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美术—适宜幼儿自主发展的美育新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动”态美术—适宜幼儿自主发展的美育新途径

乔莹莹

天津市和平区第十一幼儿园







动”态美术——适宜幼儿自主发展的美育新途径

  1. 研究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全面加强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202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美育的重要意义。《指南》指出“应尊重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宜的教育”。美育正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助力儿童独立自主的人格养成。

实践中我遵循幼儿发展规律,把握《指南》中艺术领域核心价值观,通过材料“动”起来、过程“活”起来、展示“变”起来,引导幼儿用感官探索世界,在自主创作中体会愉悦。不但打破传统美术活动中“模仿第一”、幼儿作品千篇一律固定模式,更通过不同教育策略给予幼儿支持和肯定,解读童心倾听童话,使他们获得更加完整的美育经验。

二、理念阐述

何为“动态美术”?它与传统的静态认同式教学观不同。“动态”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其理论秉承一种动态的怀疑式、超越式教学观,它主张在“知情意合一”“做中学”。

而这里的“动”态美术概念正源于此,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提供适宜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方法,即以美术的方式探索欣赏美、以对话的方式引导表现美、以艺术赏析的方式丰富创造美;通过材料动起来、过程活起来、展示变起来,使幼儿在行动中学会自我反思、自主体验、自我超越,循序渐进将美育寓教于形、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将教育回归到幼儿本身。

材料“动”起来:以美术材料探究性为基础,通过同一材料不同形态、不同材料多样组合、工具材料的运用突破等不同教育策略赋予材料生命力,让幼儿玩中兴趣、水平动起来,寓教于形。

过程“活”起来:以对话的方式将儿童哲思融入审美活动,引导幼儿将“内心的话”与“手中的画”融合,以美术形式表达创作过程的体验与交流,促进幼儿思想、内心动起来,寓教于情。

展示“变”起来:以艺术赏析的方式交流思想、以审美体验之美丰富幼儿感官,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促进幼儿视觉动起来、经验动起来,寓教于乐。

三、实践方法

1.材料“动”起来

《纲要》指出:教育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美育的趣味性正在于让孩子“玩”起来。

同一材料的不同形态。以常见材料“纸”为例我们用纸张进行撕、贴、折、剪等操作,引导幼儿在互动中感知平面纸艺美;再通过纸张变形,将纸撕碎、浸泡、堆叠、塑型,引导幼儿感知材料变形后,色彩叠加的晕染之美、凹凸不平的肌理之美、简单堆砌的立体之美…孩子不会因纸浆打结的失败而灰心,也不会因作品不像而失落,这种可变形材料如魔术般不但挖掘了孩子的潜能更尊重其差异性发展,赋予其成就感和自信心。

不同材料的多种组合。如利用吸管、棉签、木棍、棉花、泡泡纸等材料结合孩子兴趣进行颜色感知或创作体验:孩子喜欢的小动物,用牙刷、棉签刷上鲜艳的颜色就变成毛绒的小鸟小猫;孩子喜欢吹泡泡,用洗涤剂、颜色、吸管在纸上吹出好看的泡泡花,再印上树叶一幅春印之花就变出来…孩子们变成了材料魔术师,利用材料自由组合积极探索,大胆自主的表达着内心的愉悦。

工具材料的运用突破。如水墨作为国粹其毛笔和宣纸较难被幼儿掌握,我们通过游戏体验“笔趣”“线舞”“墨灵”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材料,玩在前,趣在先。通过游戏感知线条粗细变化与墨点晕染开的神奇莫测;在同伴交流、自由体验中幼儿掌握了毛笔使用重难点,不但在玩中兴趣、水平动起来,更促进其美术表现力的内化提升。

2.过程“动”起来

儿童思想与儿童美术活动的融合。我们将幼儿爱思考、爱创作的哲学天性与艺术表达相融合,以对话的方式直击幼儿心灵,包容差异、理解其思想变化。

儿童手中的画与内心的话相融合。以大班美术活动《不一样的我》为例,我们以哲学绘本为刺激物,通过开展对话“为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发现独特的自我;再利用多元美术材料表现独特的自我:通过“同一材料”的集体探索创作心中自己;又通过“自选材料”的家园互动表现独特;最后以“特殊材料”二维码形式录制孩子的描述,启发幼儿深入思考,用多种形式再现内心。

儿童创意材料与创意思想的融合。这种融合基于儿童视角从开始将动态材料作为研究焦点到幼儿感官与思想的融合,是对“动态美术”这种艺术语言的创新实践与延伸,以促进幼儿思想、内心动起来。

3.展示“变”起来

教育氛围、班级环境动起来。《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鼓励幼儿走进美术馆、博物馆激发其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从小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

幼儿视觉、审美经验动起来。2018年班级艺术博物馆建成,孩子通过外出参观、作品赏析、自主评价将自己的体验表现其中;又通过自主装饰、不断创作、作品收藏提升对美的作品情境、材料认知等经验。这里孩子们不仅是参与体验者,更是创造评价者,他们将自己的艺术作品展示在班级博物馆中,通过经验分享迁移、对不同艺术作品的好奇与热爱、对多样作品内容的包容与接纳,在动态的环境展示中接受着美的熏陶,这种熏陶让幼儿视觉动起来、审美经验动起来。

这里的动态展示遵循“从行动中获得经验和让儿童自己建构知识”的教育规律,幼儿通过实践体验、深入观察、静心欣赏、自我评价与环境互动,从小建构着对世界独有认知,不但促进其视觉经验动起来,更提升着自身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传统文化的核心素养。

四、实际效果

几年间,孩子们从小心翼翼的表现到大胆自主的创作,在美的感受中激励情感提高认识。孩子们在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将美育寓教于形、寓教于情、寓教于乐。而这与我国《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的美育教育重要意义不谋而合。此外,我们还引导幼儿将美育渗透于生活之中、家园之中,通过家园合力从小培养幼儿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艺术美等综合的美育素养。

五、信念与爱

习总书记曾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作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就是最好的教育情境,让孩子们在无声的教育环境中接受着美的熏陶、智慧的启迪,读懂幼儿的内心、尊重幼儿的差异、支持幼儿的想法,以爱育爱,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