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滨州市中等职业学校 )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摘 要:西江被誉为“芦笙的故乡”,“歌舞的海洋”。这里的姑娘小伙子们自豪地说:我们生下来之后,学会走路时,就学会了跳舞,学会说话时,就学会了唱歌。歌与舞伴随着姑娘小伙子们的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音乐在西江苗族人民的生活中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从西江苗族人民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音乐元素的角度,对音乐与当地苗族日常生活以及精神世界的联系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西江;苗族;音乐;生活场景
一、西江千户苗寨概述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凯里的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距州府凯里39公里,是全国最大的苗寨,有5600多人,1250多户,所以称之为“千户苗寨”。西江,是苗语“鸡讲”的音译,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世居者均为苗族,自称“嘎闹”。苗族大部分认为其先民是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南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西江人有所不同,把蚩尤当作自己的祖先。相传蚩尤同黄帝大战败北后,不得不离开自己聚居的平川坝子,躲入深山中。其中一支苗人由蚩尤的三儿子带领着开始了长途艰苦的迁徙,找到了水土丰美肥沃的西江,看到的是一片竹海,于是在这里定居下来,过着与世无争,远离尘世的生活。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1200多户苗家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层相叠,气势恢弘。在这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苗寨深处,隐藏着太多的传奇和神秘。
二、音乐在西江苗族人民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十三年一次的鼓藏节让我又来到了西江苗寨。刚下车,就听到了千户苗寨门口传来的芦笙声音,走到门口看到了长长的迎宾队伍,男的吹着芦笙,女的跳着芦笙舞,个个身着盛装,让我们深刻感受了他们的独有的热情。西江被誉为“芦笙的故乡”,“歌舞的海洋”。这里的姑娘小伙子们自豪地说:“我们生下来之后,学会走路时,就学会了跳舞,学会说话时,就学会了唱歌”。歌与舞伴随着姑娘小伙子们的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经过调查才知道,迎宾队伍中参与歌舞演奏的每一个人都是苗寨中普通农民,而在西江几乎每户人家都有能吹芦笙,能歌能舞的人。
在采访一位迎宾队伍中70多岁吹芦笙的老大爷时,问起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来参加芦笙的吹奏,他很自豪的说我喜欢吹这个,平时在家高兴时也会吹芦笙。后我们跟随他来到了他家中,在客厅的墙上挂着两支芦笙,还贴有他们芦笙表演的照片。老人家讲起吹芦笙时神采飞扬,脸上洋溢的自豪的样子就仿佛是一个将军在讲述他的战斗史。吹芦笙演奏在西江这位老人眼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政府组织的活动,而成为了他的精神支柱,已经融入到了他的生活中。看过西江苗族同胞的歌舞,听到这样的语言进一步让我感受到音乐已经成为了西江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生活中不同场景的音乐元素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为苗族音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西江隆重的节日,有苗年、吃新节、芦笙节、姊妹节、四月八、六月六、鼓藏节等等。在这些节日中音乐的元素一直贯穿于其间,成为了民族情感的纽带、民族文化的载体和节日中最靓丽的风景线。
