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对顽固性呃逆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探讨对顽固性呃逆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1 林欣 2 孙殿甲通讯作者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40 2 黑龙江省老年病医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10

目的:研究探讨对顽固性呃逆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9年至2020年期间在本科室收治的顽固性呃逆患者共8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顽固性呃逆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可有效减轻症状,明显控制病情,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针灸;临床效果

关键词:医养结合;老年慢性病;生存质量;

呃逆俗称打嗝,主要临床表现是从嗓子里不断发出呃呃的声音,声音比较短、粗,患者并不能凭借自身能力停止症状。呃逆是由于受凉、进食较快、颅脑疾病、胸部疾病、腹部疾病等原因导致嗝肌痉挛所造成的症状,48小时以上的呃逆可成为顽固性呃逆。顽固性呃逆主要要通过临床表现来进行诊断,其次通过血常规,生化,动脉血气分析等来明确病因[1]。本次研究将随机选取2019年至2020年期间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的顽固性呃逆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对顽固性呃逆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9年至2020年期间在本科室收治的顽固性呃逆患者共8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6-45岁,平均年龄(36.43±1.48)岁。病程1-12月,平均病程(6.65±0.83)月。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6-32岁,平均年龄(21.52±1.23)岁;病程3-13月,平均病程(9.36±0.23)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患者进行呼吸治疗,屏气后慢呼出同时对于颈动脉窦进行按摩,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改善患者症状,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麻醉剂等相关药物治疗。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针灸刺激穴位,患者缓解患者症状。患者行仰卧位,选取足三里,中脘,膈腧,三阴交以及关元等穴位进行常规针刺治疗,结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平补平泻法或者插线法进行治疗,并给予留针处理,留针时间30min,每天1次,持续治疗1周,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节针灸次数。

1.3察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若患者治疗后,打嗝情况基本消失,且在1周内没有发现复发情况,则为显效;若患者打嗝情况明显好转,则为有效;治疗后患者打嗝情况没有变化或者有加重情况,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所需的所有资料。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1 两组患者术后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43

21

20

2

95.35%(41/43)


对照组

43

16

13

14

67.44%(29/43)


X2

-

-

-

-

11.0571


p

-

-

-

-

0.001

3讨论

这些年,对于顽固性呃逆主要是给予呼吸法以及按摩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无法彻底根除,而且复发率极高。同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麻醉剂、中枢兴奋药物等进行缓解,虽能一定程度上实现治疗目的,但是治疗后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

据相关研究表明呃逆是一种神经反射性活动,主要是由于复杂的神经组织感应异常,躯体自己将自己传至大脑,大脑发出指令做出生理反应,从而引起呃逆[2]。中医学认为,呃逆多由饮食不节、情志不遂、正气亏虚等所致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气逆动膈。其病位在膈。针灸是我国古代医学流传下来的一种治疗手段,近些年,随着针灸治疗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在治疗顽固性呃逆方面的应用取得不小成就,具有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的优势。主要“以宽膈调气、降逆和胃为主要治疗原则,通过针灸刺激相关穴位,其中足三里为胃经合穴、胃腑气血汇聚下肢之穴,中脘属于胃经募穴,均具有健脾和胃降逆之功。膈俞是治疗呃逆的经验效穴,可达到养血和营之效。三阴交为三阴经气交会穴,起到行气活血的功效。关元则可实现培元固本的功效。针刺上述穴位,疏肝气,调气血,健脾胃,缓解气逆,促进患者体液循环,进而达到舒隔宽胸的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3-4]。本次研究将随机选取2019年至2020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的顽固性呃逆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对顽固性呃逆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最终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而体现中医针灸治疗的优越性,非常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荐。

对顽固性呃逆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缓解症状,明显控制病情,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红梅,杨白燕.通调腑气针刺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9,19(2):60-61.

[2] 管月帆.针灸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9,13(3):

472-474.

[3] 刘朝,杨金生,吴远.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诊疗现状与特点[J].中

华中医药杂志,2019,30(11):3893-3897.

[4] 张晓峰.顽固性呃逆患者应用中医针灸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

6(19):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