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
摘 要:消防改革转隶后,“全灾种、大应急”的要求对基层队站器材装备的配备使用不断提高,随着装备的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多,基层队站器材装备多元化发展一方面为消防救援工作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战斗工具,另一方面又为消防装备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就新体制下基层队站器材装备建设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基层队站;器材装备;建设现状
引言
消防改革转隶后,“全灾种、大应急”的要求对基层队站器材装备的配备使用不断提高,随着装备的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多,基层队站器材装备多元化发展一方面为消防救援工作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战斗工具,另一方面又为消防装备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通过实地调研、与基层指战员座谈等方式,结合当前贵港市各基层队站器材装备建设现状,就新体制下如何做好基层队站器材装备建设工作,谈谈几点体会。
1当前贵港市各基层队站器材装备建设的现状
贵港全市目前队站15个(特勤站1个,一级站9个,战保站1个,小型站4个),配备执勤消防车95辆(灭火类39辆、举高类16辆、专勤类26辆、战勤保障类14辆),各类器材约4.5万余件(套)。2020年全市投入约307.95万元采购水域救援模块化装备22件(套);采购建筑火灾、地质灾害、石油化工等灾害事故救援装备148件(套),约2889.14万元。虽然近几年贵港支队在器材装备配备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器材装备的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但因一些问题的长期积累,各队站器材装备建设依然面临艰巨考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装备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管理能力不强
随着消防救援装备的不断发展,高精尖装备逐步配发至基层救援单位,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要求人员必须掌握高科技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甚至相关外语知识,而基层装备管理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现有的技术水平难以驾驭现代化高科技工具装备,加之贵港支队政府专职队伍占比较大,人员轮换频繁,很多程度上制约了装备管理人才的发展。以贵港支队为例,现辖区共有消防救援大队5个、消防救援站15个,虽名义上每个救援站都配备了装备技师,但因各方面因素,导致基层消防救援站装备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普遍偏弱,不能真正充当装备技师这个角色。很多装备人才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已经基本胜任本职工作,但因晋升、调动、离职等原因,导致装备人才流动过快,没有一支稳定的装备技术管理人才队伍,装备技师作用发挥不明显,“技术骨干型”指战员凤毛麟角。
1.2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日常工作流于表面
在日常管理中,一些单位在管理行为上缺乏严格的监督措施,重配置轻管理,重使用轻保养,重操作轻程序。部分人员仅仅把制度挂在墙上、摆在桌上,而未具体应用于装备管理中去,片面地认为,装备建设上去了,队伍的战斗力就自然提高了,对装备管理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把应急救援装备的管理、维护放在心上。通过装备核查、巡检巡修、日常督察等形式发现,各类消防器材装备破损、锈蚀现象在各基层队站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例如,由于部分指战员不了解各类装备的使用、储存及维护上的禁忌、要求,因为违规存放、过度使用、带故障作业不按时维护等失误造成装备损毁。而且,随着消防队伍对装备依赖性不断增大,以及对自身安全的考虑,一时缺少了相应的装备,往往束手无策,难以完成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
1.3装备作战效能在实战中发挥不充分
消防救援人员有效开展灭火救援工作离不开对各项消防装备器材的规范使用,如果不按照标准使用装备器材,势必会对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乃至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当前,消防救援队伍虽已引进了众多信息化、数字化的高科技灭火救援装备,并配备到一线作战队伍中,但在实际使用时,这些装备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其在灭火救援工作中的优势作用,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3.1传统装备使用意识观念仍为主流思维方式
目前多数基层消防指战员仍以传统的思维方式开展灭火救援工作,无论是在作战还是在训练中,大多是围绕着传统装备展开,在思想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的工作意识,遇事总是先想到旧式装备,不能将新装备的使用放在首位。从而造成新装备实战中应用经验少,突发问题无处下手解决,临机应变能力差,导致在大型、复杂型灾情现场中,新型装备得不到有效使用,从而形成了“小火用不上,大火不会用”的怪圈。
