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入路、复位固定顺序和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探讨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入路、复位固定顺序和疗效

崔智勇

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 江苏 苏州 21530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手术入路、复位固定顺序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本院2年内(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以术式不同分组,记作对比组、研究组,35例/组,依次给予传统入路配合仰卧位、后外侧入路配合健侧卧位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等均少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恢复优良率97.14%高于对比组82.86%(P<0.05)。: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采取后外侧入路配合健侧卧位术式,进行准确复位固定,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手术入路;复位固定;临床效果


引言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踝部疼痛、肿胀以及活动障碍等症状,若未能及时进行治疗,还可并发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不稳等并发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踝关节骨折,需尽早予以积极治疗[1]。目前,手术是临床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主要方式,本次研究纳入本院2年内(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比较不同手术入路、复位固定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年内(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以术式不同分组,记作对比组、研究组,35例/组,一般资料分别为:男20例、女15例,年龄18~62岁,均值数(40.15±10.39)岁;男21例、女14例,年龄19~62岁,均值数(40.47±10.41)岁;纳入患者经明确外伤史、X线平片及CT等检查被确诊为踝关节骨折,具有手术治疗指征,2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研究可行。

1.2 方法

对比组(传统入路配合仰卧位):予以患者麻醉处理,协助取仰卧位,外踝骨折行纵行切口,使用钢板进行固定,内踝骨折行弧形切口,使用拉力螺钉固定,后踝骨折间接复位,置入拉力螺钉并固定,检查踝关节解剖复位情况、骨折端稳定性等,无异常,关闭切口。

研究组(后外侧入路配合健侧卧位):予以患者麻醉处理,协助取健侧卧位,于跟腱外缘和腓骨后缘中点 位置行纵行切口,剥离腓骨短肌,充分显露骨折端,选择合适钢板置于腓骨后侧,螺钉固定;充分显露后踝骨折,在直视条件下复位骨折,平整关节面,选择合理钢板、拉力螺钉固定;内踝骨折后侧行弧形切口,屈膝(45°),使用拉力螺钉固定。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手术指标。(2)观察分析临床效果,优:踝关节评分在90~100分之间;良:踝关节评分在80~89分之间;差:踝关节评分<80分。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4.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6125df565dea6_html_1ff9743d92a5b152.gif )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6125df565dea6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指标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等均少于对比组(P<0.05),见表1。

表1手术指标(6125df565dea6_html_794600c5dd0451ac.gif

组别

例数(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

(ml)

住院时间

(d)

骨折愈合时间(周)

对比组

35

62.41±2.23

151.32±2.11

14.29±2.47

13.07±1.05

研究组

35

48.55±2.46

132.69±2.38

12.33±2.84

11.51±1.29

t

--

20.196

36.512

3.081

5.549

P

--

0.000

0.000

0.003

0.000

2.2 临床效果

研究组恢复优良率97.14%高于对比组82.86%(P<0.05),见表2。

表2临床效果(n,%)

组别

例数(n)

优良率(%)

对比组

35

15(42.86%)

14(40.00%)

6(17.14%)

29(82.86%)

研究组

35

24(68.57%)

10(28.57%)

1(2.86%)

34(97.14%)

6125df565dea6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

--

--

--

3.968

P

--

--

--

--

0.046

3 讨论

踝关节骨折占成人骨折7.6%左右,病因主要有直接暴力、间接暴力以及积累性劳损等,近年来,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踝关节骨折发生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2]。踝关节骨折处理、恢复对预后而言意义重大,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需尽早进行解剖复位,矫正旋转角度,防止踝穴狭窄,避免发生骨折畸形愈合、关节僵硬等不良预后[3]。目前,关于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期间手术入路、复位固定顺序等尚存在争议,传统多以传统入路配合仰卧位为主,临床实践发现,整体疗效并不是非常理想[4]

本次研究: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等均少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恢复优良率97.14%高于对比组82.86%(P<0.05);结果说说明后外侧入路配合健侧卧位手术疗效更加理想,分析原因在于后外侧入路配合健侧卧位手术视野清晰,有助减少创伤,能够避免后踝、内踝螺钉重复打孔,关节复位效果、稳定性可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进而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进程。

综上,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采取后外侧入路配合健侧卧位术式,进行准确复位固定,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梁,孙克洪,褚琪平.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入路方式、复位固定顺序及疗效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2):200.

[2]邱书清.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7):30.

[3]何继华,凌爱军.踝关节骨折手术入路及复位固定顺序临床分析[J]. 系统医学,2020,5(22):73-75.

[4]李国俊.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有效性[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6):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