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美术鉴赏与实践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以中职建筑类专业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美术鉴赏与实践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以中职建筑类专业为例

黄田 郑智娟 黄玲

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

摘要:“三教”改革是目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以中职建筑类专业为例,在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使命下,结合《美术鉴赏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实际,通过探究“三教”改革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探索赋能教师改革、着力教材重构、推进教法创新的有效举措,以期对相关的课程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职教育;建筑类专业;艺术;美术鉴赏与实践;“三教”改革


在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的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正经历高速发展和转型时期。“职教20条”重点之一是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狠抓教学、教材、教师(即“三教”)改革,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三教”改革现已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以中职建筑类专业为例,结合艺术《美术鉴赏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实际,重点探索解决目前在美术课程实施过程中“三教”改革的策略,切实发挥艺术学科的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情动人的独特功能。

一、中职学校美术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美育是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发布,艺术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是中职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其中,《美术鉴赏与实践》作为艺术课程必修的基础模块之一,占18学时。

国标要求本门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实践能力,提升美术品味,理解各类美术与中华优秀文化、先进文化等的密切关系,弘扬民族精神;结合美术鉴赏与实践,探索美术在社会生活、专业学习里的广泛应用,促进专业学习;鼓励参与美术实践和社团活动,拓展美术学习的时空。因而,在中职教育的美术课程中,应该通过逐步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促进学生美术鉴赏水平的提高,陶冶学生审美情操,培养学生感受劳动光荣、坚定文化自信,激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要落实美育课程在教师、教材、教法上的改革,应明确三者的逻辑关联(见图1)。“三教”改革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是综合性改革的探索。第一,教师改革是改革的起点,主要解决“谁来教”的问题,即实施美术课程的师资力量、教师的素质要求、教师应的发展与提升等问题,且教材与教法的改革完全有赖于教师改革;第二,教材改革是重点,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即美术课程内容如何结合学生需要和生活实际以达到以美育人的效果;第三,教法改革是难点,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即美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如何立足实际和学情以突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此外,还应特别注意的是,开展“三教”改革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即各项改革都是服务于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学生的发展情况反馈又将反作用于“三教”改革,促进教师、教材和教法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613027cb8c69a_html_341d4d9b1c94506a.png

1 美术课程“三教”改革的逻辑关联

二、教师改革是起点——赋能教师改革

“‘谁来教’是教书育人的根本问题,教师教学改革的主题,也是‘三教’改革的关键。”教师改革成功与否是思考“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的基础和起点,因而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首要问题。

(一)组建师资力量

1.成立教学创新团队

为实现所有教学班的艺术课程全覆盖,学校专门成立公共艺术教学团队,主要负责艺术类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工作、课程安排工作和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等,通过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形成结构合理、组成丰富的艺术课程教师队伍。

2.引“匠”、引“师”入课堂

引“匠”入课。结合建筑专业特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艺术美、技艺美,有效利用学校实训场,邀请校内外“全国技术能手”、世赛冠军等代表顶尖水平的名匠团队成员,现场亲自示范教学,讲解技艺要点和指导学生实操。借助榜样的力量,学生在操作模仿和总结提高中,切身感受建筑领域工匠精神的魅力和产生劳动创造美的认识。

引“师”入课。审美标准因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主观性,美术鉴赏类课程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为更好地落实以评价促发展的理念,对于学生的作品,在学生在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班外有相关经验的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作品评价,以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促进学生的不断反思,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审美发展。

()注重教师提升

为加强艺术教学团队建设,定期开展教学研究、定期组织研讨活动、开展美术公开课、推荐教师参加各类与美术教育相关的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信息化教学手段培训等。一方面,更新观念,树立三全育人、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注重劳动教育、弘扬优秀文化的课程意识;另一方面,提升能力,增进美育知识、提高美育技能、加强信息化教学水平,实现向一专多能的创新型教师发展。

三、教材改革是重点——着力教材重构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实施依据。课程实施不是单向的传递、接受教材的既定内容,而是双向的互动与调试。为了促进学校美术鉴赏与实践课程的教材改革,教师在原规划教材基础上,重构符合国家标准、时代要求、职教特色和专业特点的教材、学材。

(一)紧跟时代职教使命

落实贯彻习总书记近两年先后强调的“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牢固树立2021年习总书记在清关大学美术学院考察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意识,认真打造“美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勤学专业技能的热情。

(二)结合学生专业特点

教材应凸显职业教育的特点,课程内容应紧密围绕新国标及学校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立足本校已取得的技能大赛成绩、已培养出拥有顶尖技艺工匠团队的基础上,融通建筑专业课程和职业能力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挖掘建筑之美、感受建筑技能的宝贵。不仅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能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坚信劳动光荣、传承工匠精神。

(三)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教材应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结合本省地域特点,融入本土的特色内容。通过提炼地域特征艺术元素,传承优秀文化,对教材内容适当构成为根植于岭南文化的艺术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文化与艺术的关系,通过了解岭南文化和技艺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厚植地域情感,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四)注重美术类型体验

根据国家规划教材《公共艺术(美术篇)》教材内的定义,美术包括绘画、摄影、雕塑、建筑、书法、篆刻、产品设计、空间设计等内容。通过科学设置美术相关模块内容,结合专业特色,且运用以上各种媒介和艺术表现手段进行审美体验和创意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表现能力,发挥个人潜能。

综上,为了让教材突出思想性、注重基础性、体现职业性、反映时代性,对于本校《艺术(美术鉴赏与实践)》课程的必修部分的18个学时内容,重构为绪论、绘画之美、书法之美、雕塑之美、园林之美、建筑之美、技艺之美、摄影之美、创造之美等层层递进的9个内容主题,引导学生从感受、体验美,到内化、记录美,最后尝试升华、创作美。

四、教法改革是难点——推进教法创新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的观念、设想和教材的内容需要靠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教法改革是改革的实现路径,此为实现“三教”改革的难点。教师亟需改变以往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将现代教学手段深入教学。

(一)更新教学模式

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教与学的承接和延伸。一般而言,课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学生提前了解知识背景,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实时调整教学策略,坚持“以学定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法,推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结合艺术情景,运用赏析、体验、联系、比较、讨论等方法,探究艺术表达,理解其传递的信息和思想内涵。课后,通过课后练习指引学生继续动手实践,进一步拓展知识与技能。

(二)活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灵活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实效,结合教学重难点,精准突破课堂局限。结合专业方向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资源支持。将信息化带入课堂、融入学习过程,成为学生随时可学,能简单运用的日常学习工具。例如,学习强国、超星学习通、VR线上游览、营造园林AR、sketchbook、中国大学MOOC等APP,国家博物馆、问卷星、玩转故宫等小程序,学生利用教师分发的平板电脑在提升学习趣味和互动性的同时,构建自主学习的智慧环境。

(三)理实结合,学做一体

坚持 “做中学”理念,打破枯燥、单一的课堂理论学习方式。每次课程都安排贴合教学内容的动手实践任务,将感受美、体验美、记录美和创造美的训练融入到各项任务中,实现“实践”这一目标。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在美术鉴赏与实践中,亲历创造美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提高审美情趣,内化艺术感知、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和创意表达等核心素养,有效途径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利于课程达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情动人的效果。

五、结语

多措并举开展“三教”改革,是推动课程发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以上对“三教”改革的举措在学校的美术教学实践中取得一定初步成果,但美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和思考美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作为艺术教师需要长足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皮君.“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改革实践初探——以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科教文汇.2021(13).

[2] 宋良玉.新时代工匠精神视域下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3).


皮君.“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改革实践初探——以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科教文汇.2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