了大量的生物实验,学生能够通过参与生物实验制作流程的方式促使其能够更好地增强整体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本文将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路径教学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1 引言
生物实验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同时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主性参与到问题探究以及生物现象观察中,进而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良好基础。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基础,在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深化了生物学科知识的应用,同时促使其在观察和分析生物现象的过程中深化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本文将对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路径进行探究。
2 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路径
2.1 自主质疑,创设自主实验探究空间
实验是思维发展与探索的过程,它通过赋予学生自主实验操作的空间,使其在发现与分析现象的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为此,应引导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实验知识的知觉,把生物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内容,为深化生物学科知识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质疑”的精神,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探究能力。例如在“显微镜练习使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写有“6”的载玻片作为实验素材,让学生通过操作显微镜自主观察的方式对载玻片进行现象激励,而从观察结果中发现部分同学看到的是“6”,而部分同学看到的是“9”,学生对这种实验情况产生了疑问,而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显微镜倒影”进行验证,以此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科定理的印象。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实验中发现问题并基于已有的学习经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进而为优化设计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案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当学生在放错载玻片位置的情况下,将使得生物实验的结果出现不一致的现象,期间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发挥指导作用,通过启发性语言的融入,使学生通过思考发现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提升整体的实验操作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2.2 借助生物实验,激发批判意识
在中学生物学中,生物学是一门自然课,需要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形成独立观察、提问和实验的生物素养。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学实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试验、修正实验计划、重复性实验等等,使学生具有批判、质疑的科学素养。例如在《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教学中,先带领学生复习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说说植物细胞各时期的变化特点,为实验提供知识基础。再让学生自由选择实验材料、器械,共同制定实验计划,明确植物细胞的实验步骤,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适当提醒学生,提问学生应该选取植物的哪个部位进行实验,如何制作临时装片等,让学生对实验有大致的认知。在进行过一轮实验后,鼓励实验失败的学生反思自己的问题,如自己选取的植物部位是否不对,在装片时哪一步出现了问题等,是否存在解离不充分的问题,观察植物细胞主要观察的是哪个结构的变化等,使学生主动回顾、质疑自己的实验过程,分析每一个实验步骤的目的,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批判意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
2.3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探究思路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要加深学生对生物学学科领域重难点知识的认识,并通过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有效衔接新旧知识,促进学生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开发探究思路,并通过这种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认识。比如在讲“种子的结构和成分”时,教师可以用自制的PowerPoint课件“种子的结构和成分”课件中插入了很多种子的结构图片,由此不仅能够更加清楚地讲解了双子叶、植物菜豆种子和单子叶种子植物、玉米种子的结构,期间借助可见将它们的胚的各部分进行了对比,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PowerPoint课件中插入验证种子各种成分的实验录像更让学生身临其境。而后再让学生自主对玉米种子进行纵切,以此引导学生根据对照图观察其内部结构,同时将液滴在玉米种子结构的切面上,观察剖面的颜色变化。
2.4 自制生物教具,培养创新精神
自制教具能使学生专注于实践活动,并能在实际操作中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在生物学知识教学的要求下,学生需要对所学教材进行初步构想与设计,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后继观测。教师在教学自编教学工具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材料选择、设计思路、制作方法等,以保证教学工具制作的效果。在实践中,学生在自制生物教学工具时,还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到生物理论知识,从而为促进学生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管”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可以利用注射器自制“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的”模拟实验装置,由此激发学生自制教具的积极性。在学生自制教具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模仿教师利用注射器以及输液管进行教具设计,而也有部分学生通过利用不同颜色的电线材料模拟三种血液流动的现象,在学生制作教具的过程中思维想法上的差异也使其创作处理的教具呈现不同的效果,则将使得生物教具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科学探究素养。
2.5 紧扣生活,创新生物实验教学内容
生物学知识源于生命,又高于生命,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生物学现象纳入实验操作之中,从而更好地提高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知觉,同时使学生在自主设计、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生物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融入生活元素,根据初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优化教学流程,在实验内容上创新,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以自主探究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以提高学生参与实验学习的自主性。例如在“种子萌芽条件”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实际情况对实验内容以及流程作出相应的调整,期间基于“湿度”“空气”“温度”三个条件创设三个不同的实验,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验探究中更加直观地感知种子萌芽的条件因素。
实验a:按照种子萌芽所需的温度条件,自行设计实验;
实验b:按照种子萌芽所需的水分条件,自行设计实验;
实验c:按照种子萌芽所需的空气条件,自行设计实验。
在三个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实验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处理实验操作中影响种子萌芽的条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自主思考以及探究的方式加以优化解决,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实验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期间促使其通过自主实践和观察生物现象的方式,将能够更好地使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验内容,进而使其整体的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得到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明确学生的主体性,为其构建开放式的实验空间,并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由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同时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单威.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23):108-109.
[2]张佳宁.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问题及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240.
[3]金鹏飞.关注实验核心提升实践能力——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与思考[J].华夏教师,2019(2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