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科技园区更新设计——以天津庆达健康科技产业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3
/ 3

城市科技园区更新设计——以天津庆达健康科技产业园为例

马冶 宋颖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 100086 北京


作者简介:马冶,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博士毕业,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宋颖,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硕士毕业,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主创建筑师。


摘 要: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为城市更新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更新不再停留于满足基本的建筑功能需求,而是通过设计赋能,实现区域空间、经济、人文等多方面的总体提升。天津庆达健康科技产业园更新设计,通过总平面更新、产业优化、地标打造及艺术介入的手法,重塑园区空间,提升区域活力,进而创造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城市更新;地标;产业优化;艺术介入



1引言

城市更新这一概念的产生源于二战后西方国家为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而进行的城市建设活动[1]。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严格控制[1],城市发展逐步由粗放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增长,从增量开发转变为存量开发[2]。城市发展、经济模式转变、产业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相当一部分建筑的原有空间不再能适应当下的新需求,常常造成建筑使用率下降甚至建筑废弃的情况,使区域原有活力丧失。基于这一现状,城市更新已经成为目前城市发展、空间重塑的重要手段[2]

随着社会发展,目前中国的城市更新已不仅局限于拆旧建新,满足物质需求的层面,更多的是对区域及区域中建筑的空间格局,产业规划,平面布置以及建筑的形态、颜色、功能等进行综合考量、有机更新,进而再造城市空间。例如天津庆达健康科技产业园更新设计,旨在通过设计赋能,激活园区所在区域,使该产业园成为所在区域的地标,从而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园区基本情况

2.1园区区位条件

天津庆达健康科技产业园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丰泽道与高泰路交汇处东200米,距离天津市主城区约15公里,距离天津南站约3公里。园区东北侧为各类工业园区;西南侧临近丰产河与张家窝镇滨河公园,与居民住宅区隔河相望。

近年来,天津市西青区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疗等产业持续发展,人才创新活力显著提高,新兴科技园区建设已成为吸引各类企业落户的重要[3]。这些转变与发展为天津庆达健康科技产业园的更新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挑战。

2.2园区现状与不足

天津庆达健康科技产业园总占地面积39597.9平方米,园区内现有两座厂房与一座办公楼,依据规划将新建两座研发办公楼,并对现有厂房的立面及内部空间进行更新改造,使园区内建筑立面风格和谐统一。

经笔者实地调研,发现园区内规划及建筑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流线缺乏组织。园区内人行与车行流线分区不明确,交通混行,流线漫长,使园区内人车行动相互干扰,效率较低。

2)厂房体量过大。两座厂房长边达130米,且界面生硬,在园区内形成单调的廊道空间,缺乏停留场所,尺度不宜人。

3)建筑缺乏识别性。园区内建筑与周边产业园区高度同质化,缺乏自身特色。

4)空间适应性不足。产业发展与转变需要与之匹配的建筑空间,现有的建筑空间灵活性与适应性不足,与新兴产业的需求存在矛盾。

5)环境与空间品质欠佳。园区内景观设计欠缺,绿化不足,车辆停放缺乏梳理,使园区内空间体验感较差。(图1)

6123329f70bd6_html_c1cb190e27dbd165.jpg

图1. 更新前园区鸟瞰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3更新设计策略

3.1总平面更新设计

科学合理的总平面布局是园区更新设计的基础,为解决园区场地规划现有的问题,打造宜人的空间体验,天津庆达健康科技产业园更新设计从整体出发,提出以下设计策略:

  1. 场地流线的梳理与整合:在园区总平面的更新设计中重新规划人行与车行流线,合理分区。园区主要车行流线设置在西北侧,两端车行出入口满足客货运输;主要人行流线则设置在园区东南侧,结合景观设计打造舒适的慢行体验,人车流线互不干扰。(图2)

  2. 入口广场的设置:在北侧新建研发办公楼和厂房间设置入口广场,作为连接厂房办公区域与研发办公楼地下食堂的集散场所,也成为沟通各个建筑的视觉焦点。广场景观结合植被与路径设计,打造舒适宜人的场所感。(图3)

  3. 底层架空与景观轴线的打造:为减轻厂房体量过大产生的压迫感,将园区环境向适宜人的尺度调整,在设计中对两座厂房东南侧进行局部底层架空,开辟一条景观廊道和绿色轴线,贯通南北,为场地引入夏季东南风,使之成为园区内主要的人行活动空间。(图4)

总平面的重新梳理,使园区获得更好的环境体验,园区从车行尺度向人行尺度转变,同时为未来产业转型,开展园区参观学习、科技主题旅游等项目提供了良好条件。

6123329f70bd6_html_adb6fd7c2d0e0724.jpg

图2. 园区车行、人行流线分析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6123329f70bd6_html_e70446b6f4962006.jpg6123329f70bd6_html_7fad68deef881cc0.jpg

图3. 入口广场 图4. 厂房东南侧架空形成景观轴线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2产业优化设计

