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引导干预中的受众心理研究——以“阿拉伯之春”运动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3

网络舆论引导干预中的受众心理研究——以“阿拉伯之春”运动为例

王皓

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

摘 要:“阿拉伯之春”运动开始前,美国在互联网上采取多种方式对阿拉伯世界实施“民主输出”,运动中持续不断对网络舆论实施影响干预,影响事件走向。笔者认为,其背后的心理机制为依靠“民主输出”改变阿网民认知,依靠热点引导影响阿网民情感因素和行为倾向,引起阿网民反对当局统治的鲜明态度,进而引发相应抗争行为。

关键词:阿拉伯之春 美国 态度 网络舆论


“阿拉伯之春”运动肇始于2010年突尼斯自焚事件,而后其影响迅速发酵蔓延,引发了一些列的政治事件,西亚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卷入其中。其中,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四国发生政权更迭,其它卷入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政治生态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据不完全统计运动共造成140万人死亡,基础设施损失达9000亿美元,1500多万人沦为难民。时至今日,风波虽已渐渐平息,但其造成的严重影响以及其背后的真相仍旧值得认真反思和研究。

学者普遍认为运动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一方面阿拉伯国家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人民内部矛盾及社会问题,但同时在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在其中的渗透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以互联网为媒介运用多种手段实施引导干预网络舆论收效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对运动进程起到了推进作用,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引导干预的主要手段

美国引导干预网络舆论的形式多样、手段先进,在常态化“民主输出”的基础上,也会针对热点问题采取相应动作,引发网民的群体行为,进而达到其战略目的。

(一)坚持“民主输出”

长久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借助其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向阿拉伯国家政府施压,敦促其实现“民主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势力坚持对阿拉伯国家进行“民主输出”2】。所谓“民主输出”,主要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自己的民主模式为衡量其他国家尤其是一些与其意识形态体系不同的发展中国家,认为自身有义务和能力将所谓的“西式民主”推广至世界各地,从而促进与其风俗文化、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逐步实现“民主化”。

美国在互联网领域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占据网络世界的主导权,在很大程度上可通过技术手段干预网络内容,有目的的向网民定制并推送信息,大力塑造“美式民主”的美好形象,刻画阿拉伯国家政府的贪污腐败、集权专治的负面形象。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在中东地区和国家,最受网民喜爱的互联网媒体应用是三个由美国科技公司开发的网络新媒体,即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

美国坚持以短视频、电影、音乐等多媒体制品形式为载体,采用互联网手段源源不断的向阿拉伯世界输出美式文化和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对阿拉伯民众特别是青年人造成影响。

出版于法国的《阿拉伯革命背后隐藏的一面》一书指出,美国一些以“输出民主”为神圣使命的非政府组织和基金会通过网络空间招募并培训了一批阿拉伯本土网络高手,使其能够熟练掌握非暴力街头斗争和网络舆论引导技巧。

由此可见,美国坚持通过网络途径“民主输出”,让众多阿拉伯网民接受“美式民主”,影响阿拉伯网民的价值观念,其目的意图明显,旨在改变阿拉伯群众意识形态,颠覆阿拉伯国家传统政治生态。

(二)干预热点问题

在常态化“民主输出”基础上,针对热点问题通常也会有相应的动作。“阿拉伯之春”运动发轫之初,美国网络媒体就不断运用其先进手段对其进行包装美化,将其誉为一场彻底的“民主”和“经济”革命,将有效推进中东地区的“民主进程”,正是这种美化包装不断强化了群众参加运动的热情,促进了民众的抗议游行行为。

在茉莉花革命爆发之前,维基解密网站在互联网上展示了“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和他的妻子莱拉特拉贝尔西家族贪腐行为的电文”等披露突政府贪污腐败的证据,迅速激起了民众的不满情绪。

自焚事件发生后,相关信息迅速在网络上传播,“茉莉花”相关内容迅速成为美国科技公司掌控下社交网络中的热搜词汇和话题,其影响进一步扩大进程中,网络媒体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埃及“一∙二五”革命前夕,“我们都是哈立德·赛义德”网站创始人格尼(Gonim)率先在该网页上发出了抗议示威的号召后便立刻得到了超过八千位民众的呼应。活动以“抗议酷刑,腐败,失业和不公正”为标语,在极短的时段里便吸引了四十七万的“粉丝”关注量,到埃及“一∙二五革命”爆发前夕,“我们都是萨义德”组织在Facebook上的注册用户量超过了两百五十万。

