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阳朔县阳朔中学 广西 阳朔 541999
【摘要】批判性的阅读是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描述和评价,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反思,通过对阅读的个性批判以及个人反馈来形成最终的科学合理的判断性。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当中,需要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提高教学效率,批判性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一个带领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阅读分析以及最终的评价上,能够有自己的反思和质疑,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语文 批判性 阅读教学 初探
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相对成熟,内心感知力较强,个人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也有所提升,因此,在此阶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批判性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运用,帮助学生逐步培养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概括性的看待问题,加强自身思考的逻辑思维性。学生在阅读中,加强对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善用批判性的阅读模式来提升思维能力。
一、合理优化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培养批判性思维
新课标要求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批判性阅读,对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因而需要合理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率有着紧密联系,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是课堂教学毋庸置疑的主体,教师要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所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在《奥维斯辛没有什么新闻》阅读教学中,教师先为学生呈现一段文字,之后运用现代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奥维斯辛集中营的多张图片,借此展开文本解析。上述图片能将学生带入当时环境,体会德国纳粹犯下的种种罪行,这种冲击性较强的图片可刺激学生感官并带有感情地展开阅读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对奥斯维辛集中营产生深刻的印象并内化出多种情感,有的是对集中营的恐惧,有的是对在战争中死亡者的同情,也有的是对纳粹分子的痛恨等。多种情感交织也是大脑和情感主动接受外来信息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在自主感受情感中得到激发,更增强批判性思维。
新课程改革出现如同课异构和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这些是新型教学模式一种类型,有利于增强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和能力,使课堂教学从教师主导转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轨道上。批判性阅读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完成学习目标当中,能深层次理解和把握问题本质。高中生已具备批判性思维和信息选取、归纳总结等能力,以学生提问、教师释疑的方式开展教学,也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阅读教学中多样性提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批判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具有明显的发散性。学生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运用发散性思维,能够对现实情况有所思考与怀疑,才能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来思考与解决这个问题,实现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要把握好问题的重点,运用多样提问的方式来将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与引导,以此来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批判意识。
在《故都的秋》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强调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必须要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体会到故都秋天的“清静”“悲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一些与课文相联系的图片或视频,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课堂当中。随后再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郁达夫先生喜欢故都的秋,他在文章当中是用什么样的景色体现故都秋天的美;在这几张图画当中,同学们觉得哪一幅画最能够体现出故都秋天的美感。当学生观察完图画之后,再向学生提出深入性的问题:故都秋天应该不止有萧瑟,应当还有满山红叶的情境,那为什么作者只字未提。随后教师以抽选的方式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调动了学生的批判意识。
三、精心设计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阅读教学
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中,过多的知识传递、过多的信息,极易削弱师生阅读的积极性,降低有益阅读体验的获得,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始终,精心设计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阅读教学。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协作能力和多媒体通信能力。新课标高中语文明确提出,学生应具备科学精神,其中包含理性思维、批判精神和探究精神。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阅读教学环节。
精心设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必须是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的系统,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间应该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整体。精心设计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发现的机会。阅读教学中以鼓励为主线,引导学生充满自信,敢于质疑,在质疑中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阅读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尊重、包容、开放的批判意识,同时以文本为依托,确保反思、批判有理有据。
四、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强化批判性思维训练
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了解事物的真相,并掌握规律。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对于事物已经有了认识能力,而且还处在求知欲较强的阶段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深度发掘阅读教材中的内涵并主动思考,确立解决问题的关键,以达到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效果。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来对比,按照作者的背景,以及情感等方面来理清作者的在文字中的思想脉络。教师采取鼓励、支持的方式,让学生勇敢地提出质疑,让不同学生的观点与思想在课堂上碰撞、摩擦。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课文思想,并达到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五、多元化解读,培养学生阅读的批判精神
新课标中着重强调了学生必须要能够运用多视角的方式来进行阅读,并在阅读当中进行反思与批判,这对于提高语文阅读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要与学生的基础相结合的同时,帮助学生顺利地将阅读能力与批判性思维相结合。
在《荷塘月色》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来让学生在多媒体音乐的背景下,轻声阅读课文,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真实的荷塘与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有区别。教师发现有些同学说这是朱自清对国民党政府的发泄,也有人说这是对国对家对未来的担忧,还有人说这是作者身在乱世的一种不满等等,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其他组的结论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属于寻找客观事物变异、挑战常规认知的思维方式,教师通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拓思维的能力。在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作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培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重要挑战,良性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可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人格,培养学生批判性、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个人素质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建文.批判性阅读理论视野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教书育人,2021(13):20-21.
[2]陈建霞.试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高考,2021(15):43-44.
[3]程丹.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21(09):103-104.
[4]张郑胜.论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策略[J].名师在线,2020(35):62-63.