园区建筑空间的形式与其承载的产业类型紧密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园区建筑空间的更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天津庆达健康科技产业园依托园区内庆达生物工程研究院,走绿色、科技、健康、专业、专一的特色产业之路,淘汰园区内原有的低效耗能产业,从三个方面把握园区的产业结构:第一,发挥现有产业的比较优势及核心技术竞争力,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第二,充分发挥以研究为主导的产业链效应,使园区各部分产业有机循环;第三,坚持发展节能、低碳、无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产业结构,使园区成为绿色发展的标杆,从而带动区域发展。

在具体策略上,通过科技研发,将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孵化平台、人工智能、金融投资进行有机结合,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做快、做好、做大、做强、做久”的目标。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园区内的建筑设计提出了空间灵活性和功能全面性的要求。园区北侧新建的研发办公楼以及两座厂房的空间改造都充分注重空间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大开间的设计,就是为了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为使用模式的变化预留空间和分隔条件。同时注重园区内配套设施的建设,北侧新建研发办公楼设置食堂、酒窖、健身房等空间,各类生活设施的配置,使得人们不出园区即可得到多层次的身体享受。(图5、图6)

通过空间更新,使园区实现绿色、循环、有机发展,从而带动区域产业共同发展,和谐共生,使科技园区的更新是实质的全面更新。

6123329f70bd6_html_e75acb12e09a42fc.jpg

图5. 研发办公楼地下一层平面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6123329f70bd6_html_96edbaaca36512ad.jpg

图6. 研发办公楼标准层平面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3建筑地标创意

现代城市中的地标建筑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标识,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者、区域文化符号的承载者和社会集体记忆的保存者[4]

天津庆达健康科技产业园整体的地标创意设计以“积木”为概念,从建筑形态和颜色两个方面构建区域识别性。(图7)

  1. 建筑形态设计:在北侧新建研发办公楼的体量设计和两座厂房的立面改造上,抽象积木搭接形态,以错落的方形体块自然构建出凹凸变化的立面形象,形成丰富的立面肌理,体块交错形成的空间也成为供人休闲的室外平台。

  2. 立面色彩搭配:园区建筑立面以深浅两种灰色为主色调,局部点缀明亮的橙黄色,一改原有灰白色建筑立面的单调感,大大增强了园区建筑在区域同类建筑中的识别性和记忆感。色彩的对比增强了建筑体量感,也为园区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园区建筑更新通过具有创意性和趣味性的设计,打造地标建筑,激活区域,引发共鸣,构建社会影响力,进而助力吸引资金与技术,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4艺术介入

建筑中的艺术介入首先是艺术思维的介入,在建筑设计中运用艺术思维,即不仅仅关注建筑实体与基本功能,而是更关注人的精神体验,注重美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基于艺术思维的设计策略也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策略,对提升建筑空间品质有重要意义。

  1. 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的介入对园区空间环境的塑造亦有着重要的作用。园区内的公共艺术介入设计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在入口及主要道路对景处设置公共艺术品,突出园区空间仪式感和方位感;二是在入口广场设置主题雕塑,增强广场的向心感并引发人群的汇聚;三是在景观休闲区域设置公共艺术小品,提升园区空间趣味性和停留感。公共艺术的介入提升了园区空间品质与活力,促发更多聚集与公共事件的产生,同时也有助于打造园区的文化符号。

6123329f70bd6_html_441ff472643b5de1.jpg6123329f70bd6_html_99011f0614ac2d04.jpg

图7. 以“积木”为概念的建筑形态 图8. 两种材质的对比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材质艺术:整个园区建筑立面大胆采用两种差异材质的碰撞与对比,充分发挥材质本身的艺术性。园区内建筑首层采用红砖材质,结合镂空手法,与园区景观设计相互融合,形成具有层次感的室外灰空间和园林般的空间体验感,为人提供了随处可见的停留与休憩场所。建筑上部立面采用穿孔铝板,结合色彩的变化与体量的分割,形成时尚、活力的视觉感受。两种不同材质的搭配形成了厚重与轻盈,历史与现代的空间对话。(图8)

艺术的介入使园区不再仅仅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而是形成一幅空间、场所、环境的综合艺术图景,对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4结语

城市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城市更新必将伴随其始终,其设计思维与手法本身也在不断的演化与更新之中。城市科技园区的更新设计应以促进城市发展、重塑城市空间为根本,以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目标,对区域的总体规划、产业结构、建筑空间、环境风貌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再思考与再设计。

在城市科技园区的更新设计中,首先要对场地进行科学的梳理与规划,对前期设计的不足与使用中存在的矛盾加以弥补和修正;同时还应以产业优化为基础,通过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园区建筑空间变革;注重区域识别性的构建,打造自身特色,与区域内同类建筑形成差异化竞争;在更新设计中引入艺术思维,提升空间品质,注重体验感和氛围感的营造。最终以单个园区更新设计为基础,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怡. 存量规划视野下的宁波城市中心区更新策略研究[D]. 浙江大学, 2015.

  2. 赵亚博, 臧鹏, 朱雪梅. 国内外城市更新研究的最新进展[J]. 城市发展研究, 2019, v.26;No.218(10):172-178.

  3. 房爱华. 次级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 2016.

  4. 彭思思. 中国现代城市地标建筑意象研究[D]. 苏州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