2011 年 1 月 28 日晚间,埃及国内几乎全部的互联网访问权均被政府关闭一时间民众失去了网络访问权限。在此期间,谷歌发布一种称作“speak2tweet"的新型自助功能平台,用户可通过连接绑定的固话号码呼叫自身社交网络账户,系统便可自动将来电人的语音转换成文本,并发送到个人社交主页上

3】

由此可见,美国会以官方或非官方的名义直接或间接参与到阿拉伯国家社会热点事件中,引导其舆论走向,诱发政治事件。

二、网民个体心理分析

群体事件的爆发是建立在个体态度改变的基础之上的,美国主要通过“民主输出”的手段建立起网民反感政府统治,向往“美式民主”的态度。

(一)阿拉伯网民的基本情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互联网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影响范围不断扩大。阿拉伯国家网民群体数量庞大并呈现年轻化的特点[4]。根据约旦本土的一家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初,在16个阿拉伯国家中,共有网民约4000万至4500万,占人口总量的3至4成。截至2011年初,全地区拥有万个活跃博客,Facebook用户高达1700万(其中埃及拥有500万、突尼斯拥有200万,占网民总数的绝大部分)推特用户年增长率高达142%。据统计,到 2010 年底,阿盟的二十二国中,年龄小于十五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十五至二十四岁的青年人占全部总数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过半数的人口其年龄小于25 岁,远大于全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的平均比重的数值——48%和 29%。

庞大的基数保证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迅速性。青年群体相较于中老年群体在心理特征上呈现出思维活跃、情绪波动大、决策非理性等特点,面对互联网上狂轰滥炸的各类信息其态度倾向性将会更为明显,行为会更为激进。

(二)网民认知改变的心理机制

阿拉伯国家政府普遍对传统媒体掌控严格,媒体完全沦为政治服务工具,不能及时有效反应民众呼声,民众难以从传统媒体中获取足够的信息,也不能清晰表达其民主意愿。相较于传统媒体,互联网门槛低、受众更广。同时,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阶级代差、地域限制和文化习俗差异等问题,拉近民众的心理距离,使得个体更愿意透过网络渠道表达观点,交流情感。

网络世界具有匿名化的特点,这一特点导致了网络世界中的责任分散,很多情况下网络中的个体不必为自己言论负责。同时,个体处于网络环境时将会面临相较于社会环境中更少的情景压力,使得言论相对激进。同时,匿名化还会导致网络中的个体去个性化,即在一定程度上失去自我意识,致使独立判断能力缺失,从而形成“人云亦云”的局面。

阿拉伯国家普遍民主政治水平较低,长期专制统治,社会问题严重,加之网络上描绘这一现象的内容不断出现,促进网民形成了牢固的刻板印象。相反,网络上描绘的“美式民主”却是一片美好祥和的景象。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个体对于事物的态度以及态度和行为间出现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不和谐的状态,即认知失调。个体会力求解决这一矛盾,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阿拉伯民族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较重,宗教礼仪禁忌较多,收到与原始文化和价值观不符信息的冲击,内在的认知将会处于严重失调状态,为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原本的认知将会改变。预期价值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采取能导致最好结果的态度,拒绝采取能导致不良结果的态度,网民将会更加倾向于“美式民主”。

依据单纯曝光效应,网络上源源不断的对“美式民主”的美化宣传不断强化个体对其好感,久而久之,网民将越来越接纳“美式民主”。

  1. 网民群体心理分析

心理学家迈尔斯提出了态度的ABC理论,即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倾向为态度的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态度。如果说“民主输出”主要作用于认知因素,那么针对热点事件往往对情感因素和行为倾向有着更大的影响,更易引起公众情绪和行为倾向的变化。因而,在源源不断的“民主输出”带来的认知改变的基础上,面对热点问题个体感觉体验更加激烈,行为倾向更加明显,民众对执政者不满的态度将更加顽固,当条件适宜时将会爆发游行示威等群体行为。