十三年一次的鼓藏节期间,我们也能找寻到音乐的元素。在鼓藏节的起鼓仪式中,两个芦笙手吹芦笙走在前面,到了埋鼓之地,先由鼓藏头向谷底烧香烧纸,放鞭炮,洒米酒敬鼓,掐饭、鱼、肉祭鼓地。然后念祭辞,所念的祭辞大意是:天上的祖宗,地下的祖宗,你们来吃在前喝在先,现在我们来叫你,要你们回老地方,要你们回老落处,十三年一届的吃鼓藏就要到了,我们把你升起来,把你起出面,请求你回家,回到老落处,回到老地方,望你跟着我们走,我们想你敬酒敬肉敬饭,望你来领来受,来吃来喝,跟着我们走,来保来佑,保佑全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来保佑才好,才发财发福。接着鼓藏头领大家唱:“起鼓歌”:
卖略叭略柳拉哈,硬不求方单,你落抬柍兵,达漏搞娘漏,达有搞收堂,柳哈该晚牛,又求亮阿夺。
“起鼓歌”汉语大意为:
爹娘鼓像太阳,看遍整个世界,它来照亮我们,老的坐得更老,小的快长快长,像太阳照在天空,大家都平安过日子。
念完了祭辞,唱完了“起鼓歌”大伙才动锄挖鼓。在西江的鼓藏节起鼓、醒鼓、祭鼓、藏鼓、埋鼓中都可以看到芦笙队伍的出现。当地有一首歌这样唱:
敢蒙搭蒙糯,略蒙搭嘴蒙糯,敢蒙糯秀散,敢蒙就界散,敢蒙嗦呆饿,嗦得归莫去,略蒙搭蒙糯,略蒙嗦得样,嗦得呆蒙去,略蒙几多优,略蒙戈谷之,敢蒙及多优,敢蒙街汪刀。
汉语大意是:
芦笙走得远走得深,鼓走地下也是走得多,芦笙去了几个月,芦笙去了十一个月,芦笙去长大了三只鸡,这鸡像我送客那只鸡,鼓去地下很长久,鼓去地下长大了一个后生,长大的姑娘出客了,鼓去那边好,鼓去岩洞边,不知何时来,芦笙不知放何处,芦笙挂到树桠上。
当然除了在节日中能发现音乐元素的存在,在婚恋中音乐更是起着不代替的作用。苗族自古就有“歌场定终身”的习俗,即青年男女以歌言情,以歌择偶。在西江还有个专供青年对唱情歌的场地,即游方场,游方歌是苗族情歌的专称。游方以对歌贯穿始终,一对青年男女从认识到结合,一般要经过集体对唱和单独接触的两个阶段。从素不相识到相互熟悉,渐至情深,都是通过对歌形成的。这种歌的顺序一般为见面歌、青春歌、赞美歌、求爱歌、相爱歌、分别歌。后生们先唱《邀妹歌》;应邀前来的姑娘们则以询问后生的来意、住址、姓名起头,回唱《见面歌》;然后是男赞女谦的《赞美歌》;接下来双方便开始唱《初相会》、《热恋歌》等,进入实质性的情歌对唱。对歌经常是通宵达旦,直到“阵阵鸡叫催别离”才依依惜别。
西江流传的民歌除了上面讲到的游方歌以外,还有飞歌、送客歌、叙事歌、祭祀歌等。飞歌是苗族音乐中极富特色的体裁,多在山岗林野和田间地头演唱。特点是音调高昂,气势雄浑,节奏舒广自由,旋律起伏大。一些地区分男声飞歌和女声飞歌,并分为高腔和平腔两种腔式。飞歌,多用在喜庆、迎送等大众场合,见物即兴,现编现唱。歌词内容以颂扬、感谢、鼓动一类为主,过苗年、划龙舟等节日喜庆活动,一般要唱飞歌。飞歌题材内容极为广泛,堪称苗族歌唱艺术的瑰宝。苗族古歌也称为“大歌”,这里所说的古歌是指流传于苗语黔东南方言地的一组民间诗歌。“古”指其内容古老,“大”指其篇幅巨大。其曲调浑厚练达,节拍分明,刚劲有力。古歌乐曲结构单一,一曲多词,中音拖腔。演唱时,多盘问、对答,严格按照古歌的形式演唱。叙事歌在民间又称为“酒歌”曲调畅达,歌词精炼,感情真实。歌词可以自编自唱,在西江每户苗家做客吃饭都会感受到他们热情的劝酒歌。送客歌是指苗家人在送客人的路上唱的歌曲,曲调简单,歌词随意性大。在西江采访的时候无意间碰到了有家送客的,是她们的歌声吸引了我们跟随过去,看到主人和客人手挽着手,一起毫无顾忌的开心的歌唱着,我们也被她们的热情感染了。歌唱在西江人民的生活中不仅是一种形式,而成为了他们传情达意、互诉衷肠、抒发情感的主要途径。
四、小结
正是由于生活中对音乐的实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使西江苗族民间音乐文化闪耀着生命的光辉一直绵延传承至今。虽然当前各种现代文明形式正在对这个沉寂了千年的古老村寨产生这越来越强烈的影响。但是相信这个生活中已经打上了深深传统音乐文化烙印的村落,一定会将代表着自身文化属性的民间音乐代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杨春义.苗族吃鼓藏之谜[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作者: 付首存,女 ,大学本科 ,1988年9月 ,山东省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滨州市中等职业学校) ,助理讲师 学前教育
邮编:2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