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功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2

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功能分析

高杨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150000

摘要:本文对代词回指功能具体分为组合功能、篇章功能、认知功能这三部分,并对其从静态描写到动态分析的转变过程进行详细的探讨,仅供相关人员进行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回指功能

一、代词回指功能研究演变

第一,揭示代词回指的组合功能。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把代词放在句内,考察它的组合功能。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下,学者们着重代词在句内的组合,对代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回指功能和替代功能进行了详尽的静态描写。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认为代词包括指别词(作用类似形容词)和称代词(作用类似名词)。

第二,揭示代词回指的篇章功能。随着功能语言学的引入,代词回指的研究逐渐超越句子层面的静态描写,开始转向篇章层面的动态特征考察。这其中以廖秋忠和陈平的研究为早期代表,之后徐赳赳、王志、王灿龙、方经民等在分析广度和理论深度上都所有拓展。

第三,揭示代词回指的认知功能。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代词回指的研究不再满足于篇章的表层描写,开始着手探索语言现象背后深层的认知理据。从20世纪90年初到90年代末,张伯江、方梅、曹秀玲、沈家煊等人主要从功能角度考察了代词虚化的语法意义、在篇章中的作用以及不对称现象,但在解释这种不对称现象的原因时,从认知功能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比较合理的说明[1]

二、代词回指的篇章功能

  1. 早期的研究

廖秋忠和陈平两位先生是国内较早从篇章话语角度来研究代词的学者。廖秋忠指出:“代词属于篇章现象。”在文中他首先描述了汉语书面语言中常见的指同表达类型,然后探讨了选用这些不同表达式的一些倾向性和强制性的制约条件,最后还研究这些不同表达所用的词语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语义联系,从而使得它们可以表示指同。他在文中对代词部分的论述及其所提供的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原则对后来学者研究有很大启发。

陈平的研究是国内所见到的第一篇系统地从话语角度研究汉语零形回指的论文。在文中,他着重分析了话语结构特征对零形回指的制约作用,所指对象在话语中具有很强的连续性,是回指时使用零形对象的必要条件,并且还提出了微观连续性原则和宏观连续性原则。虽然该文是研究零形回指,但是他所提出的“微观连续性原则和宏观连续性原则”对代词回指篇章功能的研究同样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二)代词回指的制约因素

徐赳赳分别从篇章的线性排列角度、篇章层次结构角度对代词进行了深人细致的分析,并着重探讨了“他”在篇章中分布的制约因素。他认为,第三人称代词“他”在篇章中用来指代人物的时候要受人物、情节、时间、连词以及结构的种种制约[2]。而且文章中大量地使用数据和图表说明问题,论证有力,结论扎实可靠。之后他又运用话语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现代汉语篇章回指现象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入的探究,为建立研究汉语篇章回指的分析框架奠定了基础。

王志则对“它”在现代汉语篇章中的用法作了初步的探析,归纳了“它”的使用条件及篇章结构层次与“它”的使用情况,并将其与“这”进行了比较。他指出“它”跟“这”相比,用法上最显著的差别有两点:一是指称范围比“这”小,它回指的是某个事物而不是某件事情;一是其先行词一般带有确定性质,且为语义中心之所在。

(三)代词回指的篇章模式及规律

石毓智讨论了“这”、“那”回指前文时兼任句子成分的情况。如果“这”、“那”回指,且句中有一个人称代词充当主语时,有两种格式,即:格式一:指示代词+S+VP;格式二:S+指示代词+VP(AP)。两种格式中的“这”、“那”有不同的语用功能:格式一中的“这”、“那”与VP有施受关系,在旬中做话题;格式二中的VP多是对“这”、“那”的性质进行判断,“这”、“那”在句中做小主语。两种格式中的“这”、“那”的出现率也是不对称的,在格式一中,“这”是“那”的两倍,在格式二中,“这”是“那”的五倍。

王道英运用“指示”理论和“衔接”理论重新对汉语“这”与“那”类指代词进行了分类。她用了100万字的真实文本为语料,对汉语中“这”、“那”类各种指示类型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详细探讨了“这”、“那”指代词在情景语境中的手势和非手势指示、上下文语境中回指、预指等现象的规律或倾向性规律。

三、代词回指的认知功能

(一)代词衔接的认知角度研究

杨若东从衔接手段入手,重点讨论世界知识和认知信息等在语篇衔接关系建立过程中的作用。副该文旨在说明衔接关系——连贯关系的重要语言手段的建立需要世界知识参与的认知推理过程。他在文中指出了世界知识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重要性,为理解和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

高彦梅指出代词是指称衔接的主要手段。语篇中代词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受指称对象的认知地位、激活状态、在上文中所处的焦点位置以及代词与先行词之间距离的影响。对代词体系的选择除了受到上述认知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到作者/说话人谈话目的、话语的正式程度、说话人与听话人关系等语域因素的制约。

(二)代词回指的深层原因探索

沈家煊从认知上探讨了“这”、“那”不对称的原因。根据标记理论,无标记项的意义要比有标记项的宽泛,可以包容有标记项的意义,因此无标记项的分布范围要比有标记项的大。他指出“这”在肯定句中是无标记的,而“那”是有标记的。“这”在肯定中成为无标记项,取决于人类认知时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人最初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来认识外部世界的,由里及外,由此及彼,这就决定了近指的“这”在心理上的可及性高于远指的“那”而成为语言中的无标记项。

曹秀玲指出“这”、“那”不对称的语用原因:“这”在信息处理中最容易储存和提取,在形成概念时最容易接近人的期待和预料,因此用“这”来回指前文,会增强语篇的连贯性,使前后语段的语义紧密衔接;用“这”来指称事物,描摹时间、空间、程度等,会使听话入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3]

(三)代词回指的确认模式考察

许余龙在文章所讨论的虽然是语篇中名词短语回指,但是他提出了一个以可及性和主题性为基本概念的回指确认模式,旨在阐释人们在篇章理解过程中是如何确定回指语的指称对象。同时他以书面篇章中零形回指确认为例,来验证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

张建华指出代词回指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他把内指分为预指和回指,并且从内指指代的确定与认知思维的关系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内指指代的确定并不是简单地运用语言知识在语篇中找出在形式上一一对应的语法或词汇项,而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语篇信息的认知思维。

结语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代词的回指现象,可以构成不同的结构框架:从篇章角度对代词回指的研究,可以看出回指现象不仅出现在相邻的小句之间,而且还出现在段落和段落之间;不仅具有线性的表现,还有层次的表现。从认知角度来看,回指词的所知是一个心理表征,而不是语篇中语词的表达,无论是内指还是外指,回指词的所指都是表层语言之外的心理实体;准确地确定回指所指,正确地理解语篇,仅依赖语言结构的理解是不够的,还需要诸多知识因素参与认知推理活动。

参考文献:

[1]陈泽源. 汉语自然会话中的第三人称复指语及其话语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6.

[2]孙祖莎. 不同语境下汉语学习者第三人称回指语辨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3]侯迎宾.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篇章回指义研究[D].渤海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