1.3.2新配发装备操作复杂、使用难度高、实战训练少
与旧式装备的固定机械式操作不同,新装备操作使用较复杂、多变,一个按钮往往就有多种不同的使用方法,这要求消防员的自身文化素质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否则难以入手。目前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文化水平不一,导致了对新式装备的操作使用无法达到普遍化、标准化。同时部分新装备对训练方式、场地的要求也较高,传统的训练场已经无法满足部分新装备的操作训练,只有在特殊的多场景模拟训练场中,消防员才能真正体会到新装备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以此深入开展多种综合性训练。但目前这种训练场地、设施还较为缺乏,使得新装备的训练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对参数性能的记忆以及简单的讲解操作上。
1.3.3部分装备价格高、储备少、维护难
部分装备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但较高的价格导致其无法大量配备到消防队伍中,人均配备率较低,同时部分装备没有替代品作为补充。而且此类新装备构造复杂,易损伤,维护修理都需要专业人员负责,因此一旦发生损坏,将进入较长的维修周期当中,形成装备执勤上的空白。同时价格高、易损坏、维修难、缺少后备补充等特点也导致了部分消防员形成了不愿使用此类装备的思想。
1.4缺乏系统性专业培训,装备训练重理论轻操作
目前部分基层消防救援站中,缺乏系统性的装备培训。基层消防站指战员,懂装备技术人员少,大多数基层指战员缺乏对装备的系统性学习;目前的训练机制偏重于体能和技能,而对于装备操作重视不够,这也造成指战员在日常的训练中忽视对装备操作的训练;对现有装备,特别是高、精、尖装备,不善于操作,同时担心操作失误,造成装备重大损坏,导致高、精、尖装备配备后使用效率低,作用发挥不明显;通过督导检查发现,部分指战员装备训练仅停留在背说明书、背操作方法、背注意事项等纸上熟悉阶段,对装备的实际操作不熟练,甚至不会使用,这样终究难以发挥装备的最大效能。
2加强基层队站器材装备建设的措施
装备建设是基层队站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和物质基础。要加强基层队站器材装备管理的整体水平,提升消防队伍的整体战斗力,首当其冲的就是抓好人员管理。在对装备经常性管理中要强化指战员管装爱装的意识,加强指战员对现有器材装备经常性管理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提高部分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以队为家的思想观念,使指战员严格遵守现有装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杜绝有章不循,执法不严,制度不落实等问题的出现;组织机构要树立齐抓共管的思想。为充分发挥后勤保障作用,确保器材装备真正能够在实际工作当中拿得出、用得上,保证以执勤灭火、抢险救援为中心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应切实加强器材装备管理,不断优化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有效地提升队伍实战能力。
2.1规范人员保障,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伴随着消防救援队伍职能的不断扩展、事故任务日益繁重、处置难度日益增大,对从事装备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消防装备队伍的人才核心是装备技师,但其在队伍中的比例仍占少数,我们应围绕装备技师为基础打造一支专业的消防装备人才队伍。一要“引进来”。在随着改制后消防救援队伍对外透明度越来越大,在人才队伍培养上可以更多的吸纳诸如装备管理、机械维修等方面的“熟练工”,培训即入岗,用足、用好社会人力资源。二要“走出去”。通过培训、深造等方式,将装备管理优秀人员送向高校、消防装备器材厂家,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培训,着力培养一批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使其能够全面掌握装备器材的性能和维护方法,更好的增强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战勤保障的队伍专业化水平学习。三要“留得住”。建立健全的用人留人机制,增强装备岗位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对业务精通、能力突出、经验丰富、表现优秀的人员,真正做到“优必留、留必用”,从而形成有效的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消防救援队伍装备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2.2坚持严管定责,抓好装备制度落实
在应急救援装备的管理工作中,只有把装备建设的各项工作变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责可追,装备的管理工作才能真正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一是健全各项机制。要结合队伍装备实际,立足实战角度,定期研判形势并研究改进措施,通过严抓制度,健全机制,形成人人管装、人人爱装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规章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装备管理工作必须实现制度先行,用完善的装备管理制度规范装备的管理、使用。要建立健全装备维护保养制度、使用管理制度和各项奖惩制度,形成分级、细化、配套、全面的装备管理体系,明确各级装备管理人员工作职责。三是落实责任主体。装备管不好、用不好与责任不清有直接关系,实践证明,责任到人,是提高装备管理水平的基本保证。要结合实际,逐级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按照“谁分工,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和“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原则,定人员、定装备、定标准,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件装备都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的管理体系。