(一)群体极化现象

群体极化理论认为,群体内部针对某一事件的初始态度呈现多元化特点,倾向性也并不明显,内部成员在互相“摩擦”后会形成一种或几种态度倾向明显的意见。

热点事件伊始,网络上观点众多,态度不一,而后一些在网络上影响较大、威望较高的个人迅速成为意见领袖,引导舆论走向,扩大舆论影响。根据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意见领袖在网络媒体和网络受众之间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即网民接受到的带有鲜明态度的信息通常来自意见领袖。不难想象热点事件中的意见领袖的行为背后很有可能直接受到西方势力指使或者是其长期受到西方思想文化影响,其态度带有明显的“民主化”。在意见领袖的引导下,民众极易形成相对统一的态度。

(二)从众效应

当个体态度倾向强烈时,将能够清晰的预测其后续行为。经历了初期群体极化后,群体态度高度一致,具有较为统一的行为倾向。

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让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因而,当意见领袖在网络上组织抗议游行活动时将会得到广大网民的迅速反应。个体感受到强大的群体压力时会在一定程度上丧失独立思考能力,不自主的投身其中,并对其抱有积极期望,回避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茉莉花革命招致的一系列后续事件就是很好的证明,一个阿拉伯国家的一场游行示威导致众多阿拉伯国家的政治运动甚至是政权颠覆。因而,群体行为在初始之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将会招致难以预料的后果。

四、一般过程

笔者认为,美国实施网络舆论引导干预有三个过程:

(一)持续“民主输出”,改变网民认知

美国在其强大的技术手段支撑和雄厚资本的保障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互联网世界,以极低的成本持续不断的实施主观片面的宣传,甚至是捏造事实,颠倒黑白,实施虚假宣传刻画出阿拉伯国家政府腐败无能、暴力专治的形象,同时营造其在阿拉伯网民心中自由、民主的美好形象形象,使二者形象具有鲜明对比。除此之外,美国坚持通过非官方渠道通养本土“民主人士”,埋下“革命种子”。因其身份特征原因,本土“民主人士”相较于国际“民主人士”与阿拉伯网民之间不存在文化差异,网民会视其为“自己人”,其种种行为的初衷也会得到积极的解读,获得网民信任和积极支持。网络多媒体制品输出也是其中关键一环,充斥美式文化元素的音乐、电影等一般不存在直接的革命导向,但其长久的,隐性的文化输出和“民主输出”作用同样不容忽视。这种隐性输出相较于其他输出更为温和但同时也最难以察觉的,如同“温水煮青蛙”一样,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阿拉伯网民。久而久之,在美国多种手段的综合作用下,阿拉伯网民便形成了向往“美式民主”的稳定认知。

  1. 适时引导热点,形成统一态度

当某一有望成为热点的事件发生后,某些网民或机构迅速将其曝光到网络上,这一行为可能是其自发的或是受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势力指使引导,其背后的目的可能也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曝光这一事件,而是希望事件影响不断扩大,引起阿拉伯网民广泛关注,甚至是游行抗议等群体行为。美国对互联网技术的绝对掌控保证了通畅高效的网络传播渠道,并在多方势力的干预下形成或真或假的各种相关信息,占用网民大量的认知资源。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酵,网络媒体积极发挥其议程设置功能,配合意见领袖引导网民的舆论导向,煽动网民负面情绪,在相对不理智情况下形成较为统一的反抗态度和行为倾向。这一过程主要作用于情感因素,并影响个体的行为倾向,即使个体体会到悲伤、愤怒等负性情绪,行为上加倾向于反抗统治阶级。

  1. 透过意见领袖,引发群体事件

当网民态度激烈且统一时,行为倾向明显,极易触发群体行为。此过程中意见领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阿拉伯网民的态度的意见领袖其身份背景虽然往往是本土的,但其思想可能已经“西化”。部分意见领袖高度关注网民动态,适时组织活动,在网络上确定游行时间、地点、主题等相关要素,广大网民因而找到情绪宣泄出口并迅速响应号召,进而爆发游行抗议活动。在此过程中,信息传播渠道的稳定流畅通常至关重要,美国的技术基础对此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最后这一过程中,主要是达成态度引导行为的过程,在意见领袖的有序组织下群体事件迅速爆发,影响不断扩大。


参考文献

[1]王震. “阿拉伯之春”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J]. 现代国际关系, 2012(6).

[2]李翠亭. “阿拉伯之春”的历史后果——兼论美国对阿拉伯世界的民主输出[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 67(1):115-120.

[3]霍冠宇. 社交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的社会动员作用[D].

[4]刘经纬. 网络新媒体在“阿拉伯之春”运动中的作用与影响[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