根据基层队站现有问题,队站管理人员应当明确建立管理制度。笔者认为,队站应明确管理分工如下:队站干部对队站整体装备器材进行管理协调,下设维修小组、器材装备配备管理员、器材库管理人员,下设各班对装备器材进行分管,形成装备器材管理“循环”模式:各车司机、战斗员(分管各车车辆、器材)→各班长、副班长(分管各班车辆器材,如发现损坏故障后)→维修小组(简单维修、处理故障,如装备缺失、故障严重)→队站干部(协调库房配发、联系厂家维修)→配发人员(经干部同意,根据实际情况配发)→各班班长、副班长(根据情况配发)→各车司机、分管器材人员→装备技师(定时保养维护库房装备器材,发现故障后)→维修小组(如问题严重)→队站干部(联系厂家维修)。一是队站车辆器材装备管理可分为常用装备以及备用器材装备。其中常用器材装备又分为车辆器材装备和人员防护装备以及其他固定设施装备,应设置装备负责人,主要负责对队站所有车辆器材日常检查维护,根据灭火执勤需要,调整各车以及人员之间装备器材以保障灭火执勤任务顺利完成。二是个人防护装备方面,由每班设立检查员,对各班人员个人防护装备每日进行检查,如有装备损坏、丢失、呼救器失效等情况及时向装备配发员报告,进行调换。再将各车器材进行分工管理,负责器材分管的人员每日对分管装备进行清洗、维护、检查,确保分管器材完整好用。如有个别人员因事请假离队,班长应将其分管器材暂时交由他人分管,待归队后再做重新调整。三是队站设立维修小组,小组由经验丰富基层干部担任组长,成员由队站装备技师、业务骨干、班长骨干组成。主要负责对队站破损、故障车辆器材装备进行维护、维修、保养和管理,处理简单故障问题,并负责与器材车辆厂家联系,处理专业故障问题。四是备用装备管理方面,队站设立双人管理制度,由责任心强的队站干部和器材库管理员共同管理,备用器材装备出入库登记必须经过双人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器材库管理者须做到:熟悉队站器材库内装备种类、数量以及摆放位置,认真做好每一笔出入库登记手续;清楚队站器材装备账务,明确器材外借情况,妥善保管队站器材装备欠条;定期对库房进行清扫、对库内器材装备进行维护,保证库存器材装备完整好用;库房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库存装备器材以及常用器材是否超过服役年限。
2.3提升科学养护,强化装备培训应用
新形势下随着应急救援装备的科技化、复杂化的提高,对装备的维护保养尤为重要。良好的维护保养机制是基层队站装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装备效能最大化的基本保障。只有做到队伍专业化、制度规范化、机制常态化,加强应急救援装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才能保证装备始终处于最佳战备状态。一是建立专业化的维保队伍,充分利用社会技术资源,采取经常性培训等形式提高维保队伍专业技能,通过录制视频、制定标准等形式开发各类装备的维护保养指南;二是要做到维保机制常态化,根据性能特点,制定针对性的保养计划,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使装备持久保持应有的性能,为应急救援提供可靠保障。
2.4强化装备管理,促进人与装备协调发展
基层队站装备管理科学化,管理要将平时需要与战时需求紧密结合,把科学管理的理念渗透到战备、训练、演习等各项工作之中。一是确立齐抓共管的思想,把装备经常性管理渗透到消防救援站各项工作中去。装备的经常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光靠骨干力量难以全面开展,因此,要统一思想,搞好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协调,杜绝形式主义。真正把现有的应急救援装备管理工作贯穿于队伍教育、训练、管理、保障等各项工作任务的全过程。二是要提高消防装备信息化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每件装备随时快速记录状态和数量,将装备的信息记录进行及时收集,如库存数量、在用数量、车载装备情况等,并对消防车辆、装备出入进行有效管控。三是加强应急救援装备操作的训练,不仅要练体能、技能和战法,还应该结合装备的特点,开展装备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训练,使每一名指战员对装备的性能、结构和操作具有深刻的理解。只有对装备有充足的掌握,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装备的有机结合。
3结论
基层队站装备建设是消防救援队伍日常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新形势下提升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实战能力新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面向实战、服务全局”的装备供给意识,在实战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基层队站装备建设的新路子、新模式,切实为消防救援队伍履行好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的职责使命提供最有力的支撑保障。
[1]陈跃浩.关于新体制下如何加强基层中队器材装备管理和保障的几点思考.
[2]陈博操.浅谈应急救援装备管理使用现状和